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蘇富比:試圖取悅新的富豪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20 11:00:48 |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週刊

從2004年起,受到西方藏家和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影響,一批更為年輕化的中國投資者出現了。“我見過最小的只有26歲。”林家如説。相比較,古代瓷器和書畫的買家年齡層就略高,大約在40至60歲之間。這些年輕人中的大部分都是有過海外教育背景的金融業精英。“觀念比較開放,年輕又有財力。這群人在大量購買當代畫。”程壽康總結説。

許多像林家如這樣不同藝術品門類的專家,會同其中的許多人都建立了十幾年的交情,“甚至有些人會拿其他拍賣行的東西來問我這個值不值得投資,我也會給出我的建議。”林家如説。

很多人,包括張曉剛都感受到,這兩年,資本的力量在藝術市場顯現得特別厲害。佔領華爾街運動中的Arts & Labor組織上月向即將舉辦雙年展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發去了一封公開信。“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內部體系中充滿了富有的受託人。”這封言辭尖銳的公開信中這樣寫道,“而蘇富比為惠特尼雙年展提供了比例驚人的贊助。”

不過,這家公司正在面臨的並不是信裏的挑戰,而是越來越多的買家希望通過網路參與拍賣。

佳士得(Christie's)在這方面似乎走得更快。2011年這家拍賣行網上競價平臺的參與者較去年增長了25%。在最新發佈的財報中,蘇富比也特意提出未來將加強“資訊技術和線上服務”部分的投入。他們即將發佈一個App,希望買家能夠360度仔細查看拍品,並即時參與競拍。

另一個挑戰則是,拍品的來源。“過去4至5年間,我看到一批藝術家的名字消失了,這就是盲目追逐那個天價數字而忽略真實價值的結果。”林家如説。

在張曉剛看來,這個金融體系的二級市場未免也有些太瘋狂了。“這次之後,整個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價格都跟著上去了,甚至我發現我的學生的作品價格都比我的還要高。然後畫廊那邊的價格也就水漲船高了。”

曾經,張曉剛並不知道任何藝術品市場的東西,已經做好了終其一生窮困潦倒的心理準備。因此,他記得每一位買他畫的人,現在他無法知道誰讓他成為標王,但一下子明白了藝術品市場這個東西的力量。

現在,蘇富比已經不滿足於一年兩三次的拍賣預展了,他們在考慮將一些非文物類的拍賣會放到內地。不過程壽康知道還不是時候,“中國內地目前還沒有哪一個城市可以擁有這樣的號召力。”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