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虎年的躍遷:新時期中國藝術品市場基本特質的思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27 18:13:40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西沐

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當代,相對於其他經濟類市場的發展來説,還尚是一個正在建立與發展過程中的新興市場。面對與實物類經濟市場的不同特質,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新時期究竟有哪一些新的特徵表現。

首先,雖然藝術品市場的核心仍是供需關係的矛盾與平衡,但供需更多地受非經濟因素偏好的影響與支配,特別是藝術品市場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很高,波動及隨機性因素對供需關係、甚或是市場狀態的影響較大。

所以我們在研究與分析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與簡化這一基本的前提,也只有在這一前提下,我們才能真正地展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一些個性化的特徵,而不是以個性化的東西去掩蓋市場所應有的共性特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認識、理解中國藝術品市場,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

其次,藝術品市場中的消費與實體經濟市場中的消費特性存有差異,除相應的投資特性外,精神消費與物質消費的不同特性,從一個側面彰顯了藝術品市場與傳統意義上的商品類市場對消費的不同理解與解讀。

這種不同可以看作是藝術品市場的一種重要特質與本色。可以説,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有關消費需求的研究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最為核心與敏感的部分,也是我們當下做得非常不夠的部分。具體來説,中國藝術品的消費有以下幾個特徵:一是精神勞動的獨創性。藝術家的勞動是一種創造性的複雜的精神勞動,比起物質生産勞動,具有更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二是精神産品生産的階段性。一般精神文化産品都具有精神內容和物質支撐兩重性,這是藝術品生産過程的階段性決定的。這兩個階段不同性質的勞動過程,使藝術品的精神消費由觀念形態轉化為物質形態,亦即精神內容和物質形態的統一。在這裡,起決定作用的是前一階段的精神生産過程,因為決定藝術品本質的不是它的物質載體,而是它的思想內容、審美價值和藝術水準。三是價值與價格的不統一性。物質産品的價格是根據創造這一産品的使用價值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與價格相一致,這是商品經濟等價交換的原則。精神産品則不然,它不可能像物質産品那樣精確地計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與價格往往很難統一起來,因而藝術品就難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等價交換。不僅如此,由於文化傳統、藝術時尚、國民素質等種種原因,精神文化産品的價值與價格還會出現背離甚至嚴重背離的情況。四是審美價值的永恒性。物質産品的價值是由它的使用價值所決定的,表現為物質形態;而精神消費品即使常常也表現為物化形式,但它之所以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精神審美需求不是物化形式本身,而是通過物化形式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性的東西,即它的審美價值。

第三,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高敏感性與脆弱性。

説其敏感性,主要是由於其離實物經濟形態較遠,人們對其狀況及規律的把控始終處於一種信心不足的狀態,所以實物經濟市場上揚,藝術品市場會表現出6~8個月的滯後期,而實物經濟市場下跌,藝術品市場往往會應聲而降,反映出較高的響應性來。並且藝術品市場的脆弱性更多地來自市場規模不大以及市場化體系不健全等幾個方面。藝術品市場的這些表現,導致了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問題與流弊,尤其是脆弱性的聚合與釋放的難以預知性。當然,可控性在這時就會是一個更加難以把握的問題,這是由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現狀所決定的。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