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廣州·首屆藝術品投資國際高峰論壇【實錄】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27 10:22:0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北京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發表主題演講

【張子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下午好!我今天講的題目是關於機構收藏和未來前景,其實我做了一個演講稿,我不想用這個稿了,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

機構收藏這幾年,尤其在中國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大家都知道是非常混亂的,有各種的機構收藏,但是有的機構收藏,我覺得已經超越了,甚至有一些學術機構的,甚至有一些小的美術館的學術性。藝術在市場有兩個價格,有平衡的關係,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商業價值有商業規律,大家都去購買,那麼它的價格就會上來。而學術是學術機構建造起來的,我們今天之所以藝術不能在世界上有重要的位置,這是跟我們今天的學術機構的不均衡發展速度,還有發展的高度不夠,我想是有直接關係的。我們今天的美術館,尤其是當代美術館,大家去當代美術館,到底當代美術館在做什麼,展出什麼,這些展出的作品為什麼有價值,我想美術館,尤其是中國當代美術館不能給予回答。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不同,造成了今天對當代收藏的混亂性,因為中國的當代藝術是線下藝術,有年輕人創造的藝術,也有比較成熟的藝術家創造的藝術,這些藝術它是很難看出文化價值到底有多大,我們將這些藝術,如果就去判斷它有多高的文化價值,我想在美術館,在我們的批評家,在策展人,或者是畫廊老闆手裏都不一定有那麼高的準確性。這個就需要機構的推動,就需要美術館去推動。

當代藝術它本身具有實驗性,美術史上大家都可以看到,每一個歷史上的經典藝術推出來的時候,它都是當時最受爭議的歷史,比如説印象派出現,大家一開始都是不認可的,甚至有一多半是反對的聲音、謾罵的聲音。但是經過50年之後,大家認知了,覺得他是最好的藝術,最後在這個時期形成了重大的文化形成,推動了這個時期整個文化的發展,推動了這個時期審美的發展,所以成為經典。今天我們看畢加索,人們今天對畢加索的認可還在討論中,畢加索的價值大家可以從一個大的文化價值上,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藝術品的價值有兩個推動價值,自己本身的美學價值,以及賦予的文化價值,這是合在一起的總價值。我們在看藝術品價值的時候,尤其是當代作品價值的時候,一定要這樣的去思考。當代美術館在展覽時,具備的實驗性和學術性非常重要,我們去看時不是帶著什麼樣的眼光,説這個藝術品將來就是值錢、就是經典,而是帶著思考去看這個作品。當代藝術家如果一齣來就定型,我想這種藝術的價值,從發展上,大家認可的發展上,也不可能一下子體現出文化價值,因為它的價值在這個時期産生影響,産生推動,它的價值才會逐漸的呈現出來。一個藝術如果在這個時代,他不能推動這個時期的審美發展,不能撫育今後越來越深厚的文化價值,它就沒有文化價值,因為它的雙重性。

當代藝術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實際上也要看它的潛力在什麼地方、發展在什麼地方,之所以收藏當代藝術家作品,是因為他們共同建造、共同推動,有這樣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收藏家,因為他們一開始不知道這個藝術未來是不是可以成為非常值錢的藝術,我們知道一個藝術作品的最終價值,不是取決於它本身的商業價值,而是取決於它最後的文化價值。收藏家今天只看重這一點去做商業收藏,其實更值得推崇的是他們支援藝術、支援當代的文化發展精神。因為收藏當代藝術和收藏經典性藝術不同,已經定位為經典的藝術,大家去收藏,沒有風險,它的風險就是在經濟大背景下你的經濟實力能不能支撐這樣的價格,而當代藝術不是這樣的,當代藝術一定要去看,它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一起成長,最後你就是一個建造者。同樣一個收藏家,和藝術機構、美術館,都是這個時代文化的建造者,所以他們值得尊重。做機構收藏的這樣一些企業值得大家去崇尚,應該更多的尊重他們,美術館值得支援。公益美術館做的好,在全世界都是這樣,能夠得到大家的公益性捐款,因為他們做的事情是對社會推動有好處。

我們看今天的藝術市場,還可以看到一個很清晰的脈絡,包括我國的藝術也是如此,美術史上來看,在美術史上最重要位置的藝術家沒有一個是重復的,是具備創造性的,具備創造性的藝術才有價值,沒有創造性的藝術不可能具備未來的價值。我們今天是推動當代藝術,我們指的藝術是能有真正文化價值的一線藝術。但是反過來這個市場不一定全部是這樣的藝術才能夠賺到錢,所以才會出現二流藝術家在這個時代裏,大家喜歡的藝術,作為市場藝術的文化推動補充。在收藏當中,假如説有的藝術很值錢,也值幾百萬,大家特別崇尚、特別喜歡,有一定的價值,但是絕對不是創造性的價值。我們在收藏和思考當中怎麼去做,我們怎麼去思考,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一家畫廊在買作品時會買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會購買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從商業角度考慮,這些藝術家也具備你可購買的未來的增值可能性。一個年輕人的作品,他大學剛剛畢業,這個作品大家都很看好,大家都去購買,如果這個藝術家不斷探索、不斷的推動,他有可能進入一線藝術家,産生對大家審美上的推動和貢獻,大家喜歡的程度也會帶來商業價值。如果有人拿到這個作品,認為是具有創造性價值的藝術家,是可能得到非常高的收入,這從商業角度也是值得購買的。

這個收藏和古玩、工藝品收藏完全不一樣,原來我們崇尚工藝,現在也同樣有工藝收藏,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覺得他們還是看到真正的工藝性價值,創造性是放在第二位。因為工藝的發展,工藝的推動越來越轉換,所以今天設計産品開始得到大家收藏的崇尚,這也是大家不斷在推動藝術收藏的發展。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30年代出名的很多藝術家,為什麼後來沒有價值了,大家不知道了,甚至很便宜,就是因為美術史上沒有辦法寫他們。在美術館做展覽時這樣思考,美術館的收藏往往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典藏,成為典範的收藏、成為經典的收藏。如果我們今天不這樣思考,不能帶來未來更大的文化價值的東西,我們在收藏時,可能這個美術館的學術位置就會受到質疑。這個美術館收藏的東西,可能大家會説都是最差的東西,這樣就失去了美術館真正的學術價值了。我們今天的美術館收藏,實際上是一定要從學術角度考慮。

我再講一下前景吧。美術館收藏不僅僅是簡單的美術館個體的概念,而是會帶來整個文化産業的發展。一個文化産業的整個文化生態,我們必須考慮哪一個是帶動者、哪一個是推動者,商業是什麼、學術是什麼。如果這個國家沒有很好的學術單位來推動藝術發展,你就不可能有話語權。我們在日本做完展覽就在日本出名,在中國做完展覽就在中國出名,而美國紐約的現代美術館做完展覽,全世界出名,是因為他們是國際化的平臺,他們有國際化的話語權。今天中國經濟的強大,我想我們會有哪一天,因為我們不是做一個小圈子,而是要開闢一個國際化視野,要開闢一個國際化的學術平臺,我們就會帶來未來的國際化發展。

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張子康先生,從美術館的角度,他為我們梳理甚至提出了非常寶貴的建議,企業和機構介入拍賣市場時,判斷價值的標準是什麼,學術的判斷價值,文化的判斷價值,以及增值的商業判斷價值。我們必須要看到,當我們今天談到國際化視野時唯一的前提是中國經濟實力增長以及資本市場當中大量的資金開始將自己的目光注意到這個市場,而且在實踐當中已經不斷的引發人們的關注,那麼這個市場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如果我們用國際化的視野觀察國際市場,就會發現整個國際經濟發展走勢出現疲軟的狀態,國際資本市場出現某種變化時是不是也會影響本國資本進入藝術品市場的信心,這一切都變成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大家關心的問題。接下來請出兩位不同領域的嘉賓,看看他們如何看待在經濟大勢,尤其是國際經濟大勢變化的今天,將會對藝術品市場走勢造成怎樣的影響。

請出國家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藝術管理學系主任余丁先生。

中央美術學院余丁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余丁】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藝術市場的前輩,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在廣州參加首屆藝術品投資國際高峰論壇,廣州曾經是藝術品國際市場發端之地,90年代這裡舉辦了首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這是在政府層面上首次承認藝術市場的存在,我想這個論壇可以開始一個新的時代,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前提下,召開這樣的高峰論壇非常有意義。

中國藝術品市場現狀與前瞻。09年我開始為文化部編撰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年度報告,根據2010年年度報告的統計,我們的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達到了1694億元,其中藝術原創作品和古董藝術品交易總額為989億元,佔全球市場的23%,已經超過英國居世界第二位。同時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在2010年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全年拍賣藝術品30萬件,成交23萬件,總成交額75%,總成交金額達到589億元,比2009年增長了177%。所有證據表明中國已成為美英之後的第三大藝術品交易強國。

市場的現狀和行情特徵,從2009年開始,我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規模為1200億元。而2010年以來我們藝術品市場總體規模繼續呈現快速增長,2010年市場交易總額達到1694億元,年增長率為41%。2011年,現在拍賣各方面還沒有完,我們預計全年市場交易規模大概為2000億元左右。數據怎麼來的呢?我們對市場進行這樣的分類,包括藝術品拍賣、畫廊和藝術品經濟、藝術博覽會、古董和現當代原創美術品市場、文藝藝術品網上交易等等,2010年統計總額是1694億元。中國藝術品市場成交總額在2010年統計是588.75億元,折合下來是589億元。從2000年到2010年整個拍賣走勢的變化,2010年確實是跨越式的增長。在2010年我們的藝術品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二,純藝術品拍賣收益位於世界第一,藝術品的價格增長位居世界前列。特別是百萬美金的單價作品增長率為490%,列世界首位。百萬美元的作品成交率的增長率標誌著高端藝術品成交市場的活躍度,所以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藝術品市場成交主要是在三大品類,中國書畫、古董和油畫及當代藝術。2010年成交圖表中可以發現,中國書畫佔到總成交的61%,瓷器雜項30%,9%是油畫和當代藝術。從2009年到2010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份額中可以看到書畫份額佔到很高,09年是108.32億元,而到了2010年356.47元。而在瓷器雜項中,也分了很多類別,比如説瓷器、玉器古玩、錢幣、佛像等等,這是統計成交的數量。比如説犀牛角雕像,大概是成交了8萬多件。2009年到2010年拍賣統計中,瓷器雜項當中,瓷器的成交額最大,其次是玉器和珠寶。2010年我國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排名(見圖),主要是一些書畫作品。藝術品一億元以上的排名,雖然有一個出現問題,但是成交價是很高。第二位是北京保利的黃庭堅的作品等。

2011年到今年,我們國家藝術品市場的整體情況是良好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仍然是很旺盛的增長,特別是今年的春拍,有些部分的板塊還有新的突破。同時畫廊市場,也就是一級市場的經營數量正在增長,經營情況也普遍良好,藝術品的展會市場也是成交比較好,形式更趨多樣化。春季拍賣的前十位主要是以齊白石的松柏高麗圖4.255億等,基本上在書畫市場上佔領了高價藝術品市場,是重中之重,價格仍然是高位運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2010年和2011年總成交的變化(見圖),千萬元已上成交件數的變化。在春季拍賣前十位的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王蒙的這件作品,拍了4.025億,這是古代作品當中排名前面的。近現代書畫當中也佔了大半壁江山,處於領漲的態勢,其中包括吳冠中的獅子林1.15億,還有張大千的作品等等。最重要當然是齊白石的這件作品了。

除了繪畫之外,書法市場也被看好,成為今春拍賣成績單最為驚喜的一幕,時值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之際,今年春拍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時分別設立了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名人墨跡和辛亥革命相關作品拍賣。這是香港蘇富比1998年2011年成交金額變化圖表(見圖),真的是跨越式的增長,今年的秋拍和2010年相比有30%的增長,但秋拍的32.09億港幣比春拍減少了2.78億,秋拍是要比春拍差一些,在蘇富比香港來説。中國嘉德從1994年到2011年成交金額圖表(見圖),今年總共是89.5億元的成交額。重要的這些拍賣公司的秋拍的成交都遜色于春拍,現在起碼是兩大拍賣公司的秋拍都遜色于春拍,這反映了今年秋拍市場中重要拍賣公司的成交出現了調整。

瓷器雜項市場的成交率略有下降,例如賈德的傢具專場,成交率分別只有46%和34%。嘉德近現代書畫,大觀拍賣夜場成交率67%,渡海前後拍賣專場成交率62%。未來有五個趨勢,首先是實質性預期增長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從2000年到2010年整個中國大陸實際增長是353%,也就是説十年來中國大陸藝術品市場實質性增長是353,而即使在未來經濟不好的情況下,金磚四國,或者説金磚五國,這幾個新興經濟體他們的增長率仍然會繼續保持,未來五年的增長率大概在69%左右,這是我們的預測。第二個趨勢,全球藝術品市場的行情方向仍然會聚焦于經典藝術的範圍,即古代藝術品、19實際的藝術品和現代藝術品,而戰後藝術品和當代藝術品部分會市場回暖,市場風險相對較低,值得價值投資者的密切關注。第三個趨勢,由於2010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當中的經典行情持續走高,比如説中國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尤其是個別藝術家的作品價格連連創出歷史記錄,帶動整體價格的快速上移,使這部分作品的價格處於歷史性高位,應該警惕市場泡沫化的趨勢,選擇作品上要回避那些前期增長過快的作品類型,或者加強針對熱門類型作品藝術價值的精確判斷。第四個趨勢是政策層面的影響,十七屆六中全會之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基本國策,可能會對未來五年的藝術品市場産生影響,中國現有國有文物類博物館美術館2252家。十二五期間,在博物館美術館收藏經費增加後,估計將形成大約每年近50億左右的潛在購買力。第五個趨勢,藝術品新交易模式的發展,我們知道文交所,還有藝術理財産品,銀行的投資産品,這是新的熱點,在未來的五年當中,金融化和證券化也將成為藝術品市場的新熱點。

來自全國文交所資訊網站的資訊,目前國內有60家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市場總計發行了17億左右的份額化産品,當然現在出的國務院38號文件,在治理整頓各個文交所的交易規則,但是文化産權交易所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怎麼樣在這裡面做到規範,作為一個新的交易模式的發展,如何確保它的規範發展,這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最後我想談談我們是誰。我們是中央美術學院國家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是文化部與中央美術學院共建的唯一國家藝術品市場研究基地,2009年成立,每年承接文化部重大藝術品市場研究項目,編纂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年度報告,也就是白皮書。2012年的重點項目,剛剛批下來,除了藝術品市場的研究報告,我們今年的重點工作是中國畫廊與藝術品一級市場的研究,因為藝術品經營管理條例從前年開始論證到現在一直沒有出臺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一級市場不摸底,明年的主要任務就是對藝術品一級市場進行研究。第二是藝術品新交易模式的研究。第三是藝術品市場評估、藝術品價值系統的評估與建設。在國家藝術市場研究基地下我們設了一個AMRC藝術品市場研究中心,宗旨就是通過翔實的數據和客觀的分析,來對市場進行研究,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數據庫,已經建了很多年了,同時還建了中國藝術品文獻與數據市場的數據庫,從2007年編制了四本中國藝術品市場報告,也是國家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的主要編撰者。我們正在編2011年度的報告,將在2012年3月出版,請大家多提批評和意見。

謝謝大家。

【主持人】余老師為我們梳理2011年藝術品市場時,我們看到很多可喜的數字,在這背後人們也産生疑惑,大家經常會看到泡沫化的説法,是不是大量的錢從股市、樓市沒有出路跑到藝術品,我們是不是喝帶有泡沫的美味啤酒,還是喝下的只有泡沫沒有啤酒。很多企業介入藝術品市場,我們要感謝對論壇進行大力支援的東風日産,也有更多企業不止是支援專業論壇,也介入到藝術品市場中。最後我們請出的嘉賓就在做這件事,因為他們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掌聲請出陳東升先生。

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升發表主題演講

【陳東升】北京現在還是世界藝術品交易和拍賣研究的中心,作為中國經濟三大板塊,一個是珠三角,一個是長三角,上海這幾年也搞了一個國際收藏家大會。去年我也去做了演講,規模也蠻大的,也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全力支援,規模非常大和熱鬧。作為珠三角的重鎮,廣州終於第一次做這樣的一個國際藝術品研討會,我覺得非常好。我也特別希望廣州在文化藝術品拍賣和投資研究論壇,未來可以成為南方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我是從更大的宏觀角度,講講經濟和文化的關係。

美國南北戰爭統一了美國的市場,歐洲成為美國很重要的市場,美國引進了歐洲的投資,引進了歐洲的技術,所以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就崛起了,美國崛起的過程基本上是我們很熟悉的美國第一代創業家,像是JP摩根,還有大家很熟悉的卡內基,還有石油大會洛克菲勒,他們很有意思。他們這一波人基本上是19世紀30年代出生的,相差一兩歲,這一代人創業成功時,正好是在19世紀的末期,就是1890年到20世紀的初期,也就是世界大戰前期。他們成功之後開始學習歐洲人,建大學,比如説卡內基梅隆,還有杜克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很多著名大學都是這些老闆們捐的。美國很多收藏都是JP摩根捐的,還有波士頓交響樂團也是他們做的,這一代富豪成功之後就開始為社會做慈善,慈善是什麼呢?就是剛才講的大學、醫院、博物館,包括這些音樂機構。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收藏和文化繁榮,大概形成了美國第一輪的崛起。

二戰後美國就成為了世界上徹底的霸主,美國在文化上就全面的崛起。當代藝術實際上起源於歐洲,真正發揚光大是在美國,美國在文化上又徹底的崛起,是這樣的過程。我一直對中國的崛起,中國工業化還是有很多的思考,在經濟觀察報上我有一篇《中國現代化的思考》文章,中國是東方大統一的中央集權的,以農業文明登峰造極的最高水準,是農業文明的代表,但是西方從航海,從文藝復興,再到工業革命,再到整個西方的現代文化和現代政治制度的崛起過程,正好是我們國家明朝到清朝,所謂的康乾盛世時期。我經常也説,鴉片戰爭是中國落後的結果,絕對不是落後的開始。就是説任何人阻擋不了這個歷史,西方用300年的時間,已經成為現代化的世界,而中國還在康乾盛世,所謂佔世界26%的GDP,這樣是沒有意義的了。

中國文化真正崛起,我認為鴉片戰爭就是一個節點,從鴉片戰爭中國從此走向覺醒、覺悟、崛起的過程,也就是現代化的過程,也就是今天説的工業化過程。中國經歷了三波工業化浪潮,首先就是洋務運動了,大家都知道洋務運動由於中日甲午戰爭終結了洋務運動,中國開始覺得技術落後不是根本原因,所以開始反省制度,於是就有了戊戌變法。戊戌變法康梁失敗之後,正好又是日本打贏了我們,在這個交替的過程中,特別是到了上世紀五四運動,開始從制度層面反省精神層面,認為中國的落後就是儒家思想。五四運動是引進德先生、賽先生,還有一句話就是打倒孔家店,還有一句著名的話,禮教是吃人的,這些都沒有説錯,中國落後根本在於文化。

一次世界大戰到二次世界大戰,民族資産階級又一輪的復興,第二波的工業化,但是由於抗日戰爭、二次世界大戰,又終結了。一直到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才成為完整、獨立、自主的整體國家,又開始走了另外一條路,我們選擇了蘇聯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毛時代也是有一輪工業化,這是156個項目的引進,是用計劃經濟,用工農業的剪刀差,用剝削農民來完成中國的工業化。但鄧小平實際成功的核心,是將計劃經濟、公有制走不下去了,又重新從蘇聯的模式轉向了西方的模式,這就是我講的共産黨走了兩個版本的現代化,一個是毛時代的計劃經濟版本的現代化,鄧小平覺得走不過去了,又走向了西方版本的現代化,這個現代化就是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核心首先就是價格雙軌制,今天皮力也使用了這個詞,最終導致了中國走向了市場經濟。我想價格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制度,這是中國第二個版本現代化最核心的要點。第二個改革最核心就是産權和所有制的改革,沒有産權和所有制的改革,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波企業家,就沒有這一波企業家的真正崛起。産權和所有制的改革帶來真正企業家階層的興起,中國過去的國有企業保留下來,中國改革開放引進了外資,中國今天取得的經濟成就是三股力量共同繁榮的結果,也就是我們講的國有企業,其實在中國的改革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今天將國有企業説的一塌糊塗,這不是歷史觀。外資對中國經濟增長也作出了很大貢獻,還有第一股力量就是民營經濟,今天中國經濟是國有企業、外資、民營企業共同推動的,基本相當於美國南北戰爭後到一次世界大戰這個階段,我們的第一輪崛起正好是這樣的,是以出口,是用投資來推動經濟發展。中國的中産階級正在形成和崛起的過程中,中國還沒有走向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第二輪崛起,就是中産階級崛起之後以消費這個巨大的經濟發動機來推動經濟的成長,所以中國實際上我認為今天的世界格局,實際上中國看起來遇到了困難,但是中國真正進入第二輪崛起的階段了,過去30年我們用投資和出口來拉動經濟的增長,但是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中産階級正在形成之中。

從現在開始,今天世界格局,歐洲的問題是很大的,我今天可以打賭説,歐洲十年不會走出來,美國的問題是什麼呢,美國是沒有新的經濟刺激成長,美國靠服務業、靠投資來支撐國家,它的製造業完全空心化了,基本上都移到中國來了。美國的就業問題是長期困擾的問題,正好是中國真正崛起的時候,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我剛才所説的,再有10年,中國中産階級崛起,我們的出口和投資型經濟轉向以消費為主的經濟,中國經濟真正繁榮時代還沒有到來,要等到中國中産階級形成,中國形成巨大的消費市場,消費時代的到來,就會像美國二戰之後第二輪高增長,中國正在從投資、出口向消費、內需轉型中。大家知道經濟崛起的結果一定會帶來文化的繁榮,我也有文章講到,中國全面和平崛起分為兩個板塊,一個是經濟崛起,經濟崛起是製造業崛起,還有一個就是金融業的崛起了,另外就是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品牌的崛起,現在我們正在進入金融和品牌自主産權崛起的階段。經濟崛起還有政治崛起,政治崛起是三個板塊,一個是文化崛起,一個是軍事崛起,還有政治崛起,加起來是第二個板塊。今天我們經濟崛起之後,文化的繁榮這是必然的。

現在還有人認為中國沒有啟蒙,這是留學拍、西方拍,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最大的問題不是對毛的迷信,而是對西方的迷信,我是處於二者之間,所以現在有反啟蒙的啟蒙。我們看今天中國藝術品市場,嚴格來説,講到核心,怎麼來看美國崛起文化的過程,今天再看中國崛起,中國文化的過程,還有藝術品市場的過程。我們説價格跟西方接近,這實際上就是文化被西方關注的表像。真正從價格崛起到真正文化的崛起,這是有一個過程的。藝術品市場繁榮的20年正好見證了中國經濟高增長的20年,上次我在上海做了一個演講,怎麼看今天的市場,中國真正的財富大爆炸時代是這10年。中國現在很多財富還沒有被杠桿化,就是沒有被證券化、沒有資本化,其實中國今天的金融不會像西方這樣有很多潛伏的危機,不是的,西方很多資産都被無數次的杠桿化了,西方只要有收益的資産,像房産,都可以不斷的切割,不斷的包裝,不斷的打包,不斷的上市,不斷的資本化、債券化。中國財富大爆炸是杠桿化的過程,並不是説過去沒有財富,甚至説過去計劃經濟時代不創造財富,我們很多工業項目、很多基礎建設是在毛時代完成的,我們將今天和過去對立這是不對的。

經濟崛起和文化的關係,美國崛起和文化的關係,中國崛起和文化的關係,這是我想講的。再回過頭來看藝術品市場,我一直在這個行當裏,對這個市場很熟悉了。怎麼來看呢?就像我們看農民運動是好還是壞呢,我在上海演講也提到,根本來看總方向是對的,但是市場增長的太快,市場有很多不規範,甚至不好的東西,但是要正確看待。總之,藝術品市場崛起是中國文化崛起的第一個信號,藝術品市場崛起之後會帶來整個中國文化的繁榮,所以中央這次開會,將文化軟實力、文化的崛起、文化的繁榮作為一個中央的文件決定下來,這實際上是看到了今天中國社會進步力量。我從大宏觀、大歷史,中國的崛起來看文化的關係。謝謝大家。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