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業界專家透露,去年北京某畫傢俬人銷售作品的收入達到了1.2億元。這一震撼人心的數字無疑與中國當下不景氣的畫廊業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藝術品市場並不缺錢。那麼,中國畫廊業的生存之道在哪?又應該如何走出泥沼地?日前,本報記者就這些令業內外人士困惑的問題採訪了義大利MAGI’900博物館總經理瓦萊裏奧·巴洛塔(Valerio Ballotta)和來自中國台灣的知名藝術市場研究專家趙孝萱,以期借他山之石來攻玉。
起步晚底子薄
眾所週知,大陸的畫廊業相對歐美乃至台灣地區而言,起步較晚,目前還處於一個非常初始的發展階段。所以趙孝萱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經營出現種種問題,是可以理解的。
“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地區就已經出現了畫商,形成了非常穩定的代理制度。”趙孝萱説,“台灣的畫廊業也比大陸成熟,主要原因是大未來畫廊很早就開始做常玉和趙無極的代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們在法國的一間地下室裏發現了常玉的作品,於是將其帶到了華人世界,並通過包裝、推廣,逐漸獲得了市場認可。再加上台灣有比較完整的藏家系統,因此現在整體發展比較好。”而大陸的藝術品市場真正發力也就十來年,整個市場仍然很不成熟,何況舶來的代理制度?同時,畫廊的成長週期確實比較長,很難掙大錢,起步階段尤其艱辛。畫商能夠堅持做下去,首先必須對藝術有著發自內心的愛好。
歐洲鮮有藝術傢俬賣藝術品
畫廊的長遠發展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代理制度。就中國大陸畫廊代理制度的現狀而言,一大“絆腳石”就是藝術傢俬人銷售之風的盛行——這直接造成了畫廊和藝術家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藝術家和其代理的畫廊反目成仇的事情屢見不鮮:藝術家説畫廊沒有實力代理自己的作品,影響了自己的市場;畫廊則罵藝術家是“白眼狼”,一旦羽翼豐滿就踹開畫廊飛了,讓畫廊之前的心血都付諸東流。對此,瓦萊裏奧説:“在歐洲,大概有30%的藝術家會自己經營自己的作品,70%的藝術家則更願意選擇跟畫廊或私人博物館合作。畫廊和藝術家之間必須建立起穩固的互信關係。畫廊在藝術家身上投資,讓他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創作,解除後顧之憂,並盡力去推廣他的作品,藝術家也必須遵守規則,所有作品都應交由畫廊代理,不能私下銷售。雖然藝術家成名後將畫廊一腳踢開的情況也偶有發生,但比較少。因為藝術家一旦這樣做,在市場上的名聲就完全敗壞掉了,以後可能再也沒有畫廊願意跟他合作。有遠見的藝術家是不會這樣‘自掘墳墓’的。”他告訴記者,“歐洲的畫廊和藝術家一個合同期一般為三年或五年,但此後通常還會不斷續約,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係。當然,不同合同期內,作品的價格、藝術家的身價會有所變化。”
趙孝萱也談到,畫廊與藝術家之間的愛恨情仇相當複雜,很難絕對地説誰對誰錯。藝術家在尚無知名度的情況下,肯定無法挑選畫廊,有人願意對其進行包裝就很不錯了;但藝術家有了名氣以後,如果畫廊確實不具備更大的推進能力,那藝術家棄其而去似乎也無可厚非。“我想畫廊一定要學會調適自己,明確自己的定位,能夠為什麼樣類型的藝術家提供雙贏服務。不過,藝術家也別以為有大畫廊代理,從此就能高枕無憂。我就聽説過已被能參加巴塞爾層級的西方畫廊代理的中國藝術家抱怨他們在中國沒有藏家。如果大畫廊推介不力,一年辦不了幾個展覽,藝術家又被合同綁著,那真是悔恨莫名,有苦難言。”但她強調:台灣地區私下買賣藝術品的情況比較少,沒有了生長“土壤”,藝術家就不太可能開私人銷售之風,只能委託畫廊代理。
畫廊健康發展有待藏家成熟
在趙孝萱看來,大陸畫廊業要發展,其實更有待於藏家的成熟。畫廊在初創期開始辦展覽,有人來買畫,這些人成為了他培養的對象;藏家則因為畫廊的展覽,眼光也日漸提高,在這樣的互動中彼此都成長了。“台灣的藏家與畫廊之間的互信關係相當深厚。目前台灣的畫廊老闆有不少已經是二代了,與畫廊共生的藏家也是二代了,這些‘藏二代’從小于父母身邊耳濡目染,對藝術品的接受度、對畫廊的感情,也就有別於大陸的藏家。”
“我一直鼓勵大陸藏家到優質畫廊買作品。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到藝術家工作室買作品比較便宜。可是他沒有考慮到,如果自身美術素養不夠,以業餘的眼光買到一件不貴的作品,這個藝術家背後又沒有畫廊支撐,沒有強有力的推動團隊,即使過個十年八年,作品可能還是買入時的價,甚至掉價。”趙孝萱進一步分析道,“如果藝術家有代理機構,那説明這位藝術家有專業人士看好,而且這個機構會盡心盡力地推進藝術家的身價,那你手中的作品才能升值。”
即便與拍賣行比,趙孝萱也認為畫廊是一條進入藝術品市場的更好通道。“拍賣場上的東西價格太貴,而且真假難辨,從有信譽的畫廊買東西,可靠得多。”對此,瓦萊裏奧也表示贊同。“在義大利,拍賣市場對一級市場的衝擊不小,但在作品的真偽問題上,可信度確實沒有畫廊高。不過,藏家通常很特立獨行,他們喜歡收集各種資訊,不太願意‘聽命’于某一畫廊,因此,現在歐洲誕生了一種新的職業——藝術品顧問,他們具有很深的藝術素養,對市場也了解得很透徹,有些大藏家直接由他們代為打理藝術品投資。當然,這樣的藝術顧問入行門檻非常高,全歐洲目前也就三四個人有這樣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