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家:北京匡時總經理董國強
藝術品市場其實很簡單,只要有一部分有錢人認識到藝術可以作為資産配置,市場就有無窮大的潛力。只是現在還只有極小的一部分人如此看待藝術品的投資性。
去年秋拍的情況好于市場預期。在拍賣前,市場普遍有悲觀情緒,所以徵集拍品的時候,很多拍賣行最終都放棄了高價拍品,不敢徵集,擔心盡力爭取到後拍不出去或者沒拍出好的成績,無法向賣家交代,又影響了市場的信心。拍賣之後,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遺憾——確實低估了形勢。而現在,相當一部分人認為2013年市場會有所康復和回暖,由此可預見,今年同行們的進取心會更強,在徵集高價拍品上膽子和魄力會更大。
事實上,同樣面臨金融危機,歐美的情況甚至比中國還嚴重,但在過去的兩年裏,他們的藝術品市場卻連續破了世界紀錄。譬如2010年上半年,賈克梅蒂的青銅雕塑《行走的人》拍出1.043億美元,下半年畢加索的《裸體、綠葉和半身像》拍出1.064億美元,2012年,愛德華蒙克的《吶喊》拍出1.19億美元;另一方面,佳士得最近公佈了業績報告,2012年其全球成交額比2011年有所增加。這説明其實很多富人還是把藝術品投資作為回避金融危機風險的有效手段。
藝術品市場其實很簡單,只要有一部分有錢人認識到藝術可以作為資産配置,市場就有無窮大的潛力。只是現在還只有極小的一部分人如此看待藝術品的投資性。
2013年的藝術品市場,至少對比2012年會有所改變。當然,徵集的困難依然存在。從目前看,各大公司徵集的難度可能比去年還大,關鍵就是沒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是拍賣公司共同面臨的最大問題。如今,藝術品市場的主動權已經不在我們手中,現在也不是拍賣公司一家獨大的時候,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賣家還要“貨比三家”,可以預料今後的徵集還會越來越難。
去年秋拍之後,我已經在美國、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繞了一圈了,不是去聽他們對市場怎麼看,而是告訴他們市場是怎樣的現狀。他們對我的分析比較認可和信任,但是沒這麼快能把大東西確定下來給我們。現在的市場都是如此,要把好東西交付給拍賣行,需要費一番週折。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做工作的階段。
要知道,春拍的日子本來就沒那麼好過,何況是2013年的春拍。春節我們改道到日本徵集,因為日本不過春節。在這樣的市場狀況下,我們必須爭分奪秒,每一天算著過。我發現,以前從沒這麼“痛恨”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