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洗錢的路線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5 10:47:57 | 文章來源: 新浪收藏

藝術品洗錢路線圖
 
      這一過程不是買家單方面就能完成操作的,必須和拍賣行有所配合,因為明顯作假的拍品首先得通過拍賣行的鑒賞和評估,給出一個非常高的估價,然後再拍出一個很高的價格。

在中日財經問題學者姚耀看來,現在的中國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很像,“泡沫經濟時代,利用藝術品和股東拍賣洗錢,已經是日本的‘老手法’了”。但他指出,這兩年去日本淘“藝術品”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赴日“雅賄”和日本作假藝術品有抬頭之勢。

藝術品:行賄第一工具

姚耀在今年2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洗錢內幕——誰在操縱日本地下金融》中,提到了最常見的十八種洗錢方法,其中一項就是通過藝術品洗錢:“利用低買高賣的價買賣,將錢以合法的交易方式,洗到目的賬號。此方式亦常用於收賄的收錢方式。或購買具價值的古董珠寶或收藏品,再訛稱為自家收藏品在市場上放售,一般會購買沒有記號的物品,如文物、郵票或歷史悠久的名廠樂器。”

姚耀在書中列舉了靠蛋雞養殖起家的秋庭澤仁(化名)的故事。

在上世紀90年代,秋庭已經掌控了日本雞蛋市場40%的份額。他本人對法國名畫很感興趣。為了報答在政策上一直支援自己發起的(養殖)農民協會的執政黨某議員,秋庭在歐洲某地聯繫好了一幅名畫的私人藏家及某拍賣行,告訴他們何時何地對該收藏家的那幅名畫進行拍賣。然後,秋庭以自己資助的日本秋庭畫廊和文化基金會的名義,邀請一些文化專家和收藏家(事後證明這些人無非是秋庭用來遮人耳目的陪襯),一起到歐洲採購一些名畫回日本,作為“豐富日本藝術收藏”和“為國爭光”的壯舉。

早在歐洲拍賣成行前,議員在秋庭的安排下,先到私人藏家博物館裏“隨便看看”,並“獨具慧眼”地以超低價100萬美元“買”下了其中一幅名畫(正是之前秋庭與收藏家和拍賣行説好的那幅)。

時隔不久,眾多日本專家和收藏家在歐洲拍賣行見證了這幅“不知名收藏家寄售”的名畫被一輪輪“很有品位”的顧客追捧,最終被日本秋庭基金會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秋庭在“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日本企業家、收藏界的魄力和品位”的同時,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政治獻金和洗錢答謝。

類似的故事在與日本一衣帶水的中國也會上演,尤其當國內禮品市場的年需求總額在7684億元左右的今天(中國禮品産業研究院根據分析國家統計局、商務部、行業數據等資訊後對禮品行業的測算)。據統計,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達2000多億元人民幣,而其中送禮消費佔到奢侈品消費30%以上。一位北京市紀委幹部對媒體表示,在近幾年調查的受賄案件中,古董字畫等藝術品及勞力士金錶之類的奢侈品已經超過房産排名第一,成為涉案金額最高的賄賂工具。

著名書畫經紀人郎永説,常有人通過他向書法家求字,很多要寫上“贈某某”,這樣領導不收也不好,因為寫了他的名字總不好再退給別人了。郎永説,“如果有實力,可以選擇如齊白石、范曾的畫或者啟功、沈鵬的字,這些都屬於硬通貨,最受歡迎,價值高、能保值,而且變現也非常容易。”郎永還聽過個故事:兩企業競標一個項目,一方送領導一輛路虎免費試駕。另一方缺錢,便花幾千塊錢找人倣了一幅齊白石,拿到拍賣公司自賣自拍,把80多萬的拍賣公司付款憑證一併送給領導。“反正是一錘子買賣。”

在中國,被稱為“雅賄”的藝術品有慣常禮品所不具備的“風雅”和“別致”,以此洗錢的歷史十分悠久,並被發揚光大。

拜馮小剛2008年的電影《非誠勿擾》所賜,從2009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日本旅遊,其中一項重要日程就是淘藝術品、奢侈品或老爺車。姚耀説:“一方面是日本的假貨少;另一方面是日本人開價合理,很多同等物品的報價,可能是中國國內報價的1/2或1/3。”

日本國內現存大量的歐美藝術品,這都是泡沫經濟時代的産物。從1987年到1989年,日本人買下了蘇富比和佳士得拍出的所有世界名畫中的39.8%,成為當時最大的買主。好景不長,進入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顯露頹勢,出現零增長,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破産倒閉或週轉不靈的富商巨賈們紛紛拋售手中的世界名畫。據説,當時用於抵債的藝術品堆積如山。即便如此,熱愛歐美藝術的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藝術品,或在博物館,或在私人收藏家的手中。這就給漸漸富裕的中國買家提供了很好的選擇平臺。

姚耀説,現在許多日本地陪導遊會發現不少中國旅遊團裏會有企業家,他們往往對團裏某個人特別恭敬,帶他到處購物,後者可能就是某個中國官員。這種狀況從2009年開始,尤其是2010年日本對中國開放自由行以後。去年日本地震後停了半年,現在又開始熱鬧了,甚至比以前更熱鬧。

此外,中國遊客現在也喜歡去日本的“質屋”(即中國人所説的當鋪)。“日本人對奢侈品的熱衷程度世人皆知。日本當地富二代可能買了奢侈品,還沒怎麼用就覺得不喜歡或者突然手頭緊了,於是就拿去質屋變賣。也有一些KTV小姐收到客人的禮物,馬上就去質屋變現了,這些奢侈品對於中國買家而言性價比很高。而且,日本質屋的口碑不錯,能用銀聯或其他國際信用卡,收據發票一應俱全。”姚耀補充説,對於那些攜帶大量現金去日本買藝術品或者奢侈品的中國人,就有洗錢或者“雅賄”的嫌疑。

利用中國“收藏熱”賺錢

姚耀的研究發現,由於日本玩藝術品和古董洗錢的歷史悠久,那些市場上常規流通品的行情和真實擁有者,基本已經比較透明,很難再“榨出油水”。於是,與這類洗錢活動有關的觸角開始伸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

例如,日本的影像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頂尖水準,連蔡司等老牌德國鏡頭品牌都被日本廠商收購;世界上彩色複印技術和設備品牌最多、應用技術最廣泛的幾乎都來自日本廠商(佳能、東芝、理光、柯尼卡、富士施樂)。現在日本方面有人在利用中國的收藏熱賺錢,有專門負責複印製作假畫的;有專門將假畫帶進中國的;有專門負責把假畫收進拍賣場的;有的假畫早在日本境內就被“拍賣”過一次,給假畫披上一道“海外回流文物”的光環。

如今,造假團夥使用的影印機越來越先進,一般的高倍放大鏡已看不到其墨點,用顯微技術才能看清其印刷的痕跡。日本近兩年研製出更加先進的複印技術,再配以人工勾描製作出來的高倣印刷品,畫法、書法連同印章,看著好像都是真品,中國老專家們那套傳統的鑒定方式已經無法分辨。這樣的偽作,除了送往某些高檔的古玩店外,全都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手段送往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場,或乾脆在日本組織所謂“中國流失文物拍賣鑒賞會”,因為在拍賣場上更容易賺到大錢。

姚耀説,日本的裱畫技術來自中國的唐代,但精細的日本人在保護中國畫、臨摹中國畫方面具有獨到的技術。而且,如果把制假基地放在日本,就像國內大片後期製作拿到日本一樣,周圍媒體和知情人的“打攪”和“泄密”可能性幾乎為零,更不存在“盜版”風險。安靜的環境下,作假的水準自然就高。

根據日本JAFIC(警察廳刑事局組織犯罪對策部犯罪收益移轉防止管理官)的資料,有關中國藝術品聯手日本作假、洗錢的案發頻率在不斷增加。但因為此類案件的偵辦需要專業級人士的參與並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因此在沒有取得確鑿證據前,很多資訊仍然無法公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