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國外藝術品收藏熱符合中國藏家的口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28 14:22:58 | 文章來源: 新浪收藏

剛剛結束的香港國際藝術展再一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藝術新聞》(Art News Paper)刊登了一篇名為《中國藏家究竟在買什麼?》的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國藏家購買藝術品的口味,其中就提到蘇富比亞洲區主席黃林詩韻的觀點:“從目前的拍場來看,購買西方當代藝術的情況不會發生在中國內地,至少這種趨勢尚處在起步階段。”

相比而言,台灣藏家則是最能接受其他國家的藝術,並且敢於冒險購買的群體。2010年,倫敦白立方畫廊首次在中國展出達明·赫斯特的作品,在香港國際藝術展上,其作品《不可避免的事實》被一位台灣藏家以175萬英鎊買下。

當然,收藏國外藝術品的不僅僅是文中提及的這一行為。2006年,劉鑾雄曾以1.3億港元購入波普藝術之父安迪·沃霍爾的《毛澤東》,他收藏了多件沃霍爾的作品。上海藏家鄭好也收藏了達明·赫斯特具有代表性的“蝴蝶畫”。在2011年5月紐約蘇富比拍賣上,畢加索的《Deux Personnages》被一位中國買家以2130萬美元的高價買走,同年7月,另一位中國買家在佳士得以320萬英鎊競得米開朗基羅的黑粉筆畫。在今年紐約春拍焦點,蒙克《吶喊》的拍賣現場,參與競拍的也有一位中國藏家。而在紐約佳士得拍賣場上,美國雕塑家考爾德的一件通體白色的動態雕塑作品——《爆發的雪花》以1030萬美元成交,該作由佳士得亞洲業務總監李昕競得,據説是為亞洲的客戶買下的。而最近在國內舉辦的畢加索大展,安德魯·懷斯作品展,大有在中國推廣西方藝術品,進軍中國市場的考量。

2011年3月,在荷蘭馬斯特裏赫特舉辦的歐洲古董與藝術博覽會上,上海收藏家馮毅就用鉅資購買了義大利雕刻師本佐尼的《花神和風神的舞蹈》漢白玉雕,該作曾在1862年的倫敦世博會上展出過,如今,這件作品就擺放在上海浦東星河灣酒店中。博覽會組織者本·傑森解釋説,2012年是中國藏家最多的一次,他們不僅購買中國的藝術品,還買俄羅斯、日本的珠寶雕塑。“現在,前往馬斯特裏赫特的中國收藏家對西方藝術家表現得更感興趣,他們收藏的膽識隨著錢袋的增長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本·傑森説。

就此現象,孫濤認為,收藏本身要經歷對一件藏品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知識的研究和熟悉過程。中國的藏家首先選擇的還是根植于本土的藝術品。但是,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海外的藝術品也會在中國藏家不斷了解、熟悉、喜愛的過程中越來越被接受和收藏,中國完全具有吸納海外頂級藝術品的能力。他相信,“將來會出現中國藏家和西方藏家在同一個拍場上競購莫奈或梵谷的頂級作品的現象,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然,在國內,由於還沒有堅實的收藏群體,頂級海外藝術品的購置只是零星發生。但一些價格不高、同時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的藝術品,在北京、上海和其他一些大中城市中已蓬勃發展起來。比如,近年來,美國的西洋古董傢具商們另辟蹊徑,尋找新的客戶支撐點,中國市場就成為他們的首選。古董傢具收藏家柏女士一年前開始收藏,對西洋古董傢具的興趣越來越濃,到現在已收藏了9套,除了個人喜好之外,她也看中古董傢具的市場投資潛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