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藝博會總監:媒體化的世界是最大傳播武器

時間:2012-03-23 10:12:31 | 來源:搜狐藝術

資訊>藝市>


迪拜藝博會總監安東妮-卡弗

3月20日上午11時,2012迪拜藝術博覽會舉辦新聞發佈會,來自全世界的一百餘家媒體現場進行報道,2012年的迪拜藝術博覽會重點增加了參展畫廊的數量與品質,並通過藝術家作品從深度和廣度去探討中東的當代藝術景觀,在迪拜藝博會即將開幕之際,搜狐藝術對安東妮卡弗進行了專訪。

搜狐藝術:對於外國的參展畫廊來説,若要進入迪拜藝術博覽會,攻下中東市場,或與當地藏家建立聯繫的網路,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安東妮卡弗:通過在迪拜來獲得藝術品市場的銷售中的份額,前期需要對藝術世界中的所有連結有所了解,要花足夠飛時間在該地區的政治、文化、宗教上,並在所有的知識儲備及豐富的經驗下,參展迪拜藝術博覽會將會成為交叉點,因為迪拜藝術博覽會不僅是藝術品銷售的博覽會,更是去了解收藏家的一個好地方,有很多有趣的關於藝術論壇將在此舉辦。

在迪拜生活的藝術家也是可以了解的重要一部分,迪拜藝術家的工作室通常是開放的並可以訪問,他們熱情好客,歡迎走進藝術區的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

畫廊方面也是需要了解的一部分,在迪拜現在有40多家畫廊,以及在迪拜有精緻的私人會所,因為也會有高級藝術顧問,所有的一起是發生在迪拜藝術界的每一天。

新聞發佈會現場

搜狐藝術:相對於國際大都市來説,迪拜奢靡的城市氣息不是藝術創作的土壤,同時也缺乏豐富的創作基礎,而本次“2012年迪拜藝術家駐場計劃”在年內推選六位藝術家與一位策展人,並在迪拜歷史城區Bastakiya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駐場創作計劃,為了擬補這一方面的缺憾?

安東妮卡弗:迪拜和阿聯酋有著豐富的歷史,包括詩歌和戲劇,最近,藝術及電影藝術也蓬勃發展,在該國已有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當代藝術家的藝術區,在藝術區的藝術場面是非常有活力和成長空間的。如今,我們重新發現這裡,並從整個阿拉伯世界和伊朗的藝術家中重點拓展。在A.i.R.迪拜項目中,我們盡可能的支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並促進國際和本地藝術家之間的交流,讓藝術家有機會參與城市文明的一部分,也為創作靈感等提供豐富的題材。

搜狐藝術:迪拜除了能吸引中東的畫廊和收藏家參加,也對印度、巴基斯坦的藝術力量有更強的吸引力。迪拜藝博會的國際定位是擬補巴塞爾等歐洲一級市場,但是對亞洲的涉足是怎樣規劃的?

安東妮卡弗:迪拜藝術博覽會是連結中東和南亞的國際領先平臺,但隨著迪拜的發展,迪拜的人口中也有越來越多的歐美國家、亞洲人等,全世界很多富人來這裡購房置地,迪拜是一個全球化的交匯點。我們特意保持並遵循平等的原則,75畫廊,但來自32個國家,保持基本的平均面貌,使它成為一個非常親密的和有意義的交匯點,是一個有利於人們有時間和空間的藝術欣賞的最佳去處。今年,我們還將舉辦南韓光州雙年展和六個藝術總監招待會,宣佈他們的藝術計劃,並有一系列的論壇,他們都是在亞洲工作的著名藝術家,策展人和收藏家,包括張洹,梅利莎照,張明等。

新聞發佈會現場安東妮-卡弗講話



搜狐藝術:在迪拜具有伊斯蘭傳統文化宗教背景的當代藝術作品被普遍關注和喜愛,這種藝術品的收藏有什麼美學特徵?

安東妮卡弗:許多國外藝術家或在本地區工作的藝術家必然會受到啟發和宗教,歷史,傳統和文化習俗的影響,但這也是接收其影響發生變化的過程。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們在許多不同的媒介、裝置藝術、影像藝術等探索,以及更多不同於“傳統”的藝術形式和方法,這也是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藝術家同樣在探討的藝術方向,他們同屬於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搜狐藝術:2007年首屆迪拜藝術博覽會參加的畫廊僅為38家,並以倫敦和中東當地的畫廊為主;在2012年的參展畫廊中,中國、台灣等已經開始有畫廊參展,但比例仍不高,這裡是否中國當代藝術對於中東收藏家來説不是足夠了解,或者宗教原因導致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貧瘠?

安東妮卡弗:在2012年,我們有來自32個國家的75畫廊參展,迪拜藝術博覽會是全球性的藝術平臺,許多國家都有2至3家畫廊參展。今年有幾個畫廊來自中國,包括佩斯、站台中國以及收藏家,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在未來的幾年裏,能有更多的亞洲包括中國畫廊及收藏家光臨迪拜。特別是在今年已經有所進步,我們發現迪拜藝術博覽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來自中國、南韓、印尼的機構和收藏家紛紛組團參觀,而我們前期進入到東亞的媒體宣傳也逐漸初顯成效。同時也反應了在迪拜的收藏家在收藏視野上是非常開放的,新的藝術家和東亞藝術景觀越來越吸引迪拜的收藏家。

搜狐藝術: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探討“媒體”一詞在藝術界及出版傳播中的不同意義,今天我們生活在幾乎是全方位這樣一個媒體化的世界,媒體就構成了當代生活真正的自然環境。論壇的主旨也認為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媒體化的現實中?

安東妮卡弗:是的,絕對是當今世界所接受到的最大傳播武器。我們正在試圖尋找在藝術世界“中等”和“媒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無論是文學領域還是藝術領域,藝術家如何通過他們的使用來表達之間的關係。

全球藝術論壇部分,Shumon Basar,會介紹:“我們生活裏中的媒體。它跳動在我們身邊,在天空中,在我們的車箱裏。甚至發在我們每個人之間,如此深入的程度,我們甚至不能看到它,但還是覺得聽到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