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佳士得試探市場:中國藝術市場格局醞釀巨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30 11:02:56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佳士得上海首拍端出了一個“大拼盤”——面面俱到,中西兼顧。這與其説展現了佳士得作為老牌跨國拍賣行近年來經過大幅轉型,其行銷手段已經足夠靈活足夠柔軟,不如説正好預示著中國藝術市場正在醞釀巨大的變局,與時俱進是硬道理,即便如佳士得這樣的國際巨頭也不敢掉以輕心,更不願意放棄任何可能性。

拼盤:五味雜陳

佳士得上海首拍,是一場饕餮盛宴:3天預展,3場公共論壇,3個佳士得學院的系列講座,尤其是那3天的預展,古今中外的展品琳瑯滿目,除了首拍的作品外,還包含了三個層次的多個主題的展覽:一是書畫、瓷雜兩大板塊將在香港秋拍的精品,以及西方現當代藝術板塊將在紐約、倫敦拍賣的精品;二是配合私下洽購部門舉辦的主題展覽;三是9月到10月正在進行中的兩個網上拍賣所推出的安迪·沃霍作品與珠寶拍品。

而這場饕餮盛宴的核心,則是佳士得為上海首拍所和盤托出的“大拼盤”:所有拍品加起來剛剛超過40件,卻囊括了中國當代藝術、東南亞現當代藝術、西方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四大門類,還捎帶上設計作品,以及洋酒、珠寶與腕錶這三大門類的“新收藏”,可謂面面俱到。如果用烹飪的術語來形容,可謂五味雜陳、風味獨特,倒也符合上海這個國際都會自中國近現代史以來一向所扮演的角色。

當代藝術作為中堅

儘管是拼盤,其實還是有主菜的,這恰恰是佳士得上海的核心業務:中國當代藝術。

當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仍處在調整狀態的弱市行情中,張丁元把12件作品分成4組穿插在整個專場中,經過了精心佈局:目前市場活躍度特高之一的劉野、曾梵志與劉煒領銜:劉野的《天使之家》排列在第一組的第一件,率先開槌,結果是85萬元起拍,180萬元落槌;曾梵志的《自行車》,則列在第二組的第一件,以550萬元起拍,780萬元落槌;而劉煒的《幽蘭》作為第三組的第二件,以180萬元起拍,220萬元落槌。

這次拍賣最大的亮點是雕塑類與裝置類拍品的出色表現:最顯而易見地是隋建國的《衣紋研究系列》,由7件石膏、7件銅雕組成,950萬元起拍,1000萬元落槌。

西方現當代作品吸引眼球

西方藝術部分中,由安迪·沃霍爾打頭的“戰後與當代藝術”一組拍品,受到市場的追捧,如他的《鑽石粉鞋》,以350萬元起拍,400萬元落槌;隨後付拍的亞歷山大·考爾德的活動雕塑《黑:2-2-6》,估價620萬元起,落槌價800萬元。另一件埃德·拉斯查的《水》,110萬元起拍,130萬元落槌。

畢加索的《坐著的男人》作為全場的壓軸戲,以400萬元起拍而不負眾望,經過馬拉松式的競投以960萬元落槌。這件作品競拍中全場有5位買家參與競價。不過,另一件拍前也十分引人注目的喬治奧·莫蘭迪的《靜物》,500萬元起拍後無人應價,成為全場唯一一件流拍的作品。

“新收藏”表現各異

洋酒、珠寶與腕錶,這三大門類是佳士得與蘇富比近年來在國際拍賣場上放手競逐的領域,也是在香港異乎尋常地快速成長的品種。

不過,這三類拍品都是全球化時代的新寵,對於關稅和匯率十分敏感,這也是它們為何在以“自由港”著稱的香港特別紅火的原因。記者在拍前採訪佳士得鐘錶部主管李殿馨女士,她透露,佳士得為這次首拍準備的10款鐘錶,都是按照香港的行情估價的,可見並未把關稅的因素考慮在內。其實中國政府對這三類産品規定的高額關稅,勢必會成為買家參與的障礙,由此可見,輿論十分關注的上海自貿區,將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也許是被關稅的陰影所籠罩,三大門類的拍品表現各異:全場領頭的紅酒,全部溢價成交。珠寶部分則由翡翠打頭陣,一件翡翠彌勒佛擺件迎來全場第一個高潮,50萬元起拍,一路競價至550萬元落槌;另一件翡翠蛋面戒指及耳環套裝,170萬元起拍,410萬元落槌;兩件拍品的高溢價,也許表明瞭翡翠國際行情的新動向。一件“緬甸天然鴿血紅紅寶石及鑽石蝴蝶項鍊”,1700萬元起拍,1800萬元落槌,拔得全場頭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