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菲利普斯:影像市場有待激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28 08:58:40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近日在上海舉辦的2010上海國際攝影周暨上海第十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會,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攝影藝術家、策展人與畫廊老闆匯聚上海,本報借此機會與北京華辰拍賣公司影像業務負責人李欣聯手,假座位於M50的上海愛普生影藝坊舉行“影像收藏與拍賣”座談會。來自美國的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總策展人克裏斯多夫·菲利普斯在會上對當前中國影像拍賣市場發表了看法。

美術館收藏刺激拍賣

菲利普斯回顧了西方影像藝術拍賣的發展歷程。他指出,西方攝影作品的拍賣始於1968年,當時在瑞士拍賣了一個法國私人藏家收藏的照片。拍賣結果,其成交價格之高出人意料。到1972年,紐約蘇富比開始設立攝影作品的常規拍賣。其後,在10到20年裏,攝影作品的價格迅速走高。

對此,菲利普斯指出了其中的根本原因,那就是西方一些頂級的大博物館、美術館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始收藏攝影作品。而這就發生在攝影作品走上拍賣臺之後。在這之前,攝影師只能把照片賣給雜誌社。他又表示,相比之下,中國博物館、美術館收藏照片的不多。這不僅不利於影像作品價格的提升,還造成對影像藝術的學術研究的缺席。這也使那些對影像藝術有興趣的收藏家,缺乏專家的意見與參考,不知道決定攝影師作品好壞的價值標準。

當代藝術帶來市場分化

菲利普斯還指出了國際影像藝術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到了上世紀90年代發生了一個重要演變,人們開始區分照片中的藝術家的作品與攝影師的作品,兩者的價格有5到10倍的落差。

菲利普斯指出的這個變化,是由當代藝術的蓬勃興起引發的。許多當代藝術家利用攝影、錄影等作為藝術創作的新媒介,對攝影師主導的影像藝術帶來了全面的衝擊。這個過程稍後也在中國發生了,出現了當代藝術家創作的觀念攝影。菲利普斯就曾與遊學美國的華裔學者巫鴻,于2004年在紐約策劃了《在現實和未來之間——中國新攝影與錄影》展。而這個展覽成為觸發中國影像藝術熱的引爆點,還帶動了隨後在中國國內出現的影像拍賣熱。菲利普斯在座談會上,就特地談到了這些當代藝術家如王慶松、王勁松、邱志傑等人的作品在拍賣場上的出現。

要有自己的發展道路

當前,中國影像市場形成了老照片、紀實攝影與觀念攝影三大板塊三足鼎立的局面。華辰拍賣的影像業務負責人李欣指出,拍賣市場上老照片與紀實攝影走得較好,觀念攝影卻裹足不前。對此,菲利普斯也談了他的看法。他認為,不是老照片就價值高。

他指出,老照片與觀念攝影,都涉及到作品的原版、版數與限量的問題。歐美畫廊對此都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來決定照片的市場價格。而收藏家方面對此也了解得很清楚。即便是在亞洲,日本的畫廊也是如此。如荒木經惟的照片,照片沖洗日期最早的最貴。但是亞洲有的市場對照片的數量、版本卻沒有限制,因此,造成了不同國家的市場發生了不同的演變。中國需要找到適合自己情況的發展道路。

曾經身為國際著名的瑞銀的收藏顧問菲利普斯還談到了中國企業與私人機構如民生銀行對影像藝術收藏的興趣。他表示,瑞銀收藏了4萬件藝術品,還贊助巴塞爾、邁阿密藝博會,被認為在全球金融界參與藝術市場的翹楚,但在經濟危機中被質疑為“不務正業”,最後解散了其屬下的藝術機構,解聘了那些機構的員工與高管。這説明銀行等企業介入藝術還是要有界限。

他還強調,影像藝術市場需要推動和創造,需要一些激發因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