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連環畫原稿登上1100萬元拍賣巔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9 15:24:45 | 文章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近年來,連環畫原稿收藏與投資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在拍場上往往能與書畫相媲美,即便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所造成的經濟仍未復蘇的情況下,連環畫原稿依然在拍賣會上表現出強勁的上升勢頭。

2003年,湯小銘的《魯迅在廣州》連環畫原稿拍出了27萬元;2004年,戴敦邦的《逼上梁山》連環畫原稿拍出了22萬元;2005年,在中國嘉德四季第3期拍賣會上,程十發于1957年創作的第一套少數民族題材的連環畫原稿《召樹屯和喃諾娜》估價160萬至180萬元,最終以1100萬元成交,登上了目前為止中國連環畫原稿拍賣的巔峰。

自此之後,連環畫原稿拍賣就持續升溫,在去年的中國嘉德秋拍“新中國美術”專場中,程十發創作的16幅連環畫原稿《歡迎毛主席》又以358萬元成交。

事實上,連環畫原稿之所以持續走熱,除了其本身的收藏價值之外,與外部因素的有力配合與推動也是密不可分的。

國際連環畫原稿市場走熱

從近年來的情況看,主要的外部推動因素表現在:首先是國際連環畫原稿市場走熱。

國外連環畫原稿收藏比我國發展早,並且形成了較為可觀的收藏和投資群體,因此,國外連環畫原稿的表現對國內有著相當的影響力。去年11月,巴黎一家畫廊對其所收藏的千余幅連環畫原稿進行了拍賣,成交價不俗。

其次是國內對連環畫原稿藝術價值的逐步認識。近幾年來,隨著對這方面認識的提高,特別是多款連環畫原稿在拍賣會上屢創高價,吸引了更多的人士對其藝術價值的再認識。

下面兩類品種應當是藏家和投資者優先考慮的對象:一是名家名作。二是全本連環畫原稿。收藏者都有“求全”的心理,連環畫原稿收藏與投資也是如此,全本連環畫原稿的收藏與投資潛力明顯就比“缺本”高出許多。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