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當代藝術拍場 佳士得不改王者本色(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9 11:13:47 | 文章來源: 鳳凰網

 

曾梵志2005年作安迪·沃荷畫像 130×130.5cm 444.27萬元

劉野、周春芽、劉煒、李真:此四人都有作品過百萬。劉野作于2000年的《麥當娜與頑皮孩子》尺寸僅35.5×36.8cm,卻拍出201.94萬元高價,主要是受蘇富比《金光大道》破其個人紀錄的影響,此件作品的色調和構圖元素都與“金光大道”如出一轍,因此竟以外的被當做此次專場的圖錄封面。劉野1992年作的《紅色的屋檐》並非代表作,因年代早而得以170.33萬元成交。周春芽作品從未進過佳士得的夜場,此次上拍8件作品均安排在日場,數量雖多,但都是中下之作,因此最高也只拍到138.72萬。劉煒只上拍2件,但2006年作的《風景》拍出了402.12萬,躋身劉煒個人拍賣第三高之列,同時也成為劉煒“我的風景”系列的最高價作品,我們難以理解劉煒的新作為何能達到如此高的價格,只能留待觀察。李真是最近兩年比較受關注的雕塑家,其作品也一路升值,不過至今主要的交易仍然局限在港臺,能否被大陸買家普遍接受還未可知。

李真 2005年作 清風雲露 58×93×164.5cm 223.01萬元

淩健 2007年作 宮仆 9 直徑188.9cm 170.33萬元

余友涵、丁乙:余友涵1992年作的《毛主席》和丁乙一件1990年代的《十字》是本次專場的黑馬,精明的買家都看中了這兩件作品的歷史價值,結果引發了比油畫夜場中的精品還要激烈和漫長的爭搶。最後前者370.51萬成交,是最低估價的近30倍,後者359.98萬成交,是最低估價的十余倍。余友涵的作品像一個孤例,他的代表作和流通作品都不多,談不上今後會行情暴漲。而丁乙的作品量和流通量均不低,很可能趁勢競上,迎來作品的整體增值。同時,作為上海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人物,丁乙創下高價很可能會導致其他資歷與實力相倣的藝術家被市場重新發現。

丁乙 1990年代 十字 260×320cm 359.98萬元

葉永青、尹朝陽:兩人作品在香港佳士得均無起色,但在幾天之後的北京幾場拍賣中卻突飛猛進,尤其是葉永青,在保利兩次刷新個人最高價記錄。尹朝陽在佳士得上拍4件“天安門”,其中兩件流拍,另兩件則勉強成交,而同系列作品卻在翰海和匡時拍出一兩百萬高價。此類例子還有宋永紅、夏小萬等,這也許説明二線藝術家主場的地位越來越向北京傾斜。

管勇、李松松、仇曉飛:三每人平均為70後藝術家代表,繼韋嘉、李繼開、陳可之後卻後來居上,其中管勇此次最高拍出了212萬,刷新了自己個人最高價記錄,李松松則最高拍出了107萬,此外,仇曉飛的一組小尺幅作品也拍出了近50萬元,上升勢頭迅猛。

其他:除以上藝術家之外,次場拍賣還需要注意的有:孫原及彭禹2008年作的《天使》拍出212萬,超出了最高估價;楊少斌兩件較貴作品均流拍;季大純4件作品全部平淡成交,依舊沒有增值跡象;淩健3件作品都順利拍出,其中《宮樸9》競價近30輪,最後170.33萬成交,另兩件則沒有如此大的漲幅。

香港佳士得今春的躍遷都是相對而言的:總成交額相對自身是一個躍遷,在香港拍賣行中最高,但卻落後於北京保利和中國嘉德;油畫及當代藝術拍賣相對其他拍賣行而言是一個躍遷,但相對自己的歷史記錄,無論是成交額還是佔總成交額的比例都遠沒有恢復全盛期的元氣。仔細分析每個專場可以發現,香港作為中國當代藝術交易中心的地位並沒有受到根本性的動搖,但精品和買家都向北京轉移也是一個明顯的趨勢,能否一直坐定油畫及當代藝術版塊的頭把交椅,一次小小的躍遷並不足以破解這個懸念。

   上一頁   1   2   3   4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