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藝術市場

中國畫價格:虛高還是偏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5 23:56:39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高素娜

藝術品市場“瘋”了!北京翰海、中國嘉德、北京保利三大公司用一連串驚人數字,為瘋狂的2009年秋拍做了注腳。先是翰海以10.55億元的總成交額紅火收槌,隨後嘉德、保利的單幅作品又屢闖億元大關,僅保利一家就連創多項紀錄——明代畫家吳彬的《十八應真圖》以1.69億元打破中國繪畫拍賣成交世界紀錄;“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局事帖》以近1.09億元創下中國書法拍賣成交世界紀錄;齊白石的《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以9520萬元創下中國近現代書畫成交世界紀錄。人們不禁驚呼:中國書畫拍賣進入了“億元時代”。

中國畫市場:繁榮和混亂並存

11月23日,中國嘉德以15.33億元的總成交額華麗地為其秋拍劃上句號。其中,中國書畫部分總成交額超11億元。除書法作品《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以1.008億元成交外,蕭雲從的《青山高隱圖》和傅抱石的《巴山夜雨》分別以6720萬元和1848萬元拔得古代和近現代中國畫頭籌。而在其新中國美術專場中,吳冠中的《北國風光》以3024萬元高價成交,蔣兆和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拍出1904萬元,齊白石創作于1952年的《和平》拍得565.6萬元。

這一連串的數字似乎表明,中國藝術品市場已走出金融危機陰影而進入跳躍增長期,中國畫仍然是藏家的追逐目標和藝術品市場中最抗跌的紙黃金。

面對此情此景,即使經驗老道、見過“大世面”的藝術市場專家和拍賣行人士這時也露了“怯”——“不明白,簡直匪夷所思。”“價格高得太離譜了!”

更多咂嘴者開始追問:如此火爆的數字是否真正反映了中國畫市場的繁榮程度?天價背後是價格虛高還是名至實歸?

“我認為是價格極度虛高,而且完全超乎人們想像!”藝術品市場研究專家牟建平認為,中國畫市場分為三大部分,古代書畫佔20%,近現代書畫佔70%,當代書畫佔10%,目前大部分行家在近現代書畫中挖金,真正有眼力的才去找古代作品。“從拍賣行的成交記錄看,部分近現代名家作品已達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每平方尺,當代名家的作品也已達十幾萬元每平方尺,而無論是哪一階段的價格都已接近臨界點。”

牟建平説,拍賣市場火爆是大量新入行的收藏家帶動了行情,但他們多數人並不了解中國畫,只是一味地跟風抬價,這給藝術品市場帶來繁榮的同時也造成極大混亂。“行情走高後,很多資本進入該領域,而以前僅關注油畫或其他門類的藏家也開始涉足國畫,在他們遊戲般的追逐下,假貨、倣品、陷阱也陡然增多,無論真假作品價格都開始猛升,而即使買到了真品,價格上漲空間也極小了。部分天價購入的藝術品甚至還將面臨找不到下家接手的危險。”

“關注市場是好事,但市場熱不是好事情,狂熱更危險,只有理智才能良性發展。”牟建平認為,現在即使遇到好東西也很難搞到手了,因為行家根本拼不過大富豪,基本無利可圖。

很多畫家的價值尚待發現

雖然部分作品價格虛高,雖然一次又一次的“價”驚四座,但從國際範圍來看,特別是與西方油畫對比,中國畫的整體價格仍然不盡理想。

美術評論家水天中日前在談到藝術品市場時表示:雖然收藏的“火爆”包含著謀取利潤和“保值”等動機,但這畢竟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國的畫家作品價格上漲只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上漲的基礎是過去被大大地低估了。即使在飛速飆升之後,從國際藝術市場看,中國繪畫作品在整體上仍然處於中間價位。

水天中的觀點得到了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西沐等專家的支援。西沐認為,儘管天價作品時有出現,但畢竟是少數,中國畫的整體價格還是偏低,很多有學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的作品還有待挖掘,很多對美術史有貢獻的藝術家還有待發現。

“藝術品的價值由五方面組成,包括物力價值、學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市場價值,只有將上述幾點綜合起來判斷價格高低才有意義。”西沐認為,中國畫的整體價格將會不斷走高,但並不是所有中國畫和中國畫家都會水漲船高。目前很多畫家通過炒作或過分市場化的方式將畫價運作得非常高,但市場呈現出來的價格與實際價值不符,這種作品是否有升值空間是一個大大的問號。而那些學術定位明確、藝術含量高的經典作品,價格必將還會有所提升。同時,一些具有較高學術含量而未被人們所關注的藝術家和作品,也將逐漸被人們認識。

“以長安畫派奠基人趙望雲為例,他不僅開創了直面生活的現實主義畫風,培養出了黃胄、方濟眾等大師巨匠,還是開啟中國繪畫由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轉型的重要代表人物。但就是這樣一位宗師級人物,在2005年、2006年期間,畫價還不及當時中青年畫家的1/2,甚或是1/5,直至2007年,其價格還無法突破每平方尺萬元的大關。經過兩年多的發掘與發現,至今年末才開始突破每平方尺10萬元。”西沐判斷,隨著對趙望雲研究與發現的深入進行,其作品價格的上升空間正在被一步步打開。

“像趙望雲這樣的畫家還有很多,但其中的大部分還處在價值尚未發現的狀態中。總體來講,中國畫的價格還處在一個較低價位。”西沐表示。

多重因素影響中國畫價格

影響中國畫價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關於很多老畫家及其作品被忽略的深層原因,西沐分析道:“一方面是這些老畫家已經過世,不可能像現在的藝術家可利用傳媒或其他認知途徑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進行相應的市場運作。二是很多投資者並不是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專家,無法從大量的文獻和歷史資料中發現問題,他們甚至根本不知道那些老一輩藝術家,所以研究、發現的過程很重要。我們不是缺少好畫家,而是缺少發現好畫家的收藏家、投資者。三是判斷當代畫家作品的真偽比較容易,鑒別故去畫家作品的真偽則較難,鑒賞體系的缺失也加劇了此現象的形成。”

牟建平認為,畫派的地域性也是影響作品認可度的重要原因。“中國的畫派很多,一部分在全國都認可,一部分卻只是地方性的。這些不同地域的名家作品,在不同地域有著不同價格,如一幅作品在北京可能僅售2萬元,但在西安就可能達到5萬元。”

談及中國畫價格在國內外市場的差距,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賀新春認為,中外之間的基數差大概在10至20倍左右,主要因為中西文化的認知差異。“外國人很難理解中國畫,他們覺得很抽象,看不懂。但這種情況正在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而慢慢改變。”賀新春説,“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國內的當代藝術品價格之所以很高,是因為很大程度上有外國資金追捧,這些國外資金的運作要比國內的完善和成熟;而中國畫領域的推動者則大多數來自華人,無論從經驗還是資金數量上都遠遠不及,所以價格基礎較低。”

對於古代和近現代中國畫價格的判斷,賀新春認為,除畫家在畫史中的學術地位外,作品的存世量也非常關鍵,“物以稀為貴”在藝術市場體現得非常明顯,東西越少越值錢。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藝術市場雖然回暖 投資仍需謹慎
· 趙旭:當代藝術市場重心向內地轉移
· “中國當代”盤活亞洲藝術市場
· 中國藝術市場之40問
· 新資本入場 金融行業逐鹿藝術市場
· 策展人:藝術市場的尷尬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