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別拿藝術品估價模型當神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25 10:04:38 | 文章來源: 北晨網

現今,每年的拍賣季都會出現幾件天價拍品,而那些成交價遠高於估價的拍品就更是媒體們爭相報道的對象。目前國內藝術品估價基本上是基於藝術界專家和市場從業人員的市場經驗和直覺,缺乏明確的估價原則和公認的參照標準,而社會對其可信度的質疑也越來越多。

近日,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佈了一款“中國藝術品估價模型”。模型一齣,業內人士一片譁然。對價格及其不定的藝術品進行量化,這樣的評估模型是否具有可信度?而對於收藏投資者來説,是否意味著出現了一款防止“看走眼”的神器?

這款藝術品估價模型,將藝術品的數理模型估價和專家經驗估價相結合,給出估價。第一步,工作人員將影響藝術品價格的共性因素,比如題材、內容、材質、尺寸等進行分解,組成標準數據庫。藝術品估價模型將數據庫中這些因素進行量化,計算出這些因素對作品價格的影響度系數。然後將待估作品的相關資訊代入到模型中,就能夠得到估價結果和估價區間。之後,根據以往相似度較高的作品的歷史資訊,對數據進行“校驗”,最後再利用藝術市場專家的知識和經驗,對每件藝術品進行“個性定價”。

“定量+定性”的分析方式看似“有理有據”,但是藝術品投資終歸帶有投資者的感性判斷。即使有專家“個性定價”把關,也不過是價格微調,畢竟投資者的感性因素和市場的波動是不可控的。由此看來,這款藝術品估價模型只不過是提供一個參考區間,投資者千萬不要用其作為投資和收藏的依據。正如藝術市場研究專家龔繼遂所説,估價模型只是給出一個平均數據,並非傳統意義上媒體關注的那些“天價作品”,或者帶有放大效應的作品。因此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投資顧問、關注拍賣行的操盤者、關注宏觀經濟和拍賣市場的人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