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巴黎當代藝術拍賣排行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19 10:36:21 | 文章來源: Artprice

巴黎當代藝術拍賣排行榜

我們不得不注意到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竟沒有一位法國籍藝術家入圍這份榜單,可見對他們説,在自己的主場要達到如此高的價格水準依舊困難重重。法國籍藝術家還未獲得足夠高的國際知名度以使他們真正成為這個空間巨大卻又泡沫橫生的當代藝術市場的競爭者。

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

再次成為西方拍賣排行榜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同時也躋身紐約和倫敦地區的十強榜單。該藝術家是巴黎市場中唯一一位身價超過百萬的當代藝術家(生於1945年以後)。他憑藉一己之力,以四件重量級作品取得了1,056.5萬美元的收入,佔巴黎十強的77%。我們先來回憶一下這位藝術家在當代藝術市場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在2012-2013年度的倫敦十強中,他的作品拍賣收入達5,882萬美元(佔十強的65%);在紐約十強中,收入 達1.242億(約佔榜單的68%)。

基斯·哈林(Keith HARING)

鋻於剛在巴黎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了大規模的回顧展(展覽《The Political Line》,2013年4月19日至8月18日),基斯·哈林兩度躋身本十強榜單也就不足為奇。艾德拍賣行乘熱打鐵,于2013年6月3日推出一件其創作于1983年的丙烯油畫,結果以遠低於最低估價的677,500歐元(約881,000美元)的價格成交,不過這一價格已經刷新了該藝術家法國市場紀錄(《Sans titre》,290*290釐米,最低估價900,000歐元)。藝術家的最高紀錄毫無疑問誕生在紐約:2007年,一件創作于1982年的作品被佳士得以250萬美元的天價售出(《Untitled》,含手續費284萬美元,2007年5月17日)。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

蜚聲國際的德國藝術家安塞姆·基弗自1993年在法國南部的Barjac設立個人大型工作室以來(之後又遷至巴黎東區),便一直在法國生活和工作,並不斷用新的創作主題豐富自己的作品。由於一系列大型藝術活動的開展,如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個展、擔任巴黎大皇宮的Monumenta藝術項目的主創(展覽《Chute d'étoiles》,2007年5月30日至7月8日)、為盧浮宮創作永久性的巨型畫作(《Athanor》,(用於裝飾敘利館廊柱的北階梯),以及由佳士得倫敦拍賣行創下的約合315.2萬美元的拍賣紀錄(《Lasst Tausend blumen blühen!》, 160萬英鎊,2007年2月8日),藝術家的知名度以及身價在2007年邁入了一個新的門檻。在巴黎,藝術家已于2011年創下了百萬美元(含手續費)的拍賣價格(《Pour Hafis》,600,000歐元,含手續費約合102.9萬美元以上,蘇富比拍賣行,2011年5月31日)。近期,一件創作于1987與1991年的混合技法大型作品以450,000歐元的成交價格助其榮登本榜單的第5。(《Johannisnacht (midsummer night)》,落槌價約合588,240美元,含手續費約合708,000美元,2013年6月5日于蘇富比拍賣行)。

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

達明·赫斯特的作品只有4.7%在法國拍賣,其收入不到他作品總交易額的0.6%(市場的重頭戲在紐約和倫敦)。出現在巴黎拍賣市場上的作品都是一些小型作品(赫斯特出品的滑板或石板畫),該規格的作品價格幾乎難以超過10,000美元。然而在2013年6月4日,佳士得拍賣行以390,000歐元,約合508,000美元的價格把一幅別出心裁的作品《All you need is love》賣給了南美的一位藏家(含手續費為611,570美元)。這顆用19隻蝴蝶裝飾的巨大桃心(214*214釐米)以略微低於其400,000歐元最低估價的價格出手。兩年前,同一件作品以100萬至150美元的估價區間在紐約不幸流拍(2011年5月12日,佳士得拍賣行)。由於這位英國藝術家的身價在2008年到達頂峰之後暴跌了70%,所以流拍也是在情理之中。就與達明·赫斯特同樣炙手可熱的藝術家而言,在巴黎要比在紐約更容易達成划算的交易。

米奎爾·巴塞羅(Miquel BARCELO)

由於其身價自2000年以來上漲了240%, 米奎爾·巴塞羅對於在90年代和新世紀前十年購買了其作品的人來説就是保值增值的保證。藝術家的名聲不容置辯,旺盛的市場需求保證了其價格難以下跌。他的拍賣市場主要在歐洲,其中最宏偉的作品只在倫敦拍賣。法國市場佔其交易總數的20%(西班牙佔25%,英國佔41%)。近幾個月拍價最高的作品是《Picnic près de Gao》,以250,000歐元的最低估價成功售出(落槌價約合325,650美元,含手續費約合393,000美元,2013年6月4日于佳士得拍賣行)。雖有曾經11件作品拍價超過百萬美元,藝術家也推出一些價格親民的作品:有20%的拍品以低於3,600美元的價格售出,其中大部分為銅版畫。這些作品佔總交易數量的28%,素描佔20%,布面油畫佔47%。

陳真 (CHEN Zhen)

1955年生於上海的一個醫生世家,1986年,31歲的陳真來到巴黎。他先後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和造型藝術高等研究學院學習,之後又留校任教,並拋棄油畫轉而投身於裝置藝術,其早期的作品體現出東方哲學與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入籍法國之後,憑藉其在里昂、巴黎、上海、威尼斯以及紐約等地舉辦的一系列的傑出展覽,他開始受到全世界的關注。知名度的提升也刺激了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市場需求。他的最高拍賣記錄誕生於紐約,成交價高達520,000美元(裝置作品《Crystal Landscape of Inner Body》,2007年11月15日于蘇富比紐約拍賣行),緊跟其後的為法國拍賣市場所創造的約合463,000美元(《Le monde, le chaos》,315,000歐元,2008年1月29日于艾德巴黎拍賣行)。一年之中(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巴黎的拍賣市場上只推出了4件作品,其中用報紙灰創作的裝置作品《La légèreté / Le poids》,在估價區間內以200,000歐元成功售出,讓陳真躋身本年度巴黎當代藝術市場的十強,排名第9。陳真的雙重國籍身份有助於其市場的拓展,為了博取更多的買家,蘇富比往往選擇把他作為中國藝術家進行推廣。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