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在市場上大放光彩,藝術家成了明星。如果説藝術家是明星,那麼策展人便是導演。
很多人都聽説過策展人,但是人們錯誤的解讀讓中國策展人的身份變得尷尬。當鎂光燈聚焦在藝術品、藝術家身上時,當大家談論著展品的天價記錄時,鮮有人知道這些躲在幕後的策展人。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鑒定委員徐嘉鑫認為,前幾年在中國比較“新鮮”的雙年展、三年展,如今大家覺得索然無味,正是因為策展方式太陳舊。
策展人是一場藝術展覽、展會的策劃人。他們在展會中負責活動的構思、組織、管理等事項。他們本該是一群智慧之人:他們必須了解藝術家的風格、思維方式、作品形態,能據以往的作品推知該藝術家能否做出符合展覽要求的作品。
“如果一個策展人扮演的是給藝術家打工的角色,只是把展覽的後勤做好,那麼只能説是弱勢策展人。強勢的策展人跟藝術家一樣,有自己風格。”藝術評論家饒天融説,策展人關鍵要保持中立的態度,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把一些真正優秀的作品推向市場。
然而,目前中國策展人的現狀是:“一些策展人抵制不了誘惑,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商業化運作,靠關係推藝術家。”饒天融説,一些策展人身兼多職:有的自己就是畫廊老闆,直接參與畫廊運作,持有畫廊股份;有的辦藝術雜誌刊物,掌控藝術評論話語權。饒天融認為,這些策展人,通過畫廊運作或雜誌宣傳,找與自己關係較好的藝術家合作。一方面,策展人自身表現出“江湖氣”,另一方面,策展模式也會出問題。
策展人小莫認為,在國內,一些策展人淪為商業利益的奴隸,跟策展人群體糟糕的生存狀況有關。“像我這樣年輕的策展人,多數時間是‘無償’勞動,無論物質還是精神,獲利很小。”小莫無奈地説,“一般精心策劃、規模較大的展覽,從頭忙到尾,平均也就拿到兩三萬元。我國策展制度還不完善,策展資金來源狹隘,策展人的日子不太好過。”
徐嘉鑫談到,在國外,一場展覽的前期投入資金中,策展人能獲取一部分費用,而在中國,展覽能拿到資金贊助已經不容易,最終的利潤一般全部都給了藝術家。據徐嘉鑫介紹,正常的模式應該是資金先經策展人之手,直接用於展覽運作,而後藝術家分取一定比例的費用。中國的現狀卻是資金先入藝術家之手,最後發工資給策展人。“這樣本末倒置的做法,會大大降低展會的品質,展會整體效應就更難保證了。”
此外,策展活動還被人們看成是“業餘愛好”,成不了大氣。“一般我們有活才幹,接到了展覽活動就策一策。沒活幹的時候,就只能閒下來。所以這份職業不是很穩定,一般很難完全靠它養活自己。”小莫説。
著名策展人哈羅德·塞曼當年依靠策展在藝術界揚名,併為策展人這個行業鑄出金字招牌。如今,中國的策展人卻還在為三餐溫飽而憂。這種情況下,中國想打造出世界聞名的展會,確實難上加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