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漢唐交易所停牌後續:現在無錢可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19 08:52:04 | 文章來源: 經濟觀察報

10月下旬,漢唐藝術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稱“漢唐交易所”)執行董事鄭惠文在天津的一次大宗商品論壇上侃侃而談:“我們是一家交易所集團,參、控股的交易所達幾十家。”

然而一個月後,《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下稱“38號文”)下發,因涉及T+0、電子撮合、集合競價等交易模式,漢唐交易所于11月22日停牌。立時,鄭惠文成為該交易所投資者們追逐並尋求解決停牌所遺留問題的對象。

12月13日,鄭惠文對本報稱,漢唐交易所194位份額持有者中已有20多位與其達成共識,同意將其資金兩年後保本加年收益10%退出。截至發稿,記者並未找到上述與其達成共識的投資者。

但大多數投資者對上述方案並不“買賬”。據記者了解,作為北京市第一家從事藝術品份額交易的交易所,漢唐的糾紛已引起了北京市清理整頓交易場所領導小組的關注。

按計劃,12月底前全國各地政府都要將清理整頓交易場所的方案報國務院備案。目前,北京市金融局幾乎天天接到漢唐的投資者諮詢進展的電話。

五種方案之外

12月8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參加了漢唐交易所在北京舉行的投資者溝通會。鄭惠文與幾十位投資者隔桌相議,其稱大部分發行款已被藝術品原所有人和保薦商領走,在無錢可退的同時,請投資者在他提出的五種方案中選擇一種,或提出其他解決路徑。

鄭惠文提出的五種方案包括:1.拍賣;2.將上市品種交由基金公司負責,逐年退出;3.轉板香港市場;4.採用T+5交易模式;5.將書畫類的上市品種拆分為單幅作品作為交易品種,同時採用T+5交易模式。

目前漢唐交易所發行的《白玉鏈瓶》、《翡翠百財》、《匡劍油畫》、《曉魯油畫》和《冠中版畫》5件份額産品中,藝術品原所有人和保薦商共持有《匡劍油畫》、《冠中版畫》各30%左右的份額,其餘作品各10%以上的份額。交易所總發行額5200多萬元,但大部分作品二級市場價格已低於發行價。

鄭惠文提出的“由基金公司負責”方案是指,投資者按買入價將份額交給基金公司管理,然後逐年退出,交易所保證投資者每年5%-30%的收益,也會將作品原所有人和保薦商作為投資者應得的部分優先支付給其他投資者。鄭惠文強調,直到其他投資者的損失被填平,作品原持有人和保薦商才能拿到款項。如果幾年後其他投資者的損失還不能被填平,漢唐會幫投資者找一家公司“贊助一下”,把剩餘的資金補足。

上述被鄭惠文稱為達成共識的方案,其實與“由基金公司負責”方案很類似。只不過因鄭惠文沒有找到合適的基金公司,遂找了國內一家做藝術品投資的投資公司來接手。

目前漢唐交易所194位份額持有者5000多萬元投資款中,機構投資額(主要係保薦商出資)佔20%,散戶投資額最少的十幾萬元,最多投入200多萬元。截至12月13日,鄭惠文稱已有兩位投資者同意轉板香港,已有20多位與其達成共識,同意兩年後保本加年收益10%退出。

然而,在漢唐投資者QQ群裏,至少有70多位投資者依然堅持要求漢唐交易所按發行價或買入價即時退款。“現在國家在關注我們,投資者的利益還容易保障,兩年後大家都沒聲了,那時誰能保證其承諾兌現?”一位北京的投資者告訴本報。

漢唐交易所選擇的上市品種來自於一本收藏行業雜誌的推薦。除《曉魯油畫》外,更多投資者認為漢唐其餘藝術品升值空間不大,因此不管是找機構接手還是拍賣,還是“T+0轉T+5”,他們都認為難以收回投資。

鄭惠文稱,目前漢唐的賬戶餘額不足100萬元,無錢可退。漢唐交易所已對兩家保薦商北京永昌和順文化傳播中心和北京天河嘉澤投資有限公司提起了訴訟。目前上市作品保管在皇城藝術品交易中心。

個人投資者三條路徑

目前,機構投資者已表態,由漢唐交易所決定轉型方案。

上述北京的投資者認為,個人投資者只有三條路徑可選:一、私下向作品原所有人和保薦商追款;二、請求政府介入;三、對作品原所有人和保薦商、漢唐交易所啟動訴訟程式。

而當前,保薦商方面不接電話,政府細則尚未出臺,投資者們尚未找到合適的律師。

漢唐交易所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在北京市工商局註冊。最新工商資料顯示,公司2011年3月29日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鄭惠文個人出資4500萬元佔90%,其餘由北京國脈互聯電子政務技術研究院出資。

公開資料顯示,鄭惠文先後在香港正大世紀國際投資集團公司教育投資部、國際投資部工作,目前是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協會秘書長。

在國內60多家文交所中,真正取得國家級認可的僅有北京文化産權交易所等四五家交易所。目前,天津文交所、泰山文交所仍在正常營業,有國資背景的陜西、鄭州等文交所已向投資者退款。但漢唐交易所屬民營性質,其投資者和停牌已8個月的深圳文交所的投資者“退款”呼聲最高。而與深圳文交所相比,漢唐交易所又是因38號文下發而停牌的典型。

漢唐交易所成立時,上海、天津、深圳等地的文交所已成立,市場已傳出文交所可能將受整頓的消息。但鄭惠文與文化部等各部委溝通後認為,國家不會取消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形式。

目前北京市有國營交易場所20家左右,民營類交易所30多家,其中文化藝術類有五六家。記者得到的消息顯示,北京市相關領導小組不會只針對漢唐交易所出細則,而是統籌考慮。“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漢唐交易所的作品是沒有太大藝術價值的。”上述北京的投資者説。據了解,國內60多家文交所中,多數上市品種都未經權威機構評估。如果作品真正有價值,拍賣也好、轉板也好,投資者都能拿回大部分資金。“國家清理整頓之後,首先應該要保證這些交易所上市的作品都是有價值的,然後再決定到底要開幾家交易所,採用什麼交易方式”,上述北京的投資者稱,只要能退款,他寧願承擔10%的損失,當作自己從投機者轉為投資者的學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