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理財退出渠道有哪些 抵押貸款或融資典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1 10:03:10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近年來,我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迅速。藝術品投資保值增值的功能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和收藏者,藝術品的投資功能逐漸凸顯,藏品的流動性也變得更為重要。目前,購買藝術品的渠道有很多,如各類藝術品商店、畫廊,各地舉辦的藝術品博覽會、展銷會等等,但對於手中持有藝術品的藏家來説,想將藝術品迅速變現卻並不很容易,不少藝術品也存在有價無市的情況。目前投資藝術品的退出渠道有哪些,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

渠道之一:二級市場流通

參與二級市場拍賣的多為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其換手率和回報率較高

目前,各類拍賣公司構成了我國藝術品二級市場的主體。參與藝術品拍賣的多為成名藝術家的作品,成交價格也相對較高,能夠使收藏者實現最大收益,因而多數藏家願意將珍藏的藝術品交給拍賣公司進行運作。

伴隨著近幾年藝術品市場的火熱行情,藝術品的拍賣價格也是一路高歌。以李可染先生的畫作為例:1999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拍出了一幅他的《萬山紅遍》,成交價達407萬元,創造了當時李可染作品拍賣的最高價位,也創造了中國畫單平方尺最高價位。僅一年後,他的《九牛圖》在北京翰海以550萬元拍出,另一幅《河山入畫圖》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成交價達703.8萬港元。而在2010年中國嘉德的秋拍中,李可染先生的水墨巨制《長征》則以1.075億元成交,創造了當時近現代書畫拍賣的最高紀錄。根據雅昌藝術網發佈的最新數據,目前李可染先生畫作每平方尺的價格為1353280元,與10年前相比,每平方尺的價格上漲了約20倍。

一般來説,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中比較受歡迎,流通性好,換手率和回報率都比較高,因而,也成為眾多投資者和收藏家出售藝術品,尤其是藝術精品的主要渠道。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國內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接近600億元,佔整個藝術品市場交易額的一半以上。

凡是在拍賣行成功拍出的拍品,投資者除了交付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還需支付17%的增值稅。

渠道之二:抵押貸款

銀行對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規模還較小,同時銀行對辦理該業務的客戶也有一定要求

收藏藝術品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視為一種投資手段。但當投資者急需用錢時,想把珍貴的藝術品抵押借貸卻並不容易。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銀行在推出藝術品投資理財産品上非常積極,而對於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卻不願觸及。

國內有銀行曾經嘗試過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2010年,深圳市同源南嶺文化創意園有限公司以蘇繡大師任慧閒先生的一批藝術珍品作為擔保,成功獲得建行深圳分行的3000萬元貸款。當時,建行深圳分行以藝術品抵押作為銀行貸款的融資模式,在全國屬於首創。另外,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對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也有所嘗試,但規模都不大。

據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介紹,辦理藝術品抵押,一般都需要兩至三個月,操作過程非常嚴格,包括價值評估、貸前調查、銀行審批、監管公司入庫、放款等多個環節。同時,貸款者也必須支出一定的成本,如評估機構的評估費、銀行貸款利息及監管公司費用等。另外,銀行對於辦理該項業務的客戶存款也有一定的要求,以證明其還款能力。據介紹,一般客戶必須有1000萬元以上的存款才能辦理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且抵押率最多50%,貸款年化利率達12%左右。辦理貸款後,抵押的藝術品要放在銀行保險櫃封存,或是放在指定的第三方託管機構,所産生的評估和寄存的費用都要客戶承擔。

渠道之三:融資典當

典當行與拍賣公司的合作正不斷延伸出新的業態,藝術品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典當融資除了交給典當行一定比例的息費率外不再支付其他費用,對於短期融資而言,藝術品典當的成本比較低。但由於藝術品的鑒定和評估都有相當的技術性,在全國近4000家典當行裏,開展藝術品典當融資業務的不到5%。

考慮到藝術品市場起起落落,典當行對當金採取打折的辦法,當金一般按照藝術品市場價格的5至6折發放。

目前專業人才缺乏成為制約該項業務的主要瓶頸。據北京一家典當行介紹,由於藝術品種類繁多,一般典當行不可能配備專業的藝術品典當師,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其他專業的藝術品評估機構。這樣一來,就無法確保放貸的時間,有時貸款者甚至需要等上1個月才能獲得放貸。

典當行與拍賣公司的合作正在打造出一種新的業態。如2010年上半年,華夏典當行與北京歌德拍賣行聯合推出“藝術品拍典通”項目,據介紹,如果需要參加該業務,藏家必須與典當行和拍賣公司分別簽訂典當與拍賣協議,然後將藏品交給拍賣公司拍賣,同時從典當行拿到一筆貸款。拍賣成交後,藏家可用拍賣成交款償還典當行,如果出現流拍,則可選擇贖當或絕當。

據介紹,藏家在藏品手續齊全的情況下,通過“拍典通”項目可以獲得即時放款,最高貸款額甚至能達到評估值的九成。

我國藝術品市場正處於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藝術品交易主要還是以個人與藝術家直接交易為主,在退出渠道建設方面,相關的制度配套也需要逐漸完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