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兔年看世界兩大藝術品拍賣巨頭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6 15:54:30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古人説:“動如脫兔”。這個已有超過千年曆史的中國成語,用來描繪當今的兩大跨國拍賣巨頭非常合適。翻看中國新年——兔年的第一期《藝術財經》裏的最新資訊,撲面而來的是佳士得、蘇富比在香港、倫敦與紐約的競爭態勢。不禁使人想到,那身姿敏捷、行動迅速的兔子,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也許正是利用國際網路爭奪藝術市場主導權的這兩大巨頭的象徵。

在這些新聞中,我們不難發現,兩大跨國巨頭的競爭是多層次、全方位的。

所謂多層次,指的是在藝術品市場的相關領域中,不管是中國傳統的收藏領域如書畫、古玩與油畫雕塑,還是近年來在海內外華人圈內新興的收藏領域如珠寶、手錶與洋酒等,甚至還包括西方傳統的收藏領域,如近日在倫敦相繼舉辦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與“戰後及當代藝術”拍賣。這些收藏領域,不管其與中國買家群體的關係是久遠還是短暫、是親密還是疏遠,卻都因為越來越多中國與華人買家的參與,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吸引了佳士得與蘇富比這兩個國際巨頭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奪市場的主導權。

所謂全方位,指的是上述這些競爭,同時發生在香港、倫敦與紐約。這些地名不僅有地理意義,還代表了全球藝術市場中最重要的三大藝術交易中心,更代表了新興的亞洲市場的崛起並抗衡傳統的歐美市場的全新格局。香港,作為亞洲的橋頭堡、中國的門戶,在全球藝術市場中正扮演著越來越舉足輕重的角色。越來越多的交易品種向這裡聚集,越來越頻密的資訊、資金與人才向這裡聚集,越來越緊密的交易網路向這裡聚集。

這一切的背後,是海內外的中國買家的崛起。有人曾把進入“億元時代”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與上世紀80年代日本泡沫化的藝術市場相比附。但只要不抱偏見的觀察者都會看到,中國買家群體的崛起,無論其背後的宏觀經濟形勢、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以及中國買家的中國觀與世界觀,都是當年的日本無法比擬的。僅以文化傳統而言,中國曾經發育了一種與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美術傳統,但中國並沒有像當年的日本那樣一味“脫亞入歐”,而是在海納百川吸收西方文明最新成果的同時,不忘中國傳統文化,致力於中華文化的當代復興。兩大巨頭如此賣力為中國買家經營國際化的網路,恰恰證明了這一點,正可以作為21世紀是“中國世紀”的絕妙注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