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影像·紀錄

第三屆中國高等院校藝術史學年會綜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30 09:18:3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第四場論壇的主題是中國古典美術研究(之二)由陳池瑜主持,朱青生評論。趙農、姜彥文、邱才楨、黃小峰作了主題發言。

趙農認為中國藝術設計史不完全等同於工藝美術史,由於設計文化的物質演進而形成的文化積澱,中國藝術設計史正在形成一門獨立學科,他指出中國藝術設計史的研究是在經歷了西學東漸諸多回合後,而生發的一種復古鼎新的學術思路,以對中國傳統設計的重新認識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同時也指出了這種反思的益處,對於模糊地域特徵和民族文化的所起的積極作用。姜彥文在《圖示與思想:漢代的神道石人雕刻藝術》中,分為研究緣起、例子、結論三個部分展開論述,姜彥文從服飾、銘文、雕塑切入漢代美術史,對漢代神道石人雕刻的遺存做了梳理,並簡要論述了其發現與研究的歷史。姜彥文指出在漢代神道石刻中有兩個重要問題,一是“甬”與“神道雕刻”的區別與聯繫,一是神道石刻設置的淵源。通過對神道石人基本圖示的分析即恭立和跽坐的分析,他認為這種風格的目的在於對體量的強調,永恒精神的追求,同時這種風格體現了漢代統治者對侍者的期待,表達了一種謙恭、虔誠、莊嚴的精神狀態圖示。邱才楨在尋求陸基《平復帖》的“經典化”、“權威化”的過程中,發現董其昌藉以陸基來完成了只有他和路基才可以代表的“松江書法史”,進而挖掘出在這一區域人文相互推崇的現象背後松江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以及由此泛化的“松江意識”。黃小峰在論文《四季的故事:<搗練圖>與<虢國夫人遊春圖>》中,將《搗練圖》與《虢國夫人遊春圖》從畫面尺寸、摹本選擇、歷史流變等角度引用詩詞歌賦作例證,重點闡釋了搗練和熨帛與詩歌的比對情況,進而進行了大膽猜測,他認為《搗練圖》與《虢國夫人遊春圖》是屬於四季主題的一組畫。在四位學者發言之後的自由討論中,對兵馬俑到漢代石人出現的斷層現象,《平復帖》本身具有價值還是因其評論而有價值,如何將在文獻上尋求繪畫支撐,文學描述與繪畫作品出現的歷史事件問題及一些措辭等學術規範問題進行了友好的辯論。

  第五場論壇的主題是外國美術研究,由陳平主持,周益明評論。島子、張堅、邵亦揚、齊彬、李雲做了主題發言。

島子在論文《中國當代基督宗教藝術復興的神學本源》中,他認為神聖是任何宗教不可跨越的因素,不僅要描述宗教的歷史過程,還要在空間上揭示,在方法論上將歷史學、現象學、神學結合起來。島子簡要梳理了中國的基督教歷史,中國基督教藝術本土化成熟期的藝術狀況,進而指出了基督教在當代中國復興的主要原因。鋻於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危機以及在當代中國藝術界所出現的犬儒病,島子揭示了基督教藝術在當下所承擔的歷史責任與意義。接著他指出了基督教關於愛和自由的基本品質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異,對聖藝術進行了界定,指出了決定中國基督教藝術前途的因素是中國社會及個人對基督教的感知能力,以及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最後他認為基督教藝術本土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其本質是隨著時代的變換創造出豐富的視覺新形式和風格。原計劃的第二位發言者李軍由於客觀原因未能到場其論文《佛萊切爾“建築之樹”圖像淵源考》已被收集在年會內容中。張堅的發言主要對《古典與哥特—德意志藝術史中的“文化民族”思想》一文的寫作思路做了説明,他認為在德意志從民族觀念到國家觀念的建構中,藝術史扮演了重要角色,對冷戰結束後德意志文化再建構的問題、對當下學術動態進行了説明。他認為德國藝術和溫克爾曼聯繫在一起,即和希臘古典聯繫在一起,因此藝術史學保存了古典的堡壘,而文學、藝術裏的哥特情懷則和古典清華交織在一起,張堅認為哥特式的時期來源不能被確定,但古典性和哥特性是一致的,而成為人類的共性,這種情懷在政治上則被納入世界主義範疇內,於是無論是文藝復興還是其他歐洲文化復興,都有西方觀念的德意志化,而藝術史的流傳中也帶有西方觀念的德意志化,帶有民族復興的意味,儘管德國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主義傳統,但它仍認同歐共體意識,具有哥特與古典特徵的地方文化主義意識,構成了現代德意志文化復興的主要問題。邵亦楊在《視覺文化研究與藝術史》一文中,對什麼是視覺文化研究、視覺文化與藝術史的關係、新學術規範是否建立及跨學科與反科學等問題進行了闡述。齊彬的論文《前蘇聯出售世界名畫始末》從出售藏品的前因、收藏家卡洛·古爾班基安和安德魯·威廉·梅隆、停止出售藏品、對《阿裏巴聖母》和《戰神雅典娜》搜藏史的敘述及出售藏品情況和檔案記錄等部分完整清晰的敘述了蘇聯政府因換取外幣支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而出售冬宮藏品造成的俄羅斯民族財富、文化遺産的流失。李雲通過對紐約波普藝術興起的背景,商業上的成功,展覽、研討會對藝術趨勢的整合,畫廊和藝術商的作用、收藏家的作用,通過對此七個部分的闡述勾勒了《波普藝術運動在紐約的興起》情況。作為最後一場論壇的討論環節依然互動踴躍,學者們就佛教與道教對中國藝術的影響、藝術消亡的哲學命題、波普材料的大眾性而目的的非大眾性的關係,及視覺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理解等問題今生了深入探討。

  第三屆中國高等院校藝術史學年會,在金秋10月的清華園圓滿結束。尹吉男和張夫也最後作了總結性發言與致辭,他們充分肯定了本屆年會的積極成果,同時也對下界年會提出了希翼。

  第三屆中國高等院校藝術史學年會在吸收前兩屆年會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取得了許多新的突破,但鋻於組織安排及參會學者的因素,難免存在些許瑕疵,尹吉男在閉幕詞中總結道:本屆年會討論領域有所拓展,在地理空間上擴充了許多此前未曾關注的區域,如潘耀昌論及了中歐波蘭的藝術、齊彬談論了前蘇聯的藝術及熊永松涉及的西藏藝術。在學術視野上,藝術史學年會第一次出現了設計史、工藝美術史、建築中的知識樹(李軍)、基督教等新的視點。在傳統藝術新的解讀中給學界帶來許多新思維,如邱才楨的對陸基《平復貼》的解讀、黃小峰對《搗練圖》和《虢國夫人遊春圖》的解讀、鄭岩對霍去病墓石刻、碣石宮等的重新闡釋、姜彥文的漢代神道石人雕刻及何志國關於雲氣紋、山形冠、鋸齒紋的解讀等。在新的討論中産生新的範式,當代藝術和視覺文化的研究,當代藝術變成國際的文化的視野,中國能否作為一個區域和紐約想抗衡,等問題引起了諸如常寧生、張堅等學者的關注。對於新材料新問題的提出,諸范麗娜的蓬溪寶樊寺壁畫,張鵬的金代功臣像推演等進行了探討。關於邊界與範式,包含方法論的宏觀問題,翁劍青、邵亦楊、曹意強等學者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在重新肯定本次年會的學術成果時,尹吉男同時對下界年會提出了四個期望即更要更多元、更具體、更開放激烈的討論及更年輕的參與者。張夫也指出本屆年會由四個新特點,即1.圍繞藝術史研究的邊界與範式探討一些有價值的論題。2.內容豐富、範圍廣泛,涉到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和設計史研究等問題。3.參會學者既有80多歲的老學者也有20多歲的年輕學者,顯示了藝術史研究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要強調的是80高齡的林中樹先生,除了身體力行做了主題性發言外,還堅持參與年會的其他四場論壇,其為藝術史獻身的學術精神令人景仰。4.高校代表跨度大,從東南沿海到西北荒漠,從上海到新疆,具有學者及單位媒體參加,彰顯了藝術史研究的巨大魅力。

  第四屆中國高等院校藝術史學年會由上海大學舉辦,各學者將於世博會之年聚首上海繼續探討藝術史學的變化,中國,乃至世界的變化。

(李娟 清華大學藝術史論係碩士研究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