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畫廊如何與藝術家合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17 14:06:48 | 文章來源: 投資與理財

798的意思就是有79家畫廊不虧,只有8家畫廊盈利”,但是798有兩百家畫廊呢。這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卻概括了畫廊的經營現狀,“堅持著”的畫廊還是佔大多數。


在之前的雜誌中,我們用“科學民主”為大家總結了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藝術家。選擇靠譜藝術家最簡單的方式,其實就是選擇已經與畫廊簽約的藝術家,因為畫廊已經替我們遴選過了。

798 的意思就是有79家畫廊不虧,只有8家畫廊盈利”,這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卻概括了畫廊的經營現狀,“堅持著”的畫廊還是佔大多數。在前幾期的雜誌中,我們談到了畫廊以及藏家們遴選藝術家的標準和方式。對於藝術家來説,他們又該選擇什麼樣的畫廊才更靠譜呢?畫廊又是怎樣推廣藝術家的呢?為什麼選擇收藏與畫廊簽約的藝術家比自己單幹的藝術家更靠譜呢?這與畫廊在推廣藝術家的方式和力度上更有關係。

藝術家選擇畫廊的標準

在畫廊和藝術家的合作中,除了畫廊要選擇藝術家外,藝術家也要選擇畫廊。這是一項嚴肅的雙向選擇,和一男一女要結婚一樣,需要兩個人都要看對眼。藝術家要選擇什麼樣的畫廊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作品,才能讓自己的藝術道路走得更遠呢?我們從採訪的成功藝術家那裏,為大家總結幾條經驗。

是否有成功的案例

每個畫廊都會有多位代理或合作的藝術家,判定一個畫廊是否優秀,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這個畫廊之前的成功案例。即是否有推廣成功的藝術家;是否在國外或其他大型藝術機構組織過成功展覽。

是否有收藏品

優秀的畫廊不會只做短期投資,也不是純商業機構,它除了推廣自己的藝術家之外,也會收藏在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是否有良好的團隊

一個畫廊的基本團隊包括:投資者(老闆)、經理人、學術專家以及其他工作人員。投資者是畫廊的資金後盾,掌握戰略規劃和運營方向,為畫廊的正常運營提供資金保障,使之不至於在合作的過程中出現變故或“斷供”。職業經理人一般要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和管理能力,能維持畫廊的正常發展。學術專家是理論基礎,決定畫廊的學術水準和藝術品選擇標準。

是否講誠信

如果是代理制,這點尤為重要。比如一位藝術家以每幅一萬元的價格向4家畫廊委託銷售其作品,其中3家售價為1.5萬元,但另外一家為了競爭,只增加了20% 的利潤,即1.2萬元便售出該畫家的作品。這樣,不僅擾亂了藝術家作品的市場定價,而且另外3家畫廊為該藝術家所作的前期宣傳工作並沒有看到效益,獲益的反而是降價的那家畫廊。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藝術家對畫廊表示不信任,畫廊對藝術家的多方委託也頗為不滿,誠信便無從談起。

畫廊:如何宣傳推廣藝術家

有很多藝術家以為畫廊大多是把藝術家的作品挂在畫廊裏,然後等著藏家來買,所以很多藝術家對五五分賬很不樂意,覺得畫廊並沒有做出什麼事,卻和自己拿的一樣多,心理不平衡。其實不然。藝術品並不像白酒、香煙一樣,在鬧市區開個煙酒專賣店,來消費的人絡繹不絕。來畫廊參觀的觀眾中,藏家只是極小的一部分,大多數還是以參觀為主。畫廊在推廣和宣傳藝術家時,還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順利地將藝術家的作品推薦給有效的收藏家。

批評

藝術品一旦離開藝術家的工作室,它就不再是獨立的藝術品,而是和商品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得到學術界的認可,畫廊首先要找業內有一定專業水準、一定知名度的批評家解讀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在學術和理論上給出某種概念。這就像商品要經過權威質檢部門的認定是一樣的。

這些學術批評文章的外延包括藝術家創作類型和思想表達,是否可以有助於外界,特別是非藝術類人群正確理解藝術作品,並不是這些批評家的目標。批評家要做的只是在職業範圍內,用其掌握的語詞技能,完成一件語言産品。批評家對於藝術家所屬藝術類別的表述,對人們認識藝術家比作品更為重要,這種劃分類別使人們透過其他類似的已經知名的藝術家,便已經可以了解到藝術方向和可能的市場價格。

展覽

參加和舉辦各種作品展覽是畫廊為藝術家必須完成的任務,作品展覽年表通常也成為藝術家簡歷的重要組成內容。

當前維繫藝術市場繁榮的此起彼伏的藝術展覽的目的,對藝術家而言,實際上是一個群體失語的話題,沒有人可以準確表述展覽的用意,藝術家基本上為展覽而展覽。造成這個現象的根源在於由畫廊、批評和批評家構成的策展業務。在這個業務的背後,就是當前藝術産業的核心産業鏈。畫廊的經營場所需要有不斷的藝術家作品展示,藝術家作品需要透過畫廊推廣和銷售,它們共同造就了批評家、策展人職業化的盈利趨勢。

畫廊每年都要有專人對外聯繫,將本畫廊藝術家的作品推介到各種適合的高端展覽及各種藝術博覽會,以得到更多藏家的熟知和認可。如果時機成熟,畫廊還會為藝術家舉辦個展。如果不計算批評家的費用,僅僅計算出畫冊、場地費及開幕式的費用,一般也要在10萬元以上,如果在高端的美術館舉辦展覽,或者出版高檔的畫冊,這筆費用就不是翻一番的問題了。

展覽並不是有效的銷售途徑,一個展覽如果有50%的銷售量,那就是一個“異常成功”的展覽了。而實際上,純粹單一的為出售而舉辦的展覽,畫廊並不敢多舉辦,更多的還是為藝術家舉辦學術展,這樣的展覽基本都是付出大於收益,而且是遠遠大於。

所以,可以説,每次展覽都是畫廊的“賠錢”階段。當然,作為商業機構,畫廊絕對不會幹賠錢的事情,他們是為了增加藝術家的學術地位而堅持,過了艱苦的堅持期,他們自然會獲利。風險和收益永遠是成正比的,沒有畫廊為藝術家承擔風險,藝術家將會更艱難;當然,沒有藝術家的優秀作品,畫廊也失去了堅持的意義。所以,畫廊和藝術家利益是一致的,更要相互理解。

宣傳

目前,全國大概有20多家紙質媒體及無以計數的網路媒體涉及藝術,鋻於每家媒體的讀者群和宣傳渠道並不完全一致,畫廊一般每年在多家刊物上為藝術家投放宣傳廣告。我們稍微做了一個統計:就一個展覽而言,畫廊大概要為藝術家做10到20頁的紙質媒體廣告宣傳和多家網路媒體的宣傳,希望將藝術家的作品推薦給更多的藏家和愛好者,以提高該藝術家的受眾群。即使沒有展覽,畫廊一般也會將藝術家的作品定期推薦給多家媒體,進行形象宣傳。

拍賣

一提到拍賣,大部分人以為這是畫廊將自己的作品拿到市場上去賣了,開始盈利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除藝術價值之外,藝術品的價格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供求關係,供大於求是,價格就開始跌;供小于求,價格自然上漲。藝術品和別的商品不一樣,藝術品的價格只允許漲,不允許跌,一旦作品價格下跌,就很容易損害藏家的信心。

沒到拍賣季,畫廊所有工作人員的神經就被吊起來了,會在各家拍賣公司尋找自己簽約藝術家作品的蛛絲馬跡。如果本季拍賣沒有自己代理的藝術家的作品,畫廊一般會安排一至兩張作品上拍;如果有大量的作品上拍,畫廊甚至可能現身拍賣公司,自己將多年前賣出的作品回購,以免市場上作品供過於求。

即便畫廊拿出藝術家的作品上拍,畫廊也要為之付出很多工作,比如依然要為該件作品尋找藏家,防止作品流拍。這被人戲稱為“護盤”。一旦某位藏家在拍賣現場拍下本畫廊簽約的作品(一般是指年輕的、市場並不成熟的藝術家),為了維護藏家的信心和對該藝術家的關注度,畫廊有可能會贈送該藝術家或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以示感謝。當然,每家畫廊的感謝方式不盡相同,據説畫廊每年在維護收藏家關係上也有不菲的開銷。

每家畫廊推廣和宣傳藝術家的方式基本都是這幾條,但是側重點並不一樣,有的重展覽,有的重媒體宣傳。一般年輕人的推廣費用每年也要在10萬元以上,而且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年增加,如果是相對成熟的藝術家,這筆費用很可能會在50萬元以上。業內有一句話説:“798的意思就是有79家畫廊不虧,只有8家畫廊盈利”,但是798有兩百家畫廊呢。這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卻概括了畫廊的經營現狀,“堅持著”的畫廊還是佔大多數。這是為藝術在堅持,也是在為藝術家而堅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