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龔繼遂:英美市場 中國藝術品的戰略高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22 09:11:09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可以説,就民間所有的、可流通週轉的藏品儲備而言,美國依然是我國內地和港臺地區之外,藏品最豐沛、最有潛力的地區。

從拍賣市場來看,中國藝術品在我國內地、香港及倫敦、紐約這四大市場的交易都已形成各自的特點與傳統。其中,中國藝術品在美國的市場規模較大,結構也較為完整、規範。

美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由結構完備的3個交易層次組成。首先,在美國,有相當完備的畫廊機構,長期對在歐美市場流通的中國瓷器、雜項、傢具乃至書畫進行展示銷售,其中一些卓有聲譽的畫廊,如藍理捷畫廊、中國瓷器公司、懷古堂等,每年都有固定檔期的展覽,這為中國文物在美國市場的交易流通提供了常年可以連續交易的平臺,這些畫廊曾經展出並銷售過的藝術品,已經成為拍賣行徵集拍品的重要資源。

另外,美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每年一度的亞洲古董展銷會及環太平洋地區亞洲藝術品展銷會,多年以來,這兩個展銷會集中了大量亞洲各國的高端藝術品及古董、文物,在美國擁有廣泛的市場和藏家。這一部分資源也是支援美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流通的重要儲備。

由於有前兩個一級市場的儲備和積累,如以蘇富比、佳士得為代表的二級市場在美國一直有穩定且不俗的表現。

此外,在交易品類上,美國市場和我國內地以及香港地區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交易格局。在我國內地的藝術品交易中,70%的成交量由書畫構成,而美國的中國藝術品交易,大部分是由瓷器和各種雜項構成的。相對於我國香港地區而言,香港地區以明清官窯為主,而美國市場則以漢唐陶俑、宋瓷等高古品類為主。就書畫而言,我國內地和香港地區均以近現代字畫為大宗成交的主體,高價迭出,而在美國,則以中國古畫交易為主。另外,由於文物政策和特殊的資源,在一些重要的中國藝術品門類上,譬如中國古代青銅器和古玉的交易,美國市場獨佔鰲頭,不但長年提供充沛的藏品銷售,還不時有一些重要的國寶級藏品出現在市場上,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市場還有兩個獨特優勢:一是美國是文物進出口及稅收管制最為寬鬆的地區,各國文物進出口美國,只需交付千分之三的象徵性進口稅,此外沒有任何管制措施。在稅務方面,即使在紐約進行的交易,只要買家出具專業經紀人的商業執照或採取異地交貨的方式,都可以合法地規避8.625%的地方零售稅。此外,交易者的個人所得則由其本人向其所在國及居住地自行申報,拍賣行乃至美國稅務機關再無繁雜的徵稅規定。二是在嚴格的契約精神下,拍賣行、畫廊都強調合法經營,並且有完備的法規,假拍和拍假在美國很少發生。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經濟崛起的大格局下,美國市場依然有其藝術資源、文物政策、稅務規定以及百年品牌形成的誠信交易優勢。美國市場與我國內地、香港地區及英國倫敦等市場會在長期共存、互相補充的意義上,繼續保有其功能和活力,是中國藝術品全球交易中不可替代的板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