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拍賣公司拍品“徵集瓶頸”原因分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8 11:01:32 | 文章來源: 收藏投資導刊

三、拍賣的替代交易方式強勁

各種拍品都能夠尋找到自己的途徑來處置,如金融不良資産的處置方式就有很多,美國、英國、瑞典、捷克、南韓、日本和中國選擇性地採取如下措施:政府保險或擔保甚至以貸款方式注資;設立專門的銀行;銀行國有化;出售有毒資産。資産管理公司採用簽訂資産管理合同、不良資産證券化、好銀行與壞銀行模式、債權拍賣和暗盤競標等方式。可以看出,拍賣方式只是一種應用方式。

對於藝術品的拍賣,拍賣行強勁的對手是經銷商,他們在經濟低迷時期會佔有優勢,通過私下交易來銷售高端藝術品。這種方式似乎給拍賣行造成了影響,有人就此擔心拍賣行失去藝術品交易的主動權,拍賣不再佔有優勢。其實,拍賣方式定價已經成為一種業內和公眾熟悉的定價方式,不會對拍賣行的主業拍賣産生絕對傷害,但拍賣行的壓力是存在的。

尋找交易方式的轉變,除了拍賣公司本身的交易方式的轉變,如佳士得和蘇富比通過區域性的收割,轉向私下洽談交易,對於中國大陸來説,受到拍賣法的約束,只能通過公開拍賣,私下交易不被允許,因此,就顯劣勢。這樣的結果是拍賣公司的內幕交易增加,或者開闢新的交易方式,而新的交易方式的開闢是一個漫長的創新過程,向零售市場(培育買方群體和賣方群體)轉向需要的是培養情感和信任的時間。

四、對市場預期

交易信心不足從而惜售。受到2012年藝術品市場拍賣成交額大幅度下滑的影響,收藏市場收縮、觀望、信心不足,將藏品握在手中從而惜售。

收藏市場本身在調整。收藏市場的沉靜狀態,可能表明藏品升級換代的調整;真品精品繼續沉澱,真金不怕火煉,就是説藏品不怕時間綿延、不懼經濟動蕩和交易市場的變化、不憂短期投資回報率的問題;收藏市場趨於成熟的過程。賣家惜售的確是拍賣公司拍品徵集難的一個原因,這意味著供給減少,而拍賣行必須有足夠的拍品方可經營,因此,他們也是需求方,作為需求方的拍賣行之間會展開競爭。需求大於供給,出現徵集拍品的難度加大,成本提高。

應該考慮拍品來源多樣性,不要只盯著高價值的藝術品。高端古董市場和高端藝術品市場對全球藝術品貿易的影響極大,直接影響到很多中小拍賣公司的生存。如果轉換思維,改變自己的戰略,徵集並培育某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以便在市場行情好轉起來大力出擊。研究並開闢買方市場,從而帶動委託方貢獻自己的拍品。這樣的話,會避免拍賣市場行情冷清的時候,收藏大師作品的賣家惜售帶來的損失。

五、外生的干擾因素

針對藝術品市場的監管和立法不斷增強,給拍賣行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國外尤其是歐盟和美國的立法,中國藝術品出口和進口關稅、中國藝術品自由貿易港的缺失、市場過熱和穩定增長的壓力等都會影響中國藝術品拍賣。

國際上有為保護藝術家的精神權利而實施藝術家作品追索權,而在2012年中國相關部門打算出臺的藝術品追索權(DDS)也引起了拍賣行業的震蕩。儘管經濟學家們用經驗數據證明它的實施不會影響藝術品交易以及藝術家的收益,但是在實施DDS的國家,肯定會影響到藝術品交易和國際貿易的方式,如芬蘭的KUVASTO、法國的ADAGP組織和英國DACS組織會根據拍賣圖錄中有自己代理藝術家的作品,向經銷商或拍賣行收取版稅。這些都會引起藝術品儲存、運輸、保險成本的增加,拍賣行業需要思考,準備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隨之而來的風險。

中國藝術品的國際貿易,尤其是一些古董,嚴格限制和監管,只能在國內市場交易。中國進口和出口各佔全球藝術品市場的10%以下,而英美兩國之和佔據60%以上。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更多地是一個國家市場,而不是一個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如果放開限制和監管,可能在完善的交易規則和服務下,有更多的藝術品流向國際市場,對中國拍賣行來講,徵集拍品將變得更難。

拍賣行業內部的因素,中國拍品來源的政府壟斷因素或者市場競爭因素,與拍賣行業相關的各種市場彈性、以及國際拍賣市場的區域競爭都會造成中國拍賣業拍品徵集瓶頸。這不是單一因素能夠解釋和決定的,中國拍賣市場的複雜性在於,牽一髮而動全身。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