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秋拍:中國藝術力壓日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09 10:53:13 | 文章來源: 精日傳媒

尤倫斯收藏的第二波也是最後一波拍賣于10月2日在香港蘇富比成功落幕。緊接著,10月3日,蘇富比香港當代亞洲藝術拍賣再次親歷了來自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藏家的激烈競投,並最終以2.27億港元(2900萬美元)的總成交額圓滿收場。儘管日韓藝術家作品在本次拍賣的成交率略遜一籌,但在買家對中國頂級藝術家之歷史佳作的鼎力追捧下,此次拍賣刷新香港蘇富比常設當代亞洲藝術拍賣歷來最高總成交額,超越拍前估價約2800萬港元(400萬美元)。

張曉剛(微網志)的重量級作品《血緣:大家庭一號》以6560萬港元(840萬美元)成交,高於6500萬港元(830萬美元)的高估價,成為該藝術家歷來拍賣成交價第二高的作品,並刷新張曉剛《血緣系列》之世界拍賣紀錄。此前,張曉剛的《生生息息之愛》(1998)在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以7900萬港元(1010萬美元)成交,是其高估價的兩倍多,並創下中國當代藝術最高拍賣紀錄。

在全球股市低迷和經濟前景黯淡的情況下,《路透社》認為,“亞洲當代藝術的需求市場正在疲軟。此次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秋拍,二線作品難以找到買主,27%的當代亞洲藝術品和22.6%的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品沒有成交。”儘管如此,這只表明瞭拍賣整體的平均水準。日本和南韓藝術品在此次秋拍的表現不盡人意,致使拍賣的平均水準有所下降,然而,中國當代藝術卻繼續受到買家青睞。如果單以中國藝術品而計,大部分“藍籌”藝術家的知名畫作乃至二線作品都獲得了不俗成績,成交率以價值計算達92%。由此而言,我們認為中國當代藝術需求市場並沒有出現衰退跡象。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撰文稱,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拍賣當日,香港恒生指數出現下挫,有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將減緩,然而,競標者仍然對張曉剛、曾梵志等中國頂級藝術家的作品信心十足。成交額排名前十的拍品中,除了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一號》成為當場最大贏家外,曾梵志的作品佔了五件:《面具系列1998五號》以3090萬港元(396萬美元)成交;《面具系列》以1074萬港元(138萬美元)成交;《Untitled-Landscape》以782萬港元(100萬美元)成交;《紅色的路》以782萬港元(100萬美元)成交;《肖像 08-4-1》以542萬港元(69.5萬美元)成交。當代亞洲藝術拍賣前一天,曾梵志的油畫《面具系列1998廿十六號》以2016萬港元(260萬美元)位居蘇富比尤倫斯重要收藏拍賣之首。顯然,曾梵志的作品已成為收藏家的“摯愛”之一。

蘇富比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表示,此次秋拍為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常設拍賣創下總成交額的最高紀錄,這也表明瞭張曉剛、曾梵志、劉野等中國知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繼續受市場追捧。同樣,台灣收藏家Jeffery Yu表示,“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和股市都不被看好,因而投資人將繼續購買最好的(中國)藝術。”

中國房地産市場泡沫猶存並受到宏觀限制,全球金融市場仍然動蕩,也因而,收藏家在此次秋拍上表現得更為務實。正如畫廊老闆Pascal de Sarthe所言,“這些收藏家有經濟實力,並且,他們會首先購買其鍾愛藝術家的作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