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停牌公告,將投資者和交易商都關在倉內。
自3月22日起,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微網志)(下稱深圳文交所)藝術品權益份額交易已半年沒有動靜了。這半年裏,深圳文交所經歷頗多,復牌時間卻一拖再拖。
資産被凍結了半年的上千名投資者如同高壓爐裏面沸騰的水。誰來撳開解壓閥?
蹊蹺“復牌”公告
股權變更、管理層換血對深圳文交所的影響是深遠的。
8月14日,深圳文交所發佈一則“告知藝術品份額交易投資人”的公告。公告稱,該所註冊資本已由1000萬增到4000萬,還在籌劃增資到1億,與此同時,該所交易系統經過1個多月的壓力測試已于7月底完成,經研究決定8月22日復牌交易,相關交易規則和開放開戶公告將陸續公佈。
次日,深圳文交所以“官方網站遭網路駭客惡意攻擊”的理由對上述公告予以否認。“不排除有人有不良企圖,也可能是投資者太希望我們早日復牌。”該所人士回應。
確實,自3月22日停牌起,資産被凍結的上千名個人投資者望穿秋水。“剛開始説停牌是因為系統升級,結果升級升了半年。一個朋友一兩百萬被凍結,現在情緒越來越不好了。”一名投資者告訴記者。
場內交易商劉軍(化名)也表示無奈,“我們也沒有退出,我們和投資人的立場是一致的。”他表示,曾向文交所表達過訴求,但沒有實質進展。
儘管上述公告被澄清,某些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2009年11月,作為深圳聯合産權交易所(下稱深圳聯交所)下屬的文化産權交易平臺,深圳文交所正式掛牌。第一任總經理建東由深圳聯交所派來,並在其任內推出了全國首個藝術品資産包的權益份額拆分(類證券化)交易。
不過,記者了解到,深圳文交所已於今年7月完成股權變更,建東不再任職,接過深圳聯交所40%股權的是深圳廣電集團,後者持股比例由此前的40%上升至80%。該集團總裁王茂亮兼任文交所新任董事長。“早在今年5月,文交所上上下下已經換了一撥來自廣電集團的人。”文交所內部人士透露。
股權變更、管理層換血對深圳文交所的影響是深遠的。新的管理層對藝術品權益份額交易怎麼理解,推行勇氣如何,尚待時間證明。
不過,有不少人認為,此次股權變更與外部環境變化有關。因為權益份額交易推出後在全國反響強烈,各地文交所紛紛仿傚,讓首吃螃蟹的深圳文交所面臨很大壓力。
可以説,早期的份額交易並非一路坦途。
例如,今年1月,深圳文交所發行的定價為4500萬的資産包“逸德閣1101號齊白石、傅抱石美術作品權益份額”。因此資産包,交易商世紀曙光對逸德閣提起訴訟。
據稱,逸德閣原本是世紀曙光的客戶,但卻跨過世紀曙光成為文交所的代理商。世紀曙光因為沒能成為該資産包的發行代理商,也沒有賺到計劃中的15%的代理費用,因此將逸德閣告上法庭。
這個案件也一定程度上牽扯到了深圳文交所。有一種説法是,世紀曙光認為,逸德閣的資産包評估價值僅2000萬,但文交所卻以4500萬的高價賣給了投資者。但另有辯稱,其實世紀曙光向逸德閣收取的代理髮行費用更高,為20%,且定價是5500萬。
據傳,該案中,深圳文交所相關人員被要求作證。不論結果如何,此案無疑給了深圳文交所一個提醒:資産包運作過程應更公開透明。
“類證券化”惹爭議
“類證券化”曾是深圳文交所引以為豪的創舉,但現在,這一提法已在其新網站上抹去了。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深圳文交所停牌?雖然該所至今沒有給出明確解釋,但其在全國首開藝術品“類證券化”的探索被公認為導火索之一。
時間撥回2010年8月18日。國內首個藝術品資産包“天祿琳瑯1001號-楊培江美術作品權益份額”在深圳文交所掛牌交易。
記者看到的1號資産包産品説明書上寫道,由12幅畫組成的資産包總價定為200萬,所有權份額被拆分為1000份,份額面值2000元。
據記者了解,深圳文交所設計的“權益拆分上市”流程基本可概況為五個步驟:第一,選藝術品;第二,將多件藝術品打包、定價並拆細成標準份額;第三步,針對特定投資人的路演,通過詢價形成“所有權份額”的發行價格,並集中認購;第四步,掛牌並通過連續競價方式交易;第五,根據相關約定,如果滿足一定數量條件的投資人要求兌現,則資産包中的藝術品可以通過要約收購或拍賣等方式推出。
今年1月,深圳文交所以類似操作方法推出了定價1200萬的第二個資産包“濰坊中仁1101號齊白石美術作品權益份額”,以及定價4500萬的第三號資産包“逸德閣1101號齊白石、傅抱石美術作品權益份額”。
幾乎與此同時,天津文交所也推出了份額交易,操作方法和深圳如出一轍,但結局卻大不相同。
深圳文交所的資産包停牌前,上漲幅度最高僅20%左右,而天津文交所卻上演了自殺式暴漲和斷崖式下跌。其黃河咆嘯(20001)和燕塞秋(20002)兩個資産包在30個工作日內上漲17倍,轟動全國,也引起監管部門對藝術品權益份額交易這種“類證券化行為”的警惕。
根據《證券法》,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或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視為公開發行,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
掛牌後的藝術品份額在文交所個人會員之間互相轉讓,是否會演變成公開發行的違規行為,引發質疑。
此外,文交所通常由地方文化宣傳部門主管,但其在創新做法中卻帶有金融屬性,跨部門監管空白也讓“類證券化”的爭議持續。
而對於導致停牌的直接原因,深圳文交所人士的解釋之一是,因為今年年初“市場出現較為嚴重的異常情形”引起了上級部門的重視,迫於風險和壓力,終決定暫停相關業務,加大力度梳理和完善規則。也有人士稱,停牌的另一原因是年初天津文交所對“黃河咆嘯”和“燕塞秋”進行停牌整頓後,大批投資者涌向深圳開戶,令深圳文交所措手不及,上級部門遂決定暫停開戶和交易。
“類證券化”曾是深圳文交所引以為豪的創舉,但現在,這一提法已經在其新網站上抹去了。
份額交易去向難言
據稱,今後將從嚴審批各地産權類交易所,甚至可能考慮收回地方政府的審批權。
9月13日,深圳文交所投資者諮詢處人士對記者表示,復牌沒有時間表,目前還在等等通知。
事實上,深圳文交所保薦交易商王華(化名)也不清楚什麼時候能夠復牌。停牌前,他作為資産包的“大股東”沒有退出,和投資者一樣被關在倉內。
他對記者表示,目前深圳文交所的前景形勢仍然難測,對於購買其資産包的少數急需用錢的投資者,王華正在考慮回購權益份額。不過,他並不太擔心這樣做的潛在風險,因為他對自己的資産包有信心。
此前,深圳文交所在第二封致投資人書中透露,該所正在等待國務院的《關於規範産權交易市場防範控制風險的通知》(下稱《通知》)。“一旦《通知》正式下發,本所新一屆班子將聯繫前任經營負責人,一同認真落實上級政策精神,妥善細緻處理已發生業務的相關事宜。”致投資人書表示。
消息人士稱,這份《通知》的摸底稿已于數月前由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給國資委、證監會、文化部、商務部等部委。看過該稿的人士透露,《通知》明確,今後將從嚴審批各地産權類交易所,甚至可能考慮收回地方政府的審批權。
如果這一內容屬實,《通知》將決定著藝術品份額化交易能否繼續。
然而,《通知》這則據稱會在7月下旬發出的通知,目前仍難覓蹤跡。
不過記者了解到,深圳文交所擬對交易規則提前做出“改良”,推出的新舉措包括定向開戶,提高開戶門檻;限定單只産品投資者的數量不得超過200人;設立漲跌幅,計劃日限5%,月限20%等,修正此前和上位法相衝突的地方。
但這一改良方案是否得到了主管部門認可,目前尚無從得知。份額交易何時能復牌,多方仍然陷入等待。
這一業務最終是否會被喊停?王華認為,目前還很難説。但他堅信,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權益份額交易一定會再次向前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