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次貸寒流襲向中國藝術品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5-08 15:30:25 | 文章來源: 光明網

蘇富比拍賣公司的拍賣現場

美國財長保爾森曾警告説,次貸危機在信貸市場引發的信心危機可能比過去20年中任何一次金融震蕩持續的時間都要長,它影響了人們 對全球金融市場的信心。在股票市場一路下跌、一再突破投資人心理底線時,寒流同樣逼近中國藝術品市場。發軔于美國的次貸危機侵入至國際藝術品市場的同時,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不免也要打個寒顫。儘管大多數人尚未意識到,但徵兆已經顯現。

在連續數年的高增長後,今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是否有大變化,許多藏家、拍賣行和市場觀察家不再樂觀。而對2008年藝術品市場看空的投資者,多數受l990~1992年金融危機影響。統計顯示,在那兩年間,藝術品價格曾下滑44%。

專家指出,雖然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投資者對藝術投資的熱情和信心不變,但全球經濟疲軟的現實或許讓許多身陷其中的玩家有心無力。因此,在經歷連續數年成績喜人的“牛市”後,中國藝術品市場很難在次貸危機的風暴中巋然屹立。

中國藝術品拉響紅色警報

《2007年度拍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藝術品在全球拍賣市場成交總額達236.9億人民幣,比2006年增長41%,中國已超過法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藝術品市場。2007年,股市、樓市的火爆將藝術品投資的光芒掩蓋得嚴嚴實實。到了2008年,中國股市開始較大波動;同時,一直走強的房地産市場眾説紛紜;那麼近年火爆的中國藝術品市場,2008年會有怎樣表現?

2008年藝術品拍賣高峰如期而至,業內目光紛紛投向全球最大的拍賣行,其走勢無疑成為今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然而,進入近乎癲狂狀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近來放慢了前進的腳步,中國藝術品收藏開始理性回歸。3月17日,當中國內地拍賣公司正為4、5月份的春拍緊張備戰時,遠在紐約的蘇富比拍賣公司和往常一樣,先於中國完成其一年一度的春季大拍,但亞洲當代藝術專場卻傳來一絲寒意,其上拍的292件拍品,總成交額約人民幣1.738億,乍一看這還不錯的數據,卻是該公司去年秋拍同場成交額的一半。

最令人意外的是,曾在國際拍賣市場被視為“硬通貨”的張曉剛的作品,在今年紐約蘇富比中竟有兩幅流拍(分別是標號0088的《Untitled》和標號0154的《2001No》),其中一幅還是蘇富比重點推出的封面作品。另外,一向為國際市場看好的藝術家如劉野、王廣義、蔡國強、陳逸飛、季大純,甚至徐冰的作品,也遭到與張曉剛同樣的“滑鐵盧”。這種中國熱點藝術家集體遭挫的局面,近兩年頗為罕見。

而從最高成交價作品看,去年紐約蘇富比亞洲藝術當代專場中張曉剛的《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以約合人民幣2390.7萬的高價獨佔鰲頭,而今年最高成交價作品被曾梵志的(Mask series No.11》奪得,價格912.75萬人民幣,不及去年的一半;位居第二的是張曉剛的《Bloodline.series:Big Family No.8》,以約合人民幣702.75萬成交。反觀去年,從第一位的張曉剛作品到第8位的曾梵志《面具l5》,成交價均在900萬以上,直到第9位的陳逸飛《上海之夢》,價格才落至今年第二位的同等水準,以774.54萬成交。中國藝術品數件流拍,雖説是倫敦藏家對中國藝術品的選擇較為理性,但從更深層面考慮不難發現,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熱度逐步消退。

這些令人不能振奮的數據,很快在國內波動,它是否意味著中國當代藝術神化的終結?是否成為春拍前的紅色警報?

從2004年開始,以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曾梵志等為代表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價格的暴漲,引起大量境外資本的關注,中國的藝術品市場逐漸成為境外資本投資轉型的焦點之一。

在過去的l2個月中,不僅擁有國際知名度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的價格翻番,多人晉級蘇富比、佳士得“千萬級排行”,作品價格超過百萬的中國藝術家不斷出現。由於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投資性非常明顯,很多西方藏家對中國當代藝術産生濃厚興趣,佳士得因此加強對中國新興市場的攻勢,蘇富比也率先在紐約大規模推出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會。

2007年底,由於大量境外資本的介入,中國藝術品市場呈現一系列難以置信的數字,尤其具有明顯投機性的當代藝術領域,表現非常驚人。拋開張嘵剛、岳敏君不談,僅以當代藝術家楊少斌為例,其2003年的油畫《新童話》,在2004年佳士得香港拍賣會上以9萬港幣售出,而2007年香港蘇富比已拍出42萬港幣的高價。

但隨著華爾街未來可能的動蕩和下滑,西方投資者不得不縮減在蘇富比和佳士得拍場的投入。大量熱錢的縮水,勢必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行情産生影響。雖然這一影響目前僅表現在成交額增幅減緩上,但分析人士預測,2008年將是藝術市場價格調整年,預計有l5~20%的價格回落。當然,這是目前所有評論中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最悲觀的論斷。

次貸危機殃及藝術品市場

日前落幕的全球拍賣行拍賣中,高價藝術品備受冷落,買家們收藏作品時更具選擇性。有專家認為,美國次貸風波引發西方金融動蕩後,現已殃及藝術品市場。今年l月,專業蒐集研究藝術品市場數據的藝術資本集團CEO伊恩·派克針對美國“次貸危機”表示,藝術品收藏家要更加謹慎關注整個經濟走勢,未來l2個月就可知勢態是否惡化,判斷藝術品市場是否衰退。

美國次級貸款風波襲來,金融市場人人自危。如此,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天價自然乏人支撐。儘管中國國內已涌現越來越多的藝術品投資者和投資機構,但不爭的事實是,真正帶火中國藝術品市場,尤其是中國當代藝術品 市場的並非國內投資者,而是大量境外資本和炒家。美國次貸危機必然傳導至中國藝術品市場,産生實際購買力和信心兩方面的影響。喊“賣出”中國藝術品的聲音似乎越來越大,去年紐約收藏家法伯將其l995年收藏的一批中國當代繪畫賣出,獲得的鉅額收益引起廣泛關注;而今年,紐約的收藏基金埃斯特拉要將200多件中國當代藝術品通過拍賣會出售。這個“賣出”中國藝術品的行動,似乎已經按下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金錢遊戲的“旋轉鈕”:一方面有人認為,在此價格高峰賣出可獲最大收益;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已在盤算高山後面是否有深淵。

過去4年瘋漲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似乎已到強弩之末,聯繫全球藝術品市場,今年似乎是個轉捩點,過去3年關於中國藝術品的消息差不多都是好的,總是一個又一個價格紀錄的誕生。雖然價格走高的過程中一直伴隨懷疑論的聲音,但每年春秋的拍賣結果都讓“看多”者得意。而現在情況似乎不同,懷疑論再次佔上風。一方面,去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動蕩成全球事件,經濟學家紛紛爭議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這也引起藝術品市場的擔憂和騷動——雖然藝術品市場和整體經濟運作並非直接同步的關係,但在可預測範圍內,至少藝術贊助方面花錢大方的銀行,可能會大大縮減其支出,而股票市場的動蕩也會影響依靠金融業致富的收藏圈新貴握錢袋的手和決斷的信心;另一方面,隨著中國藝術品高價時代的來臨,也讓收藏乃至投資的成本直線上升,人們不得不更加謹慎。

收藏圈猜測,藝術品的拍賣價格已處高位,如果再出鉅資買下這些成名已久且價格昂貴的藝術品,其升值的空間到底還有多大,令許多藝術品投資者斟酌再三。

事實上,過去數年爆出的各種成交紀錄中,有相當多的可操作因素。如去年以高價買下法伯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品的買主之一,是其女婿,而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的雕塑以2356萬美元成交價,創造了在世藝術家作品拍賣的世界紀錄,可有報紙透露,花重金買下此作品的是高古軒畫廊老闆,而這個畫廊恰是紐約經營傑夫·昆斯作品的畫廊之一,這種“利益相關方”的交易,讓藝術品市場蒙上重重迷霧。

有專家指出,隨著美國次貸危機波及面的加劇,2008年藝術市場將進入調整期。而中國藝術市場成交額飆得越高,越易不穩定,難以形成良性迴圈,必然受國際金融市場動蕩、股票市場下滑等因素影響。現在的藝術市場與l0年前已大不相同,很難被預測和控制,次貸危機的影響究竟多大,目前難下定論。

危機來臨前的最後瘋狂

曾經喧囂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面臨一個拐點——泡沫面臨破滅?張曉剛的作品在蘇富比拍賣遭遇流拍,而中國嘉德拍賣公司近日也表示不再推出單獨的當代藝術品專場拍賣。

當代藝術市場很大程度被外國藝術投資人所左右,這些投機者早年以極低價格購買後,再故意拉抬價格,以天價賣給中國人……在美國次貸危機背景下,誰接下最後一棒?在泡沫破滅前,在你還未退出“賭場”前,遊戲還在繼續。

4月8日~11日,蘇富比2008年春拍在香港會展中心進行。“諸多作品以超乎預期的高價落槌,成交率接近90%……”似乎人們可以放下擔憂而歡欣鼓舞了。此前,在美國次貸危機陰影下,全球動蕩的金融證券市場使藝術品市場不免“草木皆兵”,引發一輪關於次貸危機對於藝術品市場影響的討論。

倫敦2月份當代藝術專場的表現並未超出預期,緊接著3月17日紐約蘇富比春拍遭冷遇,專家判斷這是藝術品市場寒流將至的信號。但于亞洲藝術品市場來説,此次蘇富比春拍尚不能對此問題給出確切答案。

一枚硬幣總有兩面,面對此次蘇富比春拍的平穩結束,有人樂觀地表示,預示了市場形勢大好;有人謹慎地提醒,其實調整已經開始……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陸紅軍院長在“2008國際金融中心論壇”上預測,這次源起美國的次貸危機可能延續至2009年下半年,而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很大程度是一場全球性的信心危機。

據英國倫敦藝術品市場研究機構Art Tactic新近的調查報告,在過去半年間,當代藝術品市場的信心指數下降40%。該項調查針對l55位國際私人收藏家,其信心指數的下降幾乎均源於去年底爆發的次貸危機。而中國先前最被熱捧的便是當代藝術品,那些收藏家恰恰都是國際人士。

全球藝術品市場的騷動也波及國內。國內許多藏家、拍賣行和分析人士紛紛悲觀地認為,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這個春天有點冷”。中國著名油畫鑒賞家左頌德認為,次貸危機使有錢人的現金存量緊張,直接導致他們拿不出足夠的錢投資想投資的藝術品,而投資在股市和樓市的資金縮水,也嚴重打擊他們對藝術品的投資信心。

近日,中國社科院發佈《2008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表明,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牛市”和“熊市”並存,拍賣市場的火爆和畫廊市場的冷清成強烈反差。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拍賣公司4000多家,其中800多家拍賣過藝術品,2007年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156億元。專家分析,拍賣市場日益向大公司集中,拍賣市場的“金字塔”結構明顯。

該報告稱,2007年中國畫廊業進一步發展,初步估計超過1萬家,但目前全國經營較好的畫廊僅100多家。畫廊總成交額約200億元,雖成交額不低,但畫廊業並未發揮一級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沒有為二級市場的拍賣行業做好“金字塔”的地基。

專家認為,拍賣市場的火爆與畫廊市場的冷清,反映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是畸形的。之所以出現畸形繁榮,“跳級”現象是主要原因。在西方成熟的藝術品市場模式中,畫廊業是一級市場,普通作品在其中買賣;拍賣業是二級市場,重要作品才可進入,有的國家甚至規定,過世畫家的作品才能進入拍賣市場。然而,中國現狀是,由於拍賣公司創造的成交紀錄可迅速帶動作品行情,因此一些中青年畫家未經畫廊的培育,通過包裝使作品價格有所起色後,直接拿到二級市場拍出驚人價格。而一些拍賣公司又與書畫家簽訂私下協議,甚至大幅降低佣金以增加拍品數量。同時,有的畫廊放棄獨立經營模式,急功近利地與拍賣公司“聯姻”,把代理畫家的作品大批送到拍賣公司。這樣,畫廊的功能被取代,而拍賣市場也失去高端的二級市場意義,成為事實上的“大賣場”。

有許多理由讓我們相信,中國藝術品投資“牛市”仍將持續。盛世興收藏,只有在經濟快速增長的階段,收藏才會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看好的領域。雖然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投資者對藝術投資的熱情和信心不變,但全球經濟疲軟的現實或許讓許多身陷其中的玩家有心無力。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