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檸檬黃地洋彩浮雕花鳥寶瓶紋六方瓶
“稅收少泡沫大,套現容易”
據季濤分析,我國目前的藝術品交易,投資佔比已經遠遠超過單純的收藏,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藝術品市場價格將繼續堅挺,但這一點恰好是很多業內人士所擔心的。
“個人的直覺這個數據肯定不準,不説別的,以國內市場參照為例。”馬未都説,去年相關機構公佈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總額為500多億元,北京達到360多億元,這只是根據拍賣公司等機構上報的數據進行統計的,外國機構有可能也是參照這些數據,關鍵是拍賣公司的數據能相信多少?“只要是對國內拍賣行業常年有了解的,沒人會相信這個數據是真實的。”
“中國是不是第一,數據一點也不重要,因為中國將來肯定會是第一。”馬未都笑稱,像天津藝術品用股票買賣的操作方法,放任其半年,再多出幾個同類案例,中國拿“世界第一”不在話下。“沒名兒的畫都能賣到1億元,總盤子得是多大的市場成交量啊?但什麼叫泡沫?什麼才是真正的拍賣成交價?這是個問題。”馬未都表示。
據馬未都介紹,外國人認為拍賣是二級市場,中國是一級市場,國外是收藏型市場,中國是投資型市場,對方能做到跟藝術品價值接近,中國幾乎全是溢價。“西方國家對拍賣行的監管非常嚴厲,如果蘇富比、佳士得被發現惡意作假成交價,很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國內市場則是假成交也不負法律責任。西方也有炒作價格的操盤手,但是國家對其收取高昂的稅收,而我們國家對藝術品交易的稅收是比較低的。”馬未都認為,西方市場用法律手段、稅收杠桿等措施把拍賣市場整治得很好,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由於是新興市場,所以不如西方規範。
英國藝術聯合會會長安東尼·布朗認為,這種局面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歐盟推行“藝術稅”造成的。2006年,歐盟首先在英國實施了“藝術稅”,即對在世藝術家轉售藝術品的利潤進行徵稅的政策。而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中國、美國和瑞士則沒有,所以許多藝術品選擇到那裏去出售。
“而且中國在近30年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大型的機構連國際金融危機都沒遭遇到什麼挫折,中國投資者普遍沒有經受過殘酷的商業教訓,所以一看到機會就都大著膽往前衝。”
對於這個“世界第一”,馬未都認為,市場對這個數字完全不用太欣喜,因為目前中國藝術品交易的“稅額”相對很低,且市場有各種手段可以達到高價成交,完全存在西方投資機構故意炒高中國市場行情、借機套現的可能性。
記者從業內另外一位人士處了解到,曾經專注于中國當代藝術品收藏的“大鱷”尤倫斯,近期已經在中國市場悄悄進行了套現。“尤倫斯已經把他所有的藏品在保利、嘉德、香港三地拍完了,估計能賺十多億元,也不用交多少稅,要放美國他就虧大了。你説,他們會不願意來中國市場上拍嗎?”
“繁榮的同時監管應更到位”
“所謂‘世界第一’,我認為與藝術品成交量有較大關係,這也是市場繁榮的標誌。我國新時期藝術品交易市場短短幾十年,卻走過了很多國家上百年的成長之路,究其原因,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國力的不斷增強都促成了此時的繁榮。”對此,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閆振堂表示。但在他看來,與這種快速發展不匹配的是對於藝術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全國都在搞收藏,都在搞拍賣和其他形式的藝術品交易,但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監管部門與這個市場對接。工商、文物部門並沒有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法律層面也較為缺失,市場變得無法無天,負面的東西很多,假冒偽劣事件也很多。在這種背景之下,不應強調成交量的‘世界第一’,應加大對監管漏洞的補救,減少空子。”閆振堂表示。他同時表示擔憂,在參與資金量越來越大的背景下,監管層如不迅速分清職責加緊監管,風險將更大。
“中國藝術品市場早晚是第一,但此時寧為第二,不做第一。”在劉新惠看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經歷世事變遷傳承鏈條始終未斷,且文化構成豐富,因此中國藝術品市場問鼎全球只是時間問題。但如果頂起“世界第一”的光環,問題也隨之站在聚光臺前,一些不規範的現象將被放大到阻礙市場發展。
據中拍協理論宣傳部副主任歐陽樹英介紹,去年金融機構已開始在藝術品市場上做試探性佈局,陸續開發了藝術品投資基金、藝術品估價服務以及銀行企業的藝術品收藏和藝術贊助等業務,也就是説,流動性寬裕成為藝術品市場成長的充分條件,但市場穩定的基石仍然是監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