隨著前不久香港邦瀚斯藝廊的落成,佳士得、蘇富比、邦瀚斯幾家國際拍賣行都有了位於香港的展示中心。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可以如期推出一年兩季的春秋大拍,還可以在全年任何時間推出諸如拍賣、展覽、講座甚至慈善活動等。眾所週知,香港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租用大面積的場地來建設藝廊豈不是大大增加了自身的運營成本?
設置藝廊與國際接軌
在香港,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一年兩季在會展中心或是五星級酒店的開闊空間內舉行拍賣。而在紐約或者倫敦,國際拍賣行大多有自己的空間,他們並不需要租用場地來舉辦拍賣。因在自己的空間內設置有拍賣室,所以很多拍賣行可以一年四季不間斷地舉辦拍賣或者做其他展示活動。
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除中國外)魏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佳士得藝廊的落地對亞洲藝術品市場而言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但之前這種模式在紐約、倫敦早就有。“如果從歐美的情況來看,與拍賣行共生的展示空間或者交流平臺,是很自然的,本身就是在生態圈裏邊的一個自然形態。”
邦瀚斯亞洲區主席施福也表示:“很多香港的拍賣行都是依靠一年兩季、每季一個星期的密集式拍賣活動來賺取收入, 在倫敦和紐約卻不一樣, 拍賣活動全年都有。以後,邦瀚斯香港5月舉行的拍賣會不再稱為春季拍賣會,我們會定期舉辦拍賣或藝術活動,有時可能是規模大點的拍賣,有時也會是規模小點的,有時僅僅是展覽。此外,還會做一些講座、慈善活動等。我們用高額投資租下太古廣場的這個空間,就是為了讓它成為一個‘全職’拍場。”
那又是什麼原因讓三家國際拍賣行在兩三年之內先後在香港設置藝廊,與國際的拍賣模式接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香港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幾家國際拍賣行也在香港穩穩地紮下了根。隨著近幾年業務的發展,拍行建立藝廊已然成為大勢所趨。魏蔚説:“之前對在亞洲做藝廊我們處於觀望狀態,現在推出藝廊也還是試水階段。目前看來,效果遠遠超過了預期。”
彌補季節拍賣之不足
相較二級市場,一級市場目前還有兩大競爭優勢:一是客戶隱私的保護;二是營業不受時間影響,回款快。顯然,拍賣行為了加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也想彌補自身之不足,這也是現今為何爭先恐後開設藝廊的主要原因。施福認為:“香港的競爭無疑是太激烈了,世界5家頂級拍賣行共聚香港同臺競爭,為了使自己能做得更好,顯然不能只停留于舊有的模式,而是要不斷創新。”
“為什麼需要有一個藝術空間呢?第一,除去春秋兩拍,我們希望全年都有一些東西可以跟客戶有更密切的接觸,這就需要一個媒介。第二,在一些特殊的經濟環境裏邊,比如説經濟環境如果出現一些不穩定的情況,怎麼樣在不利的情況下讓我們有最大的競爭力?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加我們的客源。於是有幾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板塊需要多元化,舉辦的拍賣和展覽的次數也要增加。這都不是季節性拍賣能夠滿足的,而需要我們有一個自己的平臺。”蘇富比亞洲區CEO程壽康説。
魏蔚亦表示,佳士得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抓取市場60%非拍賣成交的市場份額。“客戶的需求不僅僅是季節性的。從買方角度來看,他們365天都希望能看到、接觸到藝術品,只要有流動資金存在,就隨時有交易的可能性。賣方也是這樣,我們常説拍賣業務來源3D模式:債務(Debt)、離婚(Divorce)、死亡(Death),現在看來又要多加一個D:發現(Discover),而這個多出來的D便是從買方的角度。買方往往有自己的一個圈子,會隨時引發一些購買慾望。作為一個企業,我們要隨時捕捉這樣的商機。而從賣方來講,我前面提到的3個D隨時都可能發生,很多時候來不及等你春拍或者秋拍。我們要促成這樣的買賣,就需要有一個平臺可以展現,不能老停留在紙面上。所以藝廊是圍繞客戶需求自然産生的。”
拍賣+私洽+教育
藝廊建立後,具體功用是什麼?如何運營與維護?魏蔚説:“佳士得藝廊的三大使命:私洽、拍賣及教育。它本身的使命不會因地區或者是地點的不同而改變,但是它所呈現的種類或者藝術品,具體的活動會根據時間點的不同、觀眾的不同、地方特色的不同而有所調整。就香港而言,首先還會延續我們在春秋兩季的拍賣。以前我們的春秋兩季大拍中的酒類拍賣都是在亞洲三大中心開展的,今後我們會在佳士得藝廊裏邊做些延續。跟以往不同的是,作為對春秋大拍的補充,會在兩季大拍這條主線以外有些小拍出現,這些小拍會安排在佳士得藝廊開展。”
事實上,對於蘇富比、佳士得來説,藝廊最大的功用是做私人洽購。在過去的幾年裏,兩家拍賣行都一直致力於推動私人洽購業務的發展。程壽康明確表示:“這個藝術空間能配合我們蘇富比推動私人洽購的市場目標,這作為我們的大方向已經很多年了。倫敦、紐約在近10年來私人買賣推進了很多,特別是近5年。”毫無疑問,為私人洽購而徵集來的東西,總得有地方去展示。藝廊此時便承擔了展示功用,讓更多的客人在全年365天裏幾乎都有可能前往參觀和購買。蘇富比、佳士得藝廊成立以來已經成功策劃了多起銷售性展覽。
與蘇富比、佳士得不同的是,對於邦瀚斯來説,在藝廊做“拍賣”依然是他們的重頭戲。施福表示,以後將不再租借臨時場地,而將把所有拍賣移至自己的空間內。今後邦瀚斯將沒有“春、秋”拍的概念。儘管邦瀚斯亦表示會做一些私人洽購性的展覽,但拍賣依然是他們首先要做的。
此外,幾家拍賣行也認為市場的潛力,需要通過加深教育去深度發掘。“我們不能一直依靠老藏家,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進入這個市場。教育一定是把鑰匙。”施福説。魏蔚也表示:“以往佳士得做得不多,因為受空間的限制或者是時間的限制。今天有了佳士得藝廊,以後會做更多文化藝術交流的事情。能夠有財力、有實力親近佳士得的人現在還是少數。我希望佳士得能夠有機會向大家展現、對公眾開放,歡迎藏家輕輕鬆鬆地來觀摩藝術品,來學習文化。佳士得藝術空間裏舉辦的講座完全是開放式的,不管客人是否購買藝術品,只要大家來坐坐聽聽就好。我們會持續不斷推進這一塊。”與此同時,幾家拍賣行均表示出對公益事業的關注以及計劃推進的願望。
由於國際拍賣行紛紛開辦藝廊,推進私人洽購業務,也引來一片議論聲,普遍認為拍賣行開設藝廊的做法觸碰了一級市場的利益。儘管拍賣行負責人並沒有做太多解釋,但一級市場依然怨聲載道,他們認為如今拍賣行跟畫廊唯一沒有重疊的業務就是在推廣新藝術家方面。藝廊畢竟流著拍賣行正宗的“DNA”,他們所做的策展也罷,私洽也好,都是以已經被市場公認的藝術家為準,而暫時未被市場認可的新興藝術家還是要靠一級市場去發掘並逐步引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