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紐約春拍中國買家成“黑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8 09:24:52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紐約春拍中國買家成“黑馬”

北宋定窯刻蓮花紋盌

  剛剛結束的紐約蘇富比和佳士得春拍可以用“完勝”一詞來形容:無論是人氣、成交比率,還是成交價格,這兩場拍賣都比2012年好多了,如有一件北宋定窯刻蓮花紋盌竟拍出了223萬美元的高價。“好多東西都買不到。”中國藏家馬德光説,他本想出價200萬美元買下佳士得一件乾隆青花九耳尊,卻最終因其他買家叫價330萬美元而放棄,“加上佣金約400萬美元”。有業內人士稱,中國買家是這兩場拍賣會的“中堅力量”。

  焦點一

  成交價高藏家難追錘

  “古代書畫部分跟2012年比品質還不錯,但好東西確實少了;瓷器雜項的整體品質也還不錯。”馬德光對於紐約兩場拍賣的拍品品質頗為認可,“而且無論是人氣、成交比率和成交價格,2013年這兩場都比2012年好多了,藝術品市場明顯回暖。”

  在這兩場拍賣會中,馬德光最關注的5件拍品,都拍出了高價。書畫包括一件蘇富比的582號書法,估價為30萬美元,結果以193萬美元成交;唐岱《倣關仝溪山雪霽手卷》最終拍出300多萬美元的高價,而此前的估價不過40萬~60萬美元;張大千的《鏡湖涵碧》是他的目標之一,出價達40萬~50萬美元,但有買家叫價110多萬美元,他最終沒有追高。最被他看好的要數清乾隆禦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青玉璽,成交價為290萬美元。另外,馬德光對佳士得的乾隆青花九耳尊很感興趣,出價至200萬美元,但因為有買家與他爭奪到330萬美元,所以他最後沒有堅持:“加上佣金約400萬美元,不過能拍出這個價格也不奇怪,東西太少有了。”

  全程參與了兩場拍賣會的瓷器行家陳連勇也認為,這次的拍賣結果與預想的差不多:“雖然買家比去年高峰時略少,但實際成交價格並不低,特別是佳士得圖錄封面那件乾隆青花九耳尊,估價才30萬~50萬美元,落槌卻達到330萬美元,應該是瓷器成交價中最高的一件。傢具中的黃花梨條案,估價150萬~200萬美元,落槌800萬美元,也是比較令人側目的結果。”這兩場拍賣更加堅定了他一貫的後市判斷:“整體市場穩定,精品還能出高價,普通品價格一般,成交比例有所下降,處於整理階段中。”

  不過,久經沙場的陳連勇認為,這次的表現僅僅是“正常水準”,而不是“最佳狀態”,因為沒有非買不可的東西。他自己只買到一件雍正檸檬黃瓷碗,估價2萬~3萬美元,最終以17萬美元買到:“是公道的國際市場價格。”

  焦點二

  中國買家成主流勢不可擋

  “在紐約停留了幾天,和很多中國買家相遇,發現很多人都沒買到想買的東西,空手而歸。”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在拍賣周尾聲時到達紐約,發現四處都可以碰到中國藏家和行家。

  “這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他不由感嘆幾年前到紐約看拍賣,大多數中國面孔的買家都是香港和台灣的行家,內地買家非常少見,“而現在無論是紐約或倫敦的拍賣會上,都有很多內地買家,特別是一些我們還不熟悉的新買家尤為活躍。”這對藝術品市場來説無疑是一個好的信號,“儘管藝術品市場出現了調整,價格有所回落,成交萎縮了,但買家的熱情並沒有減,還是不斷有新人在入市。”

  “該買的人還在買。”在此之前,行內有“日本藏家歇手不買貨”的觀點,而陳連勇並不贊同,“歐美、日本、中國的買家都在買。”譬如本次蘇富比推出的六朝陶俑、定窯等絕大多數被日本的行家買回去了,而且出價比市場價高出三五倍,其中下手最“狠”的是東京最大的古董商,買入的東西包括不少日本藏家的舊藏。儘管如此,行家們還是不得不承認,市場最大的買家還是中國人。“即使是電話委託的也以中國買家為主。”一個買家透露,“現場就可以看到負責中國片區的業務人員忙於接聽電話和應價。”

  有市場人士認為,中國買家成為紐約拍賣周的“中堅力量”,應該是受到歐美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但董國強並不認同此觀點:“西方藝術品市場衰敗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他們對藝術的熱愛,以及傳承下來的收藏傳統,不會單純因為經濟原因就摧毀了市場。而且人的文化水準越高、欣賞水準越高,對藝術的忠誠度也越高。”

  他認為這次拍賣以中國人為主,與拍品本身多為中國藝術品有關,其次也受中國經濟狀況好于西方的影響,“這種現象並非開始於今年,而是從近三四年前就開始有這樣的跡象,而現在這種趨勢已不可逆轉。”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