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非遺”拍賣:另類藝術品投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10 10:34:19 | 文章來源: 投資有道

隨著各地文交所的整頓以及業務“轉向”,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正成為文交所青睞的新目標。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開啟了另一種藝術品的投資方向。

隨著各地文交所的整頓以及業務“轉向”,非物質文化遺産正成為文交所青睞的新目標。日前,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攜手廣州市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非遺”拍賣,與之前上海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拍賣會交相輝映,顯示出“非遺”拍賣的良好市場潛力。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開啟了另一種藝術品的投資方向,相較于價格較高的名家書畫,熱衷於收藏的普通投資者更易於找到自己的“心頭好”。

上海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拍賣會的最終結果就被業內稱為“出乎意料”,其中114件拍品成交率88%,最終成交金額達774.4萬元。能取得如此成績完全出乎主辦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以及朵雲軒的預計。

這彰顯了“非遺”拍賣的價值所在。

多地試水“非遺”拍賣

如果算上不久前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的“非遺”拍賣,目前國內已經有北京、成都、上海、廣州、武漢等多個地方開始了對“非遺”拍賣的試水。

而這其中,上海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拍賣會是今年較早探索“非遺”拍賣的主題拍賣會。在該屆拍賣會上,紫檀雕刻的《達摩祖師》最終以260萬成交,成為全場價格最高的拍品。除此之外,拍品中其他很多國家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的最終成交價格都十分不錯。

拍賣會共上拍114件拍品,涵蓋了朵雲軒木版浮水印、海派剪紙、嘉定竹刻、紫檀雕刻、曹素功墨錠、魯庵印泥、連環畫、金山農民畫、上海細刻、三林瓷刻、海派紫砂、海派玉雕、中式盤扣、三林刺繡、民族樂器、海派石雕等16個國家級和市級非遺項目。其中有些項目大眾知曉度高,但也有的連藝術圈中人都未必了解,因此價格也出現較大的懸殊,有高達數百萬的,也有低至數百元的。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拍賣結果真實地反映了海派“非遺”各項目的現狀,此次拍賣是對“非遺”拍品行情的一次調研。

市場行情尚待提升

“有人願意來買我的藝術品,這説明‘非遺’是有市場的。”某“非遺”拍品的藏家表示。

上海“非遺”拍賣的主辦方、朵雲軒黨委書記崔曉力也十分看好“非遺”的市場,他説:“春拍書畫專場成交率多在50%~60%,本次‘非遺’拍賣會近90%成交率,成交價比估價高出20%,代表了市場的態度。”

而去年在成都的一次“非遺”拍賣中,23件拍品共成交17件,成交總金額約99.7萬元。從各地拍賣的數字來看,市場前景遠大。

拍品自身工藝價值和市場定位被認為是兩大重要因素。

首先,很多“非遺”拍品都屬於孤品,且有的拍品的製作工藝面臨失傳的境地,如銀花絲的製作工藝,其以高純度白銀為原材料,全手工製作,一件作品往往需要數月至數年才能完成。如今會這門技藝的人越來越少,甚至面臨失傳的危險,因此每件面世的作品都彌足珍貴。

其次,現在市場對於一般名家書畫類、瓷器等大類,其價格目前已經被炒作至高位,雖然從去年秋拍以及今年春拍的情況來看,價格出現一定的回落,但是好的書畫作品依舊處於高位,如此高價使得一些想要投資藝術品的普通買家望而卻步。因此,門檻較低的“非遺”拍賣能夠讓這些買家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拍品。

實際上,雖然市場前景實足,但對於“初出茅廬”的“非遺”作品,如何很好的走向市場,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高春明表示,這些手工技藝類“非遺”往往在藝術方面多有造詣,對於如何走向市場則顯得力不從心。

謹慎中走向市場

有藝術評論家認為,目前藝術的平民化時代已經到來,曾經的小眾的精英藝術圈子正在逐漸擴大。當現有藝術品無法滿足平民消費之時,就需要更多的藝術品來填補這個空缺。“非遺”正是能夠填補這個空缺。

但將之推向市場,並非易事。很多人甚至於感興趣的買家並不了解“非遺”拍品,同樣很多沒有理解其價值。對於傳統的民間文化的認識缺失在中國比較普遍。

記者就在上海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拍賣會現場遇到過一個買家,從他舉牌的次數來看,他對很多拍品都十分感興趣,但是每件拍品其舉牌不會超過2次,問其原因,就是拍品的價格已經超過了自己的心裏價位,最終他也沒有選到中意的拍品。

除此之外,作為“非遺”的傳承人,這些藝術家也應及時把握市場的脈絡,可以這麼説,一旦藝術家把握了市場的脈搏,藝術也就成為跨領域的社會的共同財富,藝術就成為有價值的思想。

因此,如果市場沒有形成雙方的認可而一股腦兒的舉辦各種拍賣會,就可能會將“非遺”推入至一個怪圈,在價值未得到認可的前提下,其價格便會得到偏差,所謂的“非遺”傳承人也不會再將作品拿出,那麼所謂的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初衷也難以達到。

對此,市場一種較為普遍的觀點是,“非遺”固然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對於買家來説,依舊是個新事物。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藝術品基金、銀行或者其他理財機構對此類涉及不深,基本依靠拍賣來進行銷售。

投資藝術品無非是選擇升值空間大的拍品,因此對於“非遺”來説,比較偏向於工藝較為精湛,同時可選擇手藝傳承人少甚至瀕臨失傳的拍品。至於價格,就看個人的接受程度。

但是,由於此種另類藝術品投資的專業性強,雖然投資門檻不高,但其相關市場並未成熟,還在培育發展中,其中蘊含的風險依舊不可小視。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