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蘇富比中國行銷策略:權力與愛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16 20:08:34 | 文章來源: 華爾街日報

在中國古玩收藏者中,象徵權力和愛國主義的藏品更受歡迎,至少蘇富比拍賣公司(Sotheby's)在為下個月的春季拍賣做準備時做出了這樣的假設。

一批曾為清朝皇帝所有的稀世藏品將被拍賣,其中包括隆皇帝的一枚白玉印章,預計成交價將超過650萬美元。將拍賣的其他御用物品還包括一條18世紀的禦制朝珠和一個用黃楊木雕刻而成的如意權杖。據信二者均為雍正皇帝所有。

圖像來源:Reuters  18世紀的禦制朝珠,後面是雍正皇帝的畫像。

蘇富比中國及東南亞地區高級主管仇國仕(Nicolas Chow)説,宣傳材料的主題是“皇權”,旨在吸引渴望購買自己國家的藝術品和古玩的中國收藏者。他説,許多收藏者都是商人,他們通常有著明確的想法,即要把他們的歷史買回來。

對這些買家來説,與權力和權威相關這一內涵比購買亞洲藏品的西方買家所關注的普通賣點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蘇富比為其歐洲和北美客戶準備的香港拍賣會同樣定在4月8日。其拍品目錄的標題《沉思之物》總結了西方買家所關注的賣點。

仇國仕説,重要的是要把合適的藏品推介給合適的客戶,並且用一種合適的方式加以展示,讓我們的客戶能夠根據自己的一套參照條件來理解藏品的意義所在。你需要理解藏品,理解藏品的內涵和所表達的意思,並且能夠牢牢地把握住不同的客戶群。

對大型拍賣行來説,中國大陸買家已經成為重要客戶。隨著中國經濟的擴張,富有的中國買家正在逐漸縮小與西方買家的差距。全球經濟低迷對中國的影響沒有那麼嚴重,這也加快了中國買家的崛起。

這樣,拍賣行對中國買家有針對性的行銷活動就變得更加重要了。中國買家在其他領域也很活躍。

2007年,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設立了香港辦事處,最早只賣藝術品,但很快就在香港拍賣會中增加了手錶、珠寶、葡萄酒、甚至威士忌。該公司還計劃在中國大陸進行更多的宣傳推廣活動。

佳士得拍賣公司(Christie's)的一位代表説,該公司會在不同國家選擇最適宜的拍品作為宣傳重點,藉此宣傳拍賣會,包括亞洲國家。這位代表説,拍品的選擇是經過對文化品位和感受的認真考慮後作出的。

去年,佳士得與中國政府的關係遇到了麻煩,當時它拍賣了1860年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掠走的兩個青銅獸首。儘管如此,2009年中國買家在該公司競拍中的銷售額較上年增長了94%。

佳士得還派了經驗最豐富的人員之一高逸龍(Francois Curiel)擔任駐香港亞洲業務負責人,顯示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高逸龍已經在佳士得效力30多年,此前曾擔任佳士得珠寶部主管和歐洲業務負責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