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1億美元VS1億元人民幣——佳士得、蘇富比亞洲老總談藝術品新天價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27 19:43:32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春節前的2月3日,蘇富比在倫敦舉辦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專場拍賣會上,一件阿爾貝托·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60年的青銅雕塑《行走的人》(Walking Man I),以1.043億美元(6500萬英鎊)的價格,刷新了6年前由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創下的1.042億美元的單件藝術品的世界紀錄。就此,記者採訪了佳士得亞洲區主席葉正元、蘇富比亞洲CEO程壽康,請他們談談對此事的看法。

葉正元

葉正元:

這是一個特例

專家出身的葉正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正是他的專長。賈科梅蒂的這件作品近幾年難得出現,高達6英尺的作品適合美術館收藏。估價1300萬到1600萬英鎊。他的作品一直拍得不錯。之前的紀錄是2008年5月6日在紐約佳士得,一件2.7米高的雕塑拍到2500萬美元。因此業內人士估計這件作品可以拍到2500萬英鎊。事實上在現場從2600萬英鎊起就始終是兩個人在爭,直到5800英鎊落槌,加上佣金成交價是6500萬英鎊。

他認為,這説明只要有兩個人志在必得,就會拍出天價。據業內的猜測,那是中東兩家美術館在爭。他還指出,之前的拍賣紀錄創造者畢加索,其買家群體比賈科梅蒂更多,因為雕塑的買家群體比繪畫的就小得多。因此行家與收藏家對拍賣結果都很奇怪,賈克梅蒂怎麼與畢加索比,一般的人更覺得不可思議。他還指出,西洋藝術的行情一直比較穩健,畢加索之前的紀錄要追溯到1990年梵谷作品創造的8000多萬美元成交價。因此他認為賈克梅蒂是特殊的例子。

不過他指出,儘管從2008年下半年起全球金融風暴令藝術市場受到影響,但有錢人還是有錢,而且在危機中買什麼?藝術品仍是選擇。他又表示,目前市場回升很明顯,這次春節前的倫敦拍賣,佳士得的拍賣會也很好,按件數成交率為80%多。按成交金額成交率則是96%。不過他表示佳士得對今年春拍會採取與去年差不多的謹慎的做法。儘管市場回升很明顯,但全球經濟還是相當不穩。因此他們的態度還是紮實與嚴謹的。他相信,只要價格合理就會贏得買家。

談到中國書畫1億元的紀錄與世界藝術品1億美元的紀錄的比較,他認為中國書畫收藏族群有限制,不那麼國際化。中國藏家所想的首先是把流失海外的中國藝術品買回家。世界各地的買家都是如此。到一定的時候也會買西方的藝術,會對畢加索,莫奈等人的作品感興趣。如台灣藏家就已經開始關注世界藝術品。他相信不久的將來,內地的中國藏家也會這樣。他又認為,中國藝術品相比較還有上漲的空間,中國藝術品本身,不管是書畫、瓷雜,還是油畫雕塑,都可能拍出全球最高。賈克梅蒂四五年前拍出5000萬美元有可能嗎?現在看來只要是真正好的東西就有這個可能,問題是要等5年、10年還是2年?

程壽康

程壽康:

關注天價紀錄的背後

程壽康在談到此事時表示,那件雕塑幾個很有錢的人都沒有買到,讓他們領教了“什麼才叫有錢”。按中國經濟力量,全世界都可以感覺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但藝術品拍賣價格的差距,説明中國藝術品太便宜了。

他又指出,賈科梅蒂只是個瑞士人,西方藝術品價格為什麼會這麼高?因為200多年來西方文化成為一種強勢文化,不僅從藝術品,還可以從電影甚至麥當勞的漢堡包等,看到這種強勢文化的影響力,這是藝術品拍賣價格差距的由來。

他表示,隨著中國的強大這個會改變。近年來東方文化被普遍重視,中國當代藝術價格飆升到上千萬元,就是一個例子,一個大的突破。書畫作品拍到一億多只是剛剛開始,同樣的情況在其他板塊中也會發生。中國的強大所帶來的中國文化的全球認同,其結果中國藝術品就不光是中國人收藏,外國人也會以收藏中國藝術品為榮,如17世紀在歐洲出現過的“中國瓷器熱”。他認為,只有到了那一天,中國藝術品才有可能挑戰那些世界紀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