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陳秀玉:拍賣公司要做美術史梳理工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4-09 09:01:26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上周剛剛落槌的香港蘇富比春拍,各大板塊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尤其是其油畫雕塑板塊的經典藝術部分更引人注目,記者為此採訪了其20世紀中國藝術的部門主管陳秀玉女士。她表示,拍賣公司不應只顧短期商業利益,而是要做好美術史梳理工作,引導買家。

內地買家出手謹慎

儘管取得比較理想的拍賣業績,但陳秀玉坦誠整個經濟環境並不是很理想,市場不景氣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內地買家出手謹慎。她認為拍賣公司的徵件策略因此就顯得格外重要。蘇富比今年春拍沒有集中一個藝術家的大量作品,而是採用了比較均衡的選件策略,強調美術史的梳理,在香港市場大家都熟悉得抽象藝術外,再加上“寫實繪畫”與“攝影”兩個專題。前者比較討喜,可以吸引不太熟悉美術史的買家;而後者的市場格比較低。拍賣結果證明這個策略是正確的:成交率超過90%;成交價格雖然沒有創新高,但也遠遠超過拍前估價。

她還表示,寫實的作品與抽象的作品形成20世紀中國藝術

的兩大主軸,但各自卻擁有不同的市場:一個側重內地一個則側重香港地區。趙無極的作品在香港地區的市場已經很成熟,只要有好東西就有好的價格,主導著抽象繪畫的市場價格。但對專業的拍賣公司而言要兩者均衡。還用“攝影”專題和“寫實繪畫”相對照。有趣的是,這兩個新專題的作品不只吸引內地買家,而是面對全亞洲甚至歐洲的買家。如王沂東的作品《蒙山晨霧》,是歷年所見的作品中數一數二的,有中國元素。拍賣結果成交價超過1000萬港元,在香港很難得。

寫實與抽象整合成趨勢

寫實繪畫的市場過去主要在內地,但為什麼藏家今年春拍會提供給蘇富比?為什麼9件寫實作品都成交了?為什麼其買家90%不是內地的?陳秀玉強調,其中陳逸飛的現代風格的作品,其求新求變得到了買家認可,結果其中《獨坐》和西藏系列的《穿紅衣的母親》成交,另外《上海酒吧》則拍後成交。她表示,不僅蘇富比在推動寫實,內地拍賣行也會大力推動抽象繪畫,總之,寫實繪畫與抽象繪畫的整合是大趨勢。她強調,20世紀的藝術家90%未能享受其創作的社會影響所帶來的成果,這是20世紀中國藝術的宿命,因此拍賣行有義務做好他們的推廣。對此她本人相當樂觀,相信由於香港的兩大拍賣公司共同推動,加上內地拍賣公司的參與,有助於大家了解20世紀中國藝術。

她指出,由於不景氣的關係,中國買家近期會停手,因此相關的拍賣難以創新高。這會使近期收件的難度增加,好在蘇富比的國際性可以彌補徵件的困難。同時也調整了拍賣策略:一方面拍品少了十多件,選件更精準;另一方面是估價策略不同,總估價1.6億港元,少於去年的1.8億港元。如趙無極的作品,去年秋拍估價2500萬港元,那是史無前例的。而這次推出的《桃花源》賣家希望估價定在2800萬港元,但最後我們的估價定在1800萬港元。估價很有吸引力。

她預計未來的經典藝術市場會更平穩的往上走,而不只是衝著趙無極與朱德群等少數藝術家。她又表示,市場趨勢當然不能只看蘇富比一家,還有佳士得和內地的拍賣行。但很明顯,市場在偏向經典藝術。這部分的底層很穩,也只有這樣才能面對未來,抓住市場景氣的機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