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當代藝術成交量在世界首要藝博會仍表現強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23 08:59:57 | 文章來源: 新浪網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藝博會,第十屆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博會近日圓滿落幕。許多畫廊紛紛表示在本次藝博會上收穫頗豐,銷售強勁。來自北美、歐洲、拉美、亞洲及非洲等30個國家的260多個頂級畫廊展出了2000多位20世紀和21世紀藝術家的作品。本次展會創紀錄地吸引了50000多人次參加,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150個博物館和機構。來自美國、歐洲和新興市場的著名收藏家和全球的新一代收藏家們都紛紛加入了本次藝博會。

為期一週的穩定銷售業績證實了高品質當代藝術作品在本次藝博會繼續受到強勁的需求。Hauser &Wirth負責人Iwan Wirth表示,“我們對博物館級別投資項目及大型雕塑能獲得持續的信心和積極反響而感到興奮。憑藉中國、歐洲、墨西哥、加拿大、美國等國際拍賣行的強勁銷售數字,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到我們的藝術家在全球的影響力。在邁阿密,我們看到收藏家致力於吸納資深藝術傢具有挑戰性的作品,這使我們印象深刻。” 來自紐約Mitchell-Innes &Nash的執行人Lucy Mitchell-Innes表示,“在今年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博會上,我們看到許多躍躍欲試的新收藏家。他們對學習藝術收藏和購買藝術品顯示出極高的興致。我們還看到更多的女性收藏家獨立地作出收藏決定。” 來自開普敦Stevenson畫廊的David Brodie表示,“這是我們參加的最好的一次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博會。我們認為,今年的觀眾品質有顯著提升。迄今為止,來訪觀眾都能夠識別我們所代理的藝術家群體,這也讓我們更加自如地和來訪者進行交流。” 還有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廊代表表示,不少他們所代理的藝術家作品都在這次藝博會上售出,並且銷售強勁。在藝博會上,這些畫廊代表結識了許多新收藏家,並希望明年繼續再來。

本次藝博會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收藏家又開始購買了,90%的售出作品由美國收藏家買走,這與前兩年的情形大不相同。和往年一樣,許多收藏家來自南美,特別是巴西。此外,相比往年,本次藝博會顯得更為嚴謹。以藝術家的受關注程度而言,安迪沃霍爾的作品仍然是焦點,有20家畫廊出售該藝術家的作品。每年,1000多件沃霍爾的作品被拍賣行出售,並且有32%未成交,由此而言,沃霍爾的作品在二級市場上並不短缺。

今年的“藝術珍藏”(Art Kabinett)活動備受好評。30個單獨劃定的空間用於呈現藝術史和新興藝術家的個展。特別策劃的展覽“The Two of US”和“Repetitions – Art Works in Plural”成為整個活動的亮點。來自17個國家的42個新興和資深畫廊各自分別呈現了2到3個藝術家的最新作品。相比往年,今年的“藝術新星”(Art Nova)活動風格更為簡明,更多地強調參展作品的品質,給參觀者提供了一個發現最新藝術趨勢的良機。

對於眾多的藝術愛好者而言,“藝術位置”(Art Position)可以説是本次藝博會的一個亮點。該部分展示了新興藝術家的裝置、影像、雕塑、繪畫等多種類型的作品,並空前吸引了眾多拉美畫廊的參與。來自9個國家的16個較年輕的畫廊展示了藝術家不同風格的前衛作品。

“藝術公眾”(Art Public)和Bass藝術博物館合作,首次將Collins公園以24件獨特的藝術品和行為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相較往年,該部分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示了更多的藝術品。

本次藝博會的“藝術視頻”(Art Video)項目首次在SoundScape公園新世界中心7000平方英尺的戶外投影墻上展示。由倫敦Artprojx執行人David Gryn精心挑選,“藝術視頻”展示了當今許多令人振奮的國際藝術家的影像作品。

“對話藝術巴塞爾”(Art Basel Conversations)活動吸引了許多藝術先驅及藝術愛好者的積極參與。探討話題包括了“藝術巴塞爾邁阿密海灘及南佛羅裏達:十年轉型”,“博物館任務的演變”以及“未來的藝術實踐:藝術家作為詩人”。

當今世界,藝術和奢侈品的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緊密。迪奧、芬迪、施華洛世奇、法拉利、瑞納特(本次藝博會的官方贊助商)等國際奢侈大牌都積極參與到本次藝博會當中。一些藝術家顯然意識到了藝術和奢侈品的跨界合作,如藝術家Damien HIRST的一作品採用了345798顆施華洛世奇水晶。倫敦/科隆Spruth Magers畫廊展出的Andreas Gursky的作品《Prada I》,展示了一批昂貴的鞋子,定價為65萬美元。但並非所有的畫廊都尋求和奢侈的聯繫,一些小型畫廊專注于新穎、獨創以及品質至上的理念,使藝博會能夠持續吸引著名收藏家和博物館館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