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藝術市場

全球化背景下的藝術 2009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首次移師北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17 18:36:33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效藝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文化事業的飛速發展,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今年,始於英國的“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首次離開歐洲的舉辦國,于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

據悉,由英國“戰略對話研究院”創設的該論壇,每次都邀請全球收藏界的重要機構和頂尖人物參與。這個一年一度的論壇始於2004年,會址均設在倫敦市舉行。這是全球唯一的關於藝術品收藏的高端論壇,也是五年來最有影響力的全球峰會之一。該論壇一直堅持高端的原則,同時又強調私密,所以還稱作“閉門會議”。該論壇對全球藝術收藏界影響深刻,是公認的價值風向標。在本屆收藏論壇期間,還舉辦了系列公共論壇,邀請國內外政府機構代表以及相關學術界、財經界、投資界、收藏界、藝術媒體、藝術市場人士參與。其論壇宗旨為加強東西方文化間的了解,探討藝術收藏夾的社會責任,搭建一個深入溝通、深層對話的交流平臺。主要以藝術品收藏為對象,集中討論公共收藏、私人收藏及藝術市場等熱點話題。

在公共論壇中,來自全球收藏界的頂級人物齊聚一堂把脈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專家認為中國當代藝術過於強調市場行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尚處於不成熟的階段。在剖析遭受金融風暴重創的世界藝術市場時,專家們認為藝術市場正在變得嚴肅、認真。

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高級策展人亞莉珊德拉·芒羅女士説,過去的5年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有了急劇增長,被更多的人關注、認識。她談到,正是因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急劇膨脹,人們對藝術的判斷往往以市場價值為主,而對藝術的審美性和批判性認識不足。大家習慣於從市場價值和拍賣價格來看作品,當代藝術整個系統完全是市場化的,這對藝術創作有很多負面的影響。一旦遇到經濟危機,藝術品就會面臨大幅度縮水的局面。

據悉,中國當代藝術在這次金融風暴中大約縮水三四成,但實際上,國外藝術市場遭受的重創更甚。盧森伯格藝術基金會主席達尼埃拉·盧森伯格女士透露,世界一些知名藝術機構的藝術品成交量縮水高達70%,有的甚至達到了100%。

對此,收藏界人士分享了不同的觀點。荷中藝術基金會總裁、私人收藏家桑德斯説:“有很多收藏家都是追著價格走,我一直堅持從藝術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所得,一直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堅持自我,而不為市場左右。”德國沃爾克·迪爾畫廊創始人沃爾克·迪爾説:“投機商消失了,真正的收藏家回來了,他們重新審視藝術收藏和展覽,藝術市場這種全新的動態其實是很嚴肅、很認真的。”

與會專家也注意到,儘管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還不成熟,但是已經培育出一批當代藝術收藏家。私人收藏家張皓銘説,他目前已經收藏有包括中國當代藝術在內的800件藝術品。“我8年前開始收藏,當時當代藝術市場並未形成,在拍賣會上偶爾聽説當代藝術家創造的拍賣紀錄一般是二三十萬元。”張皓銘説,他最開始是從投資角度介入收藏領域的,但是逐漸開始關注藝術本身,隨後他將其750平方米的私人建築改建成了1700平方米的家居式美術館,這家別致的美術館這幾年不斷迎來國內外觀眾。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藝術與財富新視點
· 低端市場與文化建設
· 酒店式藝術博覽會將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圖)
· 150萬名車換一張唐卡 古老工藝品魅力深遠
· 免疫金融風暴 中國書畫2009秋拍的真正主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