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祛除“收藏恐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02 11:36:53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近些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迅速發展的形勢,使越來越多的個人和機構將目標轉向藝術品投資,從而增加了藝術品市場的流動資金(“新錢”)。而大量資金的迅速流入在帶來高利潤的同時,高風險也隨即而至。當資金的持有者將“操作”變為“炒作”時,藝術市場就會出現混亂跟風的現象,收藏的恐慌也就相應而生。

  藝術品的價值提升是有客觀規律的。而當下的國內藝術市場上大多數人喜歡跟風,這種不經過大腦思考的做法顯然非理性,是一種僥倖的投機加投資行為。

  在多數人眼裏,股票、房地産、藝術品是三大投資領域。不過,國際金融危機的到來使非理性藝術投資者對藝術品市場開始畏懼起來,這都是“僥倖投資者”盲目跟從和未經理性思考所帶來的惡果。短淺目光和僥倖的投資心理是藝術收藏的一大忌諱。有中國當代藝術推動第一人之稱的前瑞士駐華大使希克先生曾有言:“完美的收藏家是這樣一個人——他對藝術非常熱愛並且知道藝術對於一個人生活的價值,而不應該只是一個投資者。這樣的人比一個投資者更容易做出好的決定。有時候在金錢方面也能得到更為長遠的效益。”

  藝術投資與證券、股票等投資不同,藝術與經濟可以聯繫在一起,但終究藝術與經濟又是完全不同的兩樣事物。投資藝術講求的是目的明確,對藝術品的真心喜歡和熱愛。投資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收藏體系和脈絡(以歷史性或收藏類別等為線),要對藝術本質和藝術的發展有著極為清晰的思路和長期的投資設置,且有足夠的資金支援。藝術品不等於一般商品,短期操作不但不符合藝術市場的本身規律,同時也不利於藝術市場和藝術家的發展。

  投入藝術收藏切記不可帶著賺錢的心理,所用的應該是除去生活之外的“剩錢”,購買作品之前也必須廣泛地閱讀相關書籍、數據,親身了解作品的歷史與創作內涵,確保做到理性消費和真心收藏。

  正如像培養高級影院消費、高端餐飲消費一樣,藝術品消費群同樣需要培養。培養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是基礎工作,西方的當代藝術品消費心理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培養而生成的,同時藝術品的文化、身份陪襯及良好的藝術政策也使有能力的消費群願意消費。

  講理性判斷、個人喜好,是因為藝術品消費不是投資行為,而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消費行為,這是藝術品市場不同於其他投資市場的重要特徵。事實上,如果你不是抱著短期內營利的心態去購買藝術品,而是因為喜歡的話,那就可以不被任何恐慌情緒所困擾。高價位的藝術品在經過了市場的人為性之後,對於個人而言風險性很大,一般不適合個人收藏和消費。作為普通消費者選擇二線和青年畫家的作品應該視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此類作品基本上處於原始股和成長期,銷售價格一般都不高,且此類作品具有一定的升值潛力和空間。總之,買藝術品首先還是要遵照自己內心,不喜歡不要去買,千萬不可為了高價虛榮和拍賣場上的相互叫陣心理而盲目跟高。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真正的藏家是市場“穩定器”
· 牛年書畫市場:總體行情呈不折騰走勢
· “藝術投機”依然水漲船高 藝術家減産保畫價
· 保利四季拍賣落幕 書畫瓷雜成交近四千萬
· 嘉德首場拍賣:競價從傍晚持續到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