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龔繼遂:藝術品估價與售價的社會人文因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1-05 09:00:41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凡是在各城市古玩城做生意的古董商都明白一個道理,同樣的藝術品,在不同的經營者手裏,能賣出不同的價格。越是珍稀的品類,不同商家的售價相差越大。從業者往往把個中原因歸結為每個商家的客戶層次不同,付款能力不同,因此售價不同,實際情況則遠比這些複雜。

首先,我們要問,為什麼不同的店家能聚集不同的買家?最表面的回答是,因為不同的經營者貨源不同,品質不同,聲譽不同,高端的經營者自然能以高端商品吸引到高端的買家。但同時,我們也可以設問,高端店家的藝術品不是賓士車,不是百達翡麗表,高端店家的商品往往是從低端、中端店家那裏進的貨。為什麼好貨不能在中低端的店家那裏賣出好價錢?這些商家能不能跨越高端經紀人的壟斷和阻隔,直接向高端客人兜售?這種思路,無數的古董商想過,也有許多人試過,結果往往是高端的客戶,你怎麼夠也夠不著,或者夠著了也賣不動,為什麼?

原因很多!高端店家之所以能售出高價是因為客戶對其商品真偽及品質的信任。高端店有品牌、有口碑、有潔身自好的自律和自重,真偽品質都要從嚴掌握才能贏得大客戶和回頭客。高端店的售貨標準,不但要贏得買家的認可,還要贏得其他商家和社會輿論的讚許,絕非易事。只有不打折扣的品質和不打折扣的信譽,才能換回不打折扣的售價。在古董市場這個典型的資訊不對稱的交易中,信任而非價格往往是購買行為的決定因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肯花大錢的藏家都會形成對固定渠道的依賴。

第二條是商譽和社會認同。藝術品不是具有實用功能的商品,買藝術品是買審美經驗的載體,是買同輩乃至大眾認同的面子,是買社會地位的象徵。這一切功能不僅體現在藝術品本身,也體現在藝術品的出身。即藝術品是從哪買的,多少錢買的,商家的品牌乃至售價,是買家榮耀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是藝術品的出身而不是藝術品本身,成為決定未來市場價格的構成因素。藝術品的品質是價格構成的物理因素,藝術品的出身是市場價格的人文因素。不同層次的商家,把同一類藝術品,乃至同一件藝術品用不同層級的價格賣給相應層次的買家,形同為藝術品找到了不同的領養人。從此,這個藝術品就在新買家的收藏中,承擔不同的社會功能,衍生出不同的傳説和故事。出身和傳承乃是階級和階層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端商家則是構成出身和傳承的要素。

因此在藝術品的交易中,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件品類珍稀、品質上乘的藝術品,在進入藏家手裏之前,往往會經過了幾個行家之間的轉手加價。小行家只能賣給小藏家,大行家才能賣給大藏家。大行家和大藏家的對接,有對彼此相同社會地位的認同,而這種認同具有雙向的排他性,大藏家不會認同小行家,大行家也不會認同小藏家。除了價格因素之外還有強烈的階級和身份意識。在目前的市場實踐中,傳承出處往往會壓倒藏品的品質,成為影響價格的第一因素。

如果我們大致認同以上的描述是一種客觀現實,那麼這種現實常常伴隨著種種陷阱。正如坊間俗諺所言:“不管真與假,只看收藏家。”從石渠寶笈到顧氏過雲樓,但有著錄,不問真假,均能售得善價。實則既以歷史上最著名的名家舊藏如項元汴、龐虛齋,限于歷史條件,都有大量贗品混雜其間。其中原因錯綜複雜,既有早晚年眼力之不同,也有自藏品與交易品的混雜勾兌,還有門生故舊的自存副本,乃至後世傳人的偷梁換柱。在目前市場需求的壓力下,曾經著錄的贗品則鹹魚翻身,不斷地獲得新生遊入市場,特別適合那些新入市的買家的眼力和需求。與之對應的現象是,專家的學術判斷日益被邊緣化,乃至噤口不言,隱身退市。如果説前幾年石渠寶笈大行其道,大家只認石渠著錄,不計作品真偽,因此有“董邦達和徐邦達誰更懂乾隆藏品”之爭,那麼今天懂真偽的再也不局限于董邦達,而是顧文彬、龐虛齋、錢鏡塘乃至一切民國畫刊、珂羅版影印、大小畫廊圖錄皆成權威,以此而言,我們收藏的不再是藝術品,而是藝術品的出版史。

更有甚者,今天的大行家和大買家們,不但創造出日新月異的價格,還要創造出日新月異的品味。歷史積澱下來的審美標準及其載體,或者由於資源稀缺,如永宣青花,成化豆彩,或者由於政策限制,如三代青銅,唐俑宋瓷,陸續從傳統主流的收藏中退潮。如今的價格已經偏離了審美標準的主軸,社會的關注和收藏的風潮,已經由流行而價高,變成了價高而流行。從審美的品味,變成了資本的品味。從藏家看不懂的當代藝術,到當年不入法眼的晚清官窯,都由於資本的炒作,成功地晉陞為市場的熱點。由於高價成交形成的放大效應和示範效應,資本似乎可以推出任何一類商品、一種品味、一個畫家,只不過由於缺乏文化的支援和社會的共識,孤軍奮進的資本馬車,大部分會陷入歷史的沼澤中,成為沉沒資本和無效投資。

如果説在藝術品的交易中,畫廊售價的差異性體現得清晰而明確,那麼在拍賣行的交易模式中,藝術品高價成交的可能性則獲得了無限的放大,幻化出一道又一道的彩虹,在每個拍賣季都出現在盛世的上空。如果説拍賣成交的天價,是由許多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合力而構成的,那麼拍賣行的品牌、資本、推廣和行銷手段,媒體關注和買家人氣則是共同打造高價的要素。畫廊的銷售只能引起有限買家的關注,拍賣行的銷售行為則力爭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以前售價保密的畫廊行為,轉化為成交價格公開的拍賣嘉年華。以前對藝術品歷史人文的關注,轉化為對成交價格的關注。以前區隔藏家與非藏家、貴族與平民的藝術品位,終於找到了有著全民共識的公分母——成交價格。成交價格不但彌合了階級的區隔,品位的分歧,能否擁有藏品的財力,它已經轉化成為娛樂全民的一種資訊,媒體關注的焦點,學者爭相將其合法化的命題,以及經濟發展,盛世繁榮的標誌。

藝術品本質上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精神産品,它不具備一般商品的統一標準。即使同一作家的類似作品,一旦進入流通,就等於嫁入了門第不同的家族,開始了另一段社會人文的旅程,因此在作品之外,又加持了傳承出處的增值因素。由此而言,藝術品的價格,可以講一半是由其物價構成,一半由其傳承出處的身價構成,兩者之間孰輕孰重則因物而異,因人而異,因勢而異,斷無定律可言。尤其是進入到今天這個全民關注藝術品天價的資訊時代,我們對藝術品的感受和認同,不僅因其優異而價高,同時會因其價高而肯定其優異。當資本的魔力被無限放大時,媒體,學者乃至大眾,都會産生因好而價高,價高也必然好的幻覺。

最後,我們必須指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藝術品金融化時代,藝術品交易的主導方已經由商家主導轉移到由買家主導。是買家的博傻遊戲使贗品成交,是買家的投資熱情屢創天價,是買家的財力和傲慢使專家噤口不言,是買家利用天價追求新聞效應和社會承認徹底改變了藝術品交易的生態。從此,藝術品駛向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層出不窮的新的交易模式如基金入市,股份化交易,資産包上市等等,也打開了藝術品廣闊的未知價格空間。藝術品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估價,估價視經營者不同的經營能力而定。藝術品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成交價,藝術品的成交價是由經營者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而形成。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