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影像·紀錄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藝術高考成升學捷徑 招生規模不宜再擴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26 18:46:43 | 文章來源: 大眾日報

  牛年的春天對於17歲的湖南株洲女生張昕(化名)而言顯得異常忙碌,整個2、3 月間,她將在國內一些大中城市穿梭不歇,接受全國 60所藝術院校考試選拔,期待能進入夢寐以求的藝術院校。(2月12日《武漢晨報》)17歲女生成藝考考霸 狂砸20萬填報60所院校

  對於張昕的經歷,筆者深表同情,理解她藝考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另一方面又覺得,如果她真是搞藝術的料,根本不需要報考 60多所學校。

  四處趕考的張昕並不是個案,即使對自己非常自信的藝術考生,也是不敢“ 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面的”。對這種現象,應該進行深刻反思。

  對這幾年的“藝考熱”,教育部也認識到了,並進行了相應改革。比如,為了避免文化課成績差的學生走捷徑,從 2004年開始提高考生的文化課成績的要求,2006年停止藝術類專業招收免試生工作;為了有效避免藝術自主招生比較亂的問題,從 2007 年開始鼓勵省級招辦組織藝術類專業統一測試等。可是,這些改革措施,依然治標不治本。

  現行藝術高考制度,潛規則流行。比如,要考哪個學校,十有八九得去上對應的培訓班,或者得去“請教”一下這所學校的“專家”;藝術招生成為學校創收的重要來源。這種制度安排下的藝術招生,規模越來越大,可真正出來的人才是越來越少。

  顯然,選擇藝術作為職業的風險性是很大的,在一個時代,能夠成才的註定屈指可數。因此,高等教育可以擴招,但藝術招生最好不要擴招。藝術擴招除了浪費國家教育資源之外,實際上是害了不少考生,讓他們既花了錢,又耽誤了時間,最後是“一事無成”。

  藝術講究的是天分,需要的是靈感。從這方面説,採用“提高文化課成績”限制的辦法,也是不科學的。

  那問題怎麼解決呢?老藝術家靳尚誼建議,學生應該先拿出平時的代表作去報名,專家小組通過了,就給你報名的資格;現場考試應在密封狀態下打分;然後打開密封卷,對上考生,再斟酌看評得對不對,從而確定分數;最後再劃定錄取分數線,看錄取誰。在壓縮藝術招生規模的同時,放寬文化課成績要求,把重點放在藝術本身上面。首先是代表作決定報名資格,在具體的操作上,則以全省統考、成績全國通用的模式為佳,減少學生集中趕考、成本太高的弊端。這個建議值得我們思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