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市低迷798部分畫廊難以為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2-28 09:06:04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798藝術區大門前。本報記者任峰濤攝

今年年初,入駐北京7年號稱南韓最大畫廊的阿拉裏奧畫廊宣佈撤離。2月,藝術家方力鈞發佈微網志結束與品畫廊為期2年的合作。業界專家分析認為,去年以來,隨著世紀翰墨、時態空間等多家畫廊的關閉,798畫廊撤離風波越演越烈,這波行業的變故,是由於經濟大勢影響、高額的房租、當代藝術的失勢等多方因素構成,“畫廊撤離並不是一件壞事,畫廊主更應從自身的經營模式上找原因,梳理思路,再次出發。”北京畫廊協會秘書長董夢陽説。

>>現場探訪

去年年底,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發佈的北京主要藝術區內畫廊變動數量顯示,2012年北京各大藝術區畫廊均有相應的減少,其中798藝術區由207家畫廊減少至173家,是畫廊變動數量最多的藝術區。新年剛過,798園區並沒有想像中的冷清。遊客多以學生為主,也有不少旅行團的身影。而多數798畫廊裏空蕩無人,還有許多畫廊因為春節長假,大門緊閉。走進昔日畫廊雲集的3818庫,裏面僅剩下九畫廊、千年時間畫廊等還在堅守,八大畫廊、99起藝畫廊等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禮品店等。不少畫廊已經騰出一小塊地方做起了副業,藝術衍生品商店或咖啡餐飲。

798園區4號院的另一條街上,去年因半夜鎖門事件被廣為關注的時態空間依然大門緊鎖,物業雖然稱空間已收回,改名包豪斯空間,但是從外面看依舊沒有任何新的變化。目前最受輿論關注的品畫廊依然大門緊閉,記者聯繫畫廊負責人金秀花,她表示目前正在倫敦,畫廊還沒有上班,過兩天回北京再接受採訪。世紀翰墨畫廊負責人林松進一步指出品畫廊退出已成定局,轉讓的協議都已簽完。

>>畫廊説法

園區環境過分時尚化世紀翰墨畫廊負責人林松

面積達300平方米的世紀翰墨畫廊在去年8月撤出798。林松表示,撤出最直接的原因是畫廊房租的上漲。“2004年,畫廊剛來798的時候房租是1.1元一平米每天,2012年最新合同漲到5.6至5.8元,在此之前的房租則是4元多一平米每天。而且租房的協議為一年一簽,十分不穩定,不利於畫廊做長遠的規劃。”

林松表示,從畫廊的經營上來講,畫廊存在10多年來,一直都比較穩定。但大勢環境不好,畫廊肯定也會受到影響,但這些不是根本的原因。林松説:“最主要的原因是798現在過分時尚化、明星化、浮躁化,這也不是我喜歡的格調,離我來798的初衷越來越遠。”他解釋,這也不能單單埋怨798,是整個藝術市場環境如此,空間越來越大、作品越來越大,藝術圈近些年仿佛成了一個名利場,造成一種假、大、空的氛圍。

林松説,早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一些實力稍微差一些的畫廊相繼撤離。而眼下這一波的撤離畫廊大部分比較有實力。目前,藝術市場尤其是當代藝術價值判斷混亂,對於撤離的畫廊與正在堅守的畫廊,都需要重新梳理思路再出發,未必不是一件壞事。

林松表示,目前畫廊的工作並沒有停止,與藝術家的合作仍在進行。最近將參加藝術北京博覽會,推出一兩個藝術家的小型個展。

房租暴漲致經營困難 時態空間負責人徐勇

去年11月時態空間被798物業鎖門事件弄得滿城風雨,儘管目前時態空間已經被798物業收回,負責人徐勇表示目前時態空間並沒有確定會撤出798。

徐勇回憶,2009年至2011年,這三年的合同房租為1.5元每平米。2011年合同到期以後,要把房租漲2.5倍,從原來的1.5元漲到3.5元,這個漲幅很不合情理,也是目前時態空間經營模式所接受不了的。徐勇稱時態空間為798藝術區的創建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一直以來作為798對外的一個形象起著重要的作用,物業應該給予一定的扶持與優惠政策。

針對798物業宣稱時態空間拖欠鉅額房租,徐勇予以否認。他説,2008年金融危機後,798陷入困境,798物業在2009年至2011年,對一些老的藝術家與機構給了非常優惠的政策。但是2010年七星物業換領導了,所以之前説好的優惠政策都作廢,要按照原來合同價來交房租,而原來的優惠合同因為之前已經交給物業,他們並沒有返還給畫廊。

徐勇總結這波畫廊退出的主要原因,認為房租是畫廊最大的支出,經濟環境不景氣,當代藝術市場每況愈下,當然就承受不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物業回應

有撤出同樣也有進入

針對多家畫廊退出789藝術區的情勢,798物業服務中心經營部經理陳通表示,目前畫廊租戶與798物業直接簽訂的合同數量大致在80家,當然798的畫廊遠遠不止這個數量,目前園區裏畫廊數量的統計還有待於4、5月對畫廊數據庫的統計。

本來阿拉裏奧畫廊就要入駐798,就在雙方要簽訂租用協議時,無奈阿拉裏奧方面撤出北京,暫停了這一計劃。此外,對於去年年底時態空間的鎖門事件,798物業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徐勇拖欠了798物業100多萬的房租沒有繳納,經過10個月的長期協商未果後採取的舉措。目前,時態空間也被798物業收回,改名為包豪斯空間,為798文化公司管理的專項活動場所。

陳通認為,畫廊有撤出同樣也有進入,目前正在與歌德學院洽談入駐的事宜,此外梯級藝術空間的一小部分場地將被時尚集團承租。

分店多空間大成本高 北京阿拉裏奧畫廊負責人金秀炫

當金秀炫終於在798找到非常合適的空間,準備簽約的時候,總部進行了運營大調整,宣佈撤出北京阿拉裏奧畫廊。金秀炫説道,畫廊的大部分工作現在已經停止,目前畫廊還在尋找行政辦公室,金秀炫表示她會離開畫廊,但仍會留在北京,從事策展或者其他藝術類的工作。

説起北京阿拉裏奧撤離的原因,金秀炫介紹阿拉裏奧畫廊是亞洲畫廊中分店比較多的畫廊,並且開分店的速度也很快。當去年藝術市場不景氣的時候,畫廊的經營就出現了各種問題。年初的時候,阿拉裏奧畫廊總部決定減少分店的數量,在市場好的時候再作新的打算。此外,總部在南韓有計劃做美術館,也是撤離原因之一。

金秀炫表示,租金的問題、運營高成本、高人工成本,不是主要的原因。“金融危機以來藝術市場一直沒有恢復。畫廊一直在做大牌藝術家,現在大牌藝術家這個時代已經結束,青年藝術家的發展還需要時間等待。要支撐這個過程就顯得很艱難。”

畫廊轉租催生高租金

對於多家畫廊反映租金過高的問題,陳通稱這並不是事實,798物業一直對畫廊都有扶持的政策,其他商業性質的店舖比畫廊的租金要高出1.5-2倍。對於老租戶,物業給出的優惠還要大得多。此外,附近(兆維園區和松彩園區)的房租比798房租要貴得多。798物業絕對不是純粹以商業為目的盈利。

陳通表示,外界所説的租金高,多是轉租催生的。“儘管物業與畫廊業主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明文規定禁止轉租,但是很多畫廊仍會以換了股東、合夥人的藉口去進行私下轉租。”基於此,陳通認為,世紀翰墨畫廊的房租高,是因為那是轉租的空間,高價租金與798物業沒有關係。“798物業對畫廊一直有優惠的政策,希望畫廊業主可以直接與物業聯繫談合作。”陳通説。

>>業界聲音

董夢陽(北京畫廊協會秘書長):畫廊貪大求金定位模糊

畫廊的撤離,在董夢陽看來,這只是畫廊成長過程的一個代價。他表示,畫廊應該思考採用什麼樣的盈利模式。面積大不一定就是好畫廊。董夢陽表示,各個行業都會遇到生存壓力,畫廊應該更多從自身的經營理念與模式反思,梳理思路,再次出發。

董夢陽分析,中國的藝術教育是滯後的,藝術缺乏群眾基礎。就是這樣的土壤下,我們的畫廊規模比任何地方都大,這是在不適合的市場、時間、地點做了更不適合的事情。

董夢陽指出,近些年也看到拍賣奇跡在中國産生,大家會誤以為這就是藝術市場,其實更多只是一個金融市場,並不是一個真正有群眾基礎的藝術市場。董夢陽認為,今天的畫廊定位應該是因地制宜地去服務大眾,如何從購買一千元、一萬元的藝術作品開始,把客戶逐漸帶上藝術這條道路。

對於798畫廊經營慘澹的現狀,朱其分析認為,798畫廊作品銷售的高價作品難賣,偏向了中低端的市場,致使成交額出現萎縮。另一方面高房租造成畫廊成本壓力大。朱其預測,今後畫廊將進入常態,暴利不會再有。此外,前些年作品價格的快速增長也不可能再出現。

針對中國畫廊業發展艱難的情勢,朱其表示,中國的畫廊業面對的情況很複雜,二級市場爭奪了一級市場近50%的生意。還有一部分著名藝術家,他們多數作品其實不完全是通過畫廊進行銷售、分成。而國外幾乎所有的藝術家都是委託畫廊來進行銷售。這樣一來,中國畫廊市場只有四分之一的市場,其他市場則被藝術家與拍賣行分割了。

朱其(藝術評論家):拍賣擠壓畫廊生存空間

水木空間負責人戢大衛針對這一波畫廊退出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種現象在西方很普遍,畫廊應趁著這個機會,理清思路後,再進行新的開始。戢大衛認為畫廊租金不是問題,水木空間從2008年入駐798到現在,每年租金的浮動並不是很大,是可以接受的。“其實目前的畫廊業最應該做的事情是應自我檢討,中國的畫廊環境與西方不同,可是有的中國畫廊卻學習西方畫廊的模式,這勢必會産生錯位,如代理機制、學術價值的發現等。”戢大衛強調畫廊的競爭對手是自己,一定要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發展的長效經營機制。

戢大衛(水木空間負責人):照搬西方模式産生錯位

水木空間負責人戢大衛針對這一波畫廊退出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種現象在西方很普遍,畫廊應趁著這個機會,理清思路後,再進行新的開始。戢大衛認為畫廊租金不是問題,水木空間從2008年入駐798到現在,每年租金的浮動並不是很大,是可以接受的。“其實目前的畫廊業最應該做的事情是應自我檢討,中國的畫廊環境與西方不同,可是有的中國畫廊卻學習西方畫廊的模式,這勢必會産生錯位,如代理機制、學術價值的發現等。”戢大衛強調畫廊的競爭對手是自己,一定要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發展的長效經營機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