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攝影市場堪憂:國內攝影收藏成熟的買家不到十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5 14:42:42 | 文章來源: 中國證劵網

王慶松作品《跟我學》
        攝影藝術在中國一直都是市場的一片洼地,原因是多方面的,雖然近幾年有上揚的趨勢,但市場情況依然不容樂觀。連州攝影節藝術總監段煜婷甚至稱:“國內攝影收藏成熟的買家不到十個。”

看似逆勢上揚的攝影市場

2005年前後,隨著王慶松、高氏兄弟等當代藝術家用攝影媒介創作的作品引起人們關注,攝影作為一種當代藝術創作的媒介開始進入市場,2005年以後,王慶松擺拍帶有情節性場面的攝影作品強烈表現了藝術家對現實的觀念,《千手觀音》、《新聞攝影》、《跟我學》等一些列作品具有極高的當代性,作品《跟我學》在2006年紐約蘇富比已經創下31.84萬美元的高價位。

那時的拍賣行一時之間試圖將攝影作為下一個目標而紛紛開設攝影作品的拍場。2006年11月,華辰秋季拍賣會影像專場在北京王府井半島酒店舉行,這是國內首次影像拍賣專場,攝影評論家鮑昆這樣回憶道:“那場專拍基本以傳統攝影作品為主,其中著名的希望工程攝影師解海龍的《大眼睛》被追拍到30萬元人民幣,它的成功,有力推動了影像作品的市場化,大量原來以經營傳統藝術作品的一級市場畫廊開始關注或經營攝影作品。”

高氏兄弟作品

除了華辰,嘉德、誠軒等拍賣行也在隨後乘勢推出了攝影影像拍賣。而在一級市場,畫廊的嗅覺似乎比拍賣行還要早,除了798老牌的攝影畫廊百年印象外,映畫廊、巴黎·北京攝影空間、大河畫廊、上海的N97等畫廊都以攝影為主要對象。近幾年大理、平遙、連州等地方的攝影藝術節更是辦得風生水起。

2011年11月的北京華辰秋季拍賣會上,歌后周璇的一組個人照片(共1957張),以218.5萬元的成交價創出中國影像拍賣的最高價。也是在同一場拍賣中,馬克·呂布《埃菲爾鐵塔上的粉刷工》(1953年)和《北京古董商的街道》(1965年)則分別以4.025萬元和3.45萬元成交。這讓攝影藝術市場在2011年被看作逆勢上揚。

80%-90%為西方買家

而近日,中國美術館對攝影作品的收藏更欲將攝影市場往前推進一步。但在記者專訪了研究攝影市場多年的連州攝影節藝術總監段煜婷時,她卻直言:“一定要冷靜客觀的看待攝影市場,所有人都對這個市場鼓與呼,覺得國內攝影市場開始繁榮,但是就這一塊的畫廊和拍賣行都不好做,我必須一再強調,目前根本沒有成形的攝影市場,一、兩個攝影師的作品賣出高價並不具備普遍性,大家一定要冷靜看待這個市場,它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繁榮,要形成有中國收藏規模的攝影市場最起碼還得四五年。”

段煜婷表示,郎靜山是最早走向國際市場的攝影家,他的作品一直在國際市場很受歡迎,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他的藝術語言非常有東方意境,“他的作品被國家美術館收藏會對整個攝影收藏起一定的幫助,但是攝影收藏並不能靠少數人支撐和發展,這有賴於全民對攝影藝術的認知,這裡面還包括對當代藝術的接受度。在國內國民對藝術的認知還停留在過去,對當代藝術的欣賞遠遠不夠,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藝術普及的基礎問題。”

作為藝術門類的一種,由於其技術門檻和攝影這種媒介的特殊性,買家對攝影藝術唯一性的質疑從未停止過,當攝影作為藝術進入市場時,買家對其版數限制等收藏常識的缺乏,反倒讓攝影藝術的收藏人群基準變高。在國內的攝影作品收藏群體中,80%-90%為西方人,其中不乏在中國工作生活的西方人,剩下寥寥可數的國內收藏人群中,還不乏我們所熟知的、對藝術本身就具備一定審美能力的當代藝術家和畫廊主。

國內買家趣味偏向明顯

與段煜婷一樣冷靜看待當下國內攝影市場的,還有中國新攝影的代表藝術家邵譯農,他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可以説沒有攝影市場,作為當代藝術的攝影作品的市場在歐洲、美國。這些地方不會因為影像可以複製而忽略它的藝術性。”

儘管華辰的攝影頻頻拍出高價,但老照片的高價位只代表著人們對過去那個時期的緬懷和敬愛,段煜婷表示,華辰對影像研究這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無論是紀實攝影還是老照片,華辰的趣味偏向照片中歷史和時代的情愫,但是對直接推動當下攝影創作的市場影響有限。對於國內主要買家的興趣偏好,邵譯農也直言:“其實國內的攝影市場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完全的當代藝術範疇,很多時候是個技術工作或者危險性和困難程度的問題,困難越大、技術難度越高,作品的價格就會越高。而並不是根據作品的思想境界。還有就是拍照者的名氣和職位,相應的名氣和職位越高,價位也會越高。另一方面,老照片是在國內比較受到認可的。”

在一級市場,經營攝影的畫廊大部分依靠的也是國外買家,儘管北京的百年印象或上海的N97近兩年已經在努力挖掘和培養中國買家,但中國買家對攝影頂多試探性的收藏讓這樣一個群體並不具備持續的熱情和興趣,段煜婷甚至大膽地感慨:“國內攝影收藏成熟的買家不到十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