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藝術品市場行情的“滑鐵盧”讓今年的“春拍”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拍賣巨頭會拿出哪些産品來提振市場呢?收藏者又如何在拍賣市場裏領悟到藝術的真諦?
3月的北京,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以下簡稱“香港蘇富比”)的春拍預展在一場與風沙的遭遇中開幕。
2012年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中國藝術品市場整體不景氣,上半年的成交額同比下降了至少34%,香港蘇富比在這一輪波動中也未能倖免。因此,今年的預展格外引人關注。
在預展開始前,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都宣佈調高買家佣金。世界兩大拍賣巨頭的這一舉措被業界視為應對不斷上升的運營成本和增加盈利空間而作出的重要戰略抉擇。
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一般在4月初舉行,早于主要競爭對手,其成績歷來被視為市場的風向標。但今年這一情況有了變化,其在亞洲市場的主要競爭者保利香港拍賣公司也會在同期舉行首次香港保利春拍。
今年,迎來四十週年的香港蘇富比會推出哪些拍品提振一下仍處於調整期的藝術品市場,並在與亞洲同行的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優勢呢?大家都希望能在春拍預展中找到答案。
今年的天價精品是什麼?
中國瓷器一直是出精品和天價、同時也存在爭議的重要拍賣部門。今年春天,香港蘇富比推出的重點拍品中有一件物品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康熙禦制的胭脂紅地琺瑯彩圖。
畫琺瑯彩的技藝是康熙年間由西方傳入中國的,繁複的技術考驗著工匠的基本功和經驗。康熙琺瑯彩瓷被看作是清朝宮廷瓷器中華麗和珍貴的代名詞,每一件物品可以説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音同碗,指的是大敞口小腹的容器。
這件僅11釐米高的圖碗底書有藍料的“康熙禦制”款識,碗身繪蓮塘景色,艷而不俗,透著清宮瓷器的精緻和高雅,體現了當時工匠的爐火純青。據説目前還沒有在相關記載中找到帶有類似圖樣的圖。
一般來説,一個專場往往有幾十乃至上百件拍品。而香港蘇富比為這一件瓷器單開了一個拍賣專場,不僅因為其“獨一無二,品相絕佳”,還由於它來自於香港知名藏家張永珍博士的收藏。
張永珍成長于古玩世家,父母都是古董商,她和兄長、著名藏家張宗憲先生自幼受到佳器真品的熏陶,這對兄妹在中國藝術品收藏界享有盛名。
春拍的新花樣
除了古玩和書畫這兩個傳統板塊,中國當代藝術在過去的幾年經歷了戲劇性的市場起伏,在經歷了遊資大肆炒作的“輝煌”後,去年幾乎跌至谷底。
香港蘇富比的中國當代藝術專場亦成為判斷市場信心的“試金石”。今年春拍將推出主題為“轉變中的國度”的專場,拍賣46件法籍藏家赫斯(Didier Hirsch)在上個世紀90年代蒐羅的當代中國藝術品。這些作品涉及的明星藝術家包括岳敏君、周春芽、王廣義和劉小東等,創作內容見證了內地在改革開放後衍生出的商業文化、都市文化和流行文化,藝術家們從個人情感出發,通過創作表達社會大眾在時代轉變中的迷惑和矛盾。
當代藝術板塊剛剛經歷了市場行情的“滑鐵盧”,這批藏品是否會像當年尤倫斯釋出的那批作品一樣廣受買家關注,仍有待市場的檢驗。
此次春拍的另一個亮點是將呈現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作品專場。關注當代藝術領域的人對奈良美智這個名字一點也不陌生,在平時的拍賣中,大家頂多只能見到這位知名日本藝術家的幾件作品,而這次拍賣首次出現了奈良美智作品的私人專場。
這批奈良美智作品的收藏者黑河內是在東京銀行任職的普通上班族,在藝術家成名之前,他就是忠實的支援者。從1988到2006年間,黑河內一直用自己的點滴積蓄購買奈良美智的作品,並和藝術家本人建立了一段長達20年的友誼。
説到這兒,必須提到日本的另一位著名工薪族收藏家宮津大輔。宮津先生亦是長年依靠自己並不豐厚的收入建立起豐富的當代藝術收藏,並且和這些藝術品的創作者成為朋友。
在拍賣會上學習藝術
近幾年,藝術品創造天價拍賣紀錄的新聞頻頻奪人眼球,藝術品收藏似乎成為富裕階層的遊戲。拍賣並不是投身收藏的唯一途徑,畫廊和古玩商店也為有意進行收藏的人提供著豐富的、不同門類和價格區間的藝術品。但無論是從哪種渠道進入藝術品收藏這個領域,唯一不變的仍是對藝術本身的熱愛和不斷學習的堅持。
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不像歐美市場那樣經歷了多次完整的市場週期,在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例如政策的制定、行業的規範和收藏者的心態等。如果不能做到上面提到的兩點,就很容易在市場的波動中迷失,陷入投機者和不良業者共同編織的陷阱中,遭受財産和精神的雙重損失。
因此,在這一過程中也要做好交學費的心理準備。假貨和劣質品對於磨練眼力、提高藝術鑒賞水品亦有貢獻;只有接受自己會走眼上當的事實,才能在收藏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一個真正的收藏家必須擁有堅強和成熟的心態。
如今,各種拍賣預展和拍賣現場都是學習藝術和收藏之道的好課堂。絕大多數預展和拍賣現場都是對公眾免費開放的,拍賣公司各個板塊的專家也都會在現場答疑解惑。
據悉,蘇富比和佳士得這兩家百年老店近幾年都會在內地主要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做香港春秋兩大拍的預展。如果有機會去香港的話,就能看到更多的拍品。而內地拍賣的領頭者嘉德和保利在春秋兩拍之間還會推出小拍,提供相對中低價位的拍品。
這幾年拍賣業的一個新趨勢是各主要拍賣公司紛紛開設自己的畫廊或者藝術空間,通過策劃各種展覽、講座和其他活動,開展私人洽購業務。香港保利的藝術空間馬上就會在春拍前開幕,而香港蘇富比也早就開設了畫廊,這些都為大眾提供了一個一年四季都開放的走近藝術和收藏的學習、交流平臺。
藝術不應過度商業化
不久前,報道藝術和藝術市場的資深英國記者薩拉松頓宣佈停止關於藝術市場的寫作,她列出的十條理由包括:對於價格過高的藝術家關注過多,只能讓人們看到藝術家的高價而看不到高價背後大玩家的操縱,暗示金錢才是藝術的重點,放大了藝術市場的影響。
藝術品在某些方面,如稀缺性和創意,與奢侈品有相同之處。高價甚至天價藝術品的出現讓藝術被過度的商業化,而大量的關於拍賣紀錄的報道也導致公眾對藝術和藝術家的認識局限于其創造的那個價格。
但藝術品拍賣首先是建立在拍品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判斷上的。一個簡單的數字並不能完全衡量藝術家為創作長年的付出。
中國內地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僅僅走過了30年的歷史,藝術品拍賣行業還有很多需要向國際同行學習的地方。嘉德和保利進駐香港有利於內地的拍賣企業學習如何在香港這個公平公開的平臺上去經營。自由的市場則更加要求大家遵守規則,合法競爭。
與此同時,內地不斷增長的收藏群體也需要反思和成長:純粹出於投機的需要而買賣藝術品對市場長期的健康發展並無益處;盲從、盲目聽信而非豐富自己的見識、建立對藝術品的自信,最終也只會將自己逼退出藝術品收藏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