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書畫拍場的潛力股

時間:2014-06-04 11:34:00 | 來源:北京商報

資訊>藝市>

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高奇峰的作品《怒獅》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以1564萬港元成交

嶺南畫派與京津、海上、金陵、長安、浙江畫派並稱中國近現代書畫六大畫派。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嶺南畫派和京津、海上畫派三足鼎立,是新派國畫的代表。近年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各大畫派的市場規模都大幅攀升,但是嶺南畫派的作品價格漲幅卻無法與京津、海上畫派相比,甚至相差甚遠。所以,嶺南畫派也有“價值洼地”之稱。而今年4月,中國嘉德在廣州正式開設辦事處,建立了嘉德在華南地區的首個機構。業內人士表示,拍賣業巨頭加緊佈局華南,傳達出另一個信號:目前市場低迷的嶺南畫派很可能將走出“洼地”。

地域局限 市場低迷

在中外藝術史上,畫派的命名大致依照兩個原則:或按藝術表現的特點、或按畫家活動的地區。嶺南畫派是指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一個地域畫派,其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

近代,嶺南畫派的市場長期處於低迷狀態。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嶺南畫派都只是廣東拍賣會的主流,而在嶺南地區以外的拍賣會上所佔市場份額很小。六大畫派的市場份額也不平衡,京津、海上、浙江畫派遙遙領先,金陵、長安、嶺南畫派處於弱勢。在2010年,嶺南畫派的拍賣市場佔有率僅為京津畫派的1/12、 浙江畫派的1/11。在剛結束的嘉德春拍中,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黎雄才、關山月的作品均在百萬元左右成交,並不如浙江畫派黃賓虹、京津畫派陳少梅等一線畫派作品上千萬元成交的狀況良好,因此市場整體表現平穩。

地域性的局限是嶺南畫派市場表現低迷的首要因素。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王野夫指出,嶺南畫派是中國畫歷史上無法抹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畫派被如此低估的理由,只能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比如説偏居嶺南、不受關注,才導致了這個“洼地”的存在。但是,因為嶺南畫派裏面有很大的獲利空間,所以,收藏家對這個“洼地”的追逐也將是全國性的。此外,業內人士認為,廣東人對藝術的理解、整體的文化水準及藝術普及性都沒有北京高,雖然廣東拍賣行業起步早,但與香港、北京比,差距仍比較大,精品相對不容易集中,所以,藏家選擇香港、北京甚至國外淘貨的可能性更大,對於出身廣東的嶺南畫派自然不利。

南北分化 發力追趕

今年北京春拍市場,多位嶺南畫派代表人物的作品成交均在百萬元左右。保利春拍,李勁堃《天路沐佛圖》成交價為178萬元、方楚雄《竹林翠屏》成交價為 97.75萬元;嘉德春拍,關山月《白雪關山暮》成交價為120萬元。不同於北方書畫拍賣市場,在嶺南地區,嶺南名家的書畫作品一直是廣東藝術品市場的中堅力量,花藝國際、深圳市拍、廣州皇瑪等廣東的拍賣機構基本上將嶺南名家作品作為固定專場,吸引了當地的眾多藏家參與。同樣是今年春拍,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中,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高奇峰代表作《怒獅》以1564萬港元成交,刷新畫家作品拍賣紀錄。

雖然相較第一陣營的京津、海上、浙江畫派,嶺南畫派的市場規模和價格偏低,但也有代表人物精品力作創紀錄的情況。在北京榮寶2013迎春拍賣會上,黎雄才《長青不老松》以8960萬元成交,超過估價10倍,創下畫家本人單件作品的最高紀錄。

其實,近兩年來嶺南藝術家的作品頻頻亮相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西泠印社等大型拍賣行,嶺南名家的藝術作品數量不斷增加,引起了各地藏家及藝術機構的注意。2013秋拍,北京保利首次呈現“當代嶺南”書畫專場,並取得了1170.7萬元成交額。隨後,保利不斷引入展覽-拍賣模式,並於今年4月舉辦了第三屆“大家——當代嶺南中國畫雙年展”,推出方楚雄、李勁堃、許欽松等18位當代嶺南藝術家的精品之作。

此外,西泠印社從未停止過對嶺南畫派的關注。從早年書畫專場中陳樹人等人的作品,到2010春拍和秋拍中相繼推出的“嶺南雄風·黎雄才個人專場”,再到2011年春秋兩次大拍登場的“嶺南畫派·四大家作品專場”,今年西泠春拍,中國書畫嶺南畫派作品專場成交率也達到了84.21%。

廣東省博物館研究館員朱萬章表示,新形勢下的嶺南畫派已經走出嶺南地區,在中國主流畫壇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楊之光和許欽松等嶺南藝術家,不僅在廣東美術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在整個中國當代美術史上也是不可缺席的。目前許多嶺南畫家在全國的影響和北方拍賣市場上都成績顯著,嶺南畫派的影響力已經輻射到了長江以北。

佈局華南 看準市場

繼去年9月榮寶齋進駐廣州之後,中國拍賣業巨頭嘉德也於今年4月19日在廣州正式開設了辦事處。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大型藝術機構加緊佈局華南,搶佔廣州市場,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廣州藝術品市場的廣闊發展前景。

廣州經濟總量全國排名第三,藝術品交易佔比卻僅為2%,與經濟發展不同步,不相匹配,存在著極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嘉德董事總裁胡妍妍表示,廣東在藝術品收藏上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廣東擁有具創新思維的畫家群體、豐富的收藏品和龐大的收藏群體。

廣東藏家的購買能力毋庸置疑,有數據顯示,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東莞軍團狂掃中國書畫成交額和成交量的百分之十幾。業內人士表示,在中國書畫收藏方面,廣東隱形大藏家多,而且購藏方向越來越包容。但區域喜好和收藏習慣依然明顯,嶺南畫派作品始終是首選。

從價格上看,嶺南畫派作品價格遠遠比不上海派、京津派,但藝術性並不亞於他們。業界分析,這幾年,隨著學界對嶺南畫派的歷史地位、藝術價值的不斷深入研究,嶺南畫派的價值才逐漸被重新認識。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其他畫派早就經過前一輪的市場競爭,進入到一個比較高價位的平穩階段,只有嶺南畫派,因為其早期被低估,目前的價位形成一個“洼地”,以至於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向這個板塊。拍賣行佈局南方市場,也正有此原因。

此外,南方市場不像北方市場追求市場規模,更多的是在深入地對藝術品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的挖掘。所以嶺南畫派沒有經過大肆炒作,其作品價格也相對理性。雖然嶺南畫派被稱為“價值洼地”,對畫家不一定是好事,但對收藏界卻是好事,投資空間很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