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有看過那幅曾被英國人評為“世界十大名畫之首”的《戰鬥的泰梅萊爾號》,也沒有見過那幅曾拍出2000萬英鎊天價的《珠玳卡島》,但也許聽説過國際上最負盛名的當代藝術大獎——英國特納獎。這項歐洲最權威的視覺藝術獎,便是以今天的主角透納命名的。
生於泰晤士河邊的透納,似乎天性裏就有一種遊吟詩人氣質。從17歲到70歲,他從未間斷過在英倫三島和歐洲遊歷、觀察和寫生。不但跑去法國領略拿破侖掠奪來的歐洲繪畫珍寶,更多的去處,則是鄉間、海邊、山野、湖畔……。感性、靈性加高産似乎一直是透納作畫的特質,他曾經在義大利短短兩個月中,便創作了1500多幅水彩速寫。有時還在畫上附注顏色,例如“土壤呈淺紅色、灰綠色,大海是藍色,陽光下薄霧和煦,葉簇明麗,陰暗處呈寧靜的灰色”等等。這些都極大鍛鍊了透納觀察自然物象微妙變化的獨特本領,也促使他後來形成以表現大自然中光線、霧氣、風雨、雷電等異常景觀為特色的藝術風格。當然,他的激情和技法也很快從水彩畫昇華到油畫創作上。
一號經典:《海上漁夫》
《海上漁夫》便是透納在皇家美術學院年展(1796年)上展出的首幅油畫作品。那時,21歲的透納已經憑他的古典風格水彩地誌畫小有名氣,也頗受英國藏家喜愛。可年少心雄的他認為要確立畫家名聲,必要創作更成熟的油畫。《海上漁夫》中漁船所在的位置是英國南部海岸線外的威特島。透納于1795年走訪過該島,畫了大量關於海岸的速寫和水彩畫並收錄于《威特島速寫集》。但少有人知道他曾悄悄創作下這樣一幅技法和品質都不容忽略的油畫。“船隻在海面上自然漂浮、搖曳,水波盪漾,效果逼真。”當年在皇家美術學院展覽評論導讀中,這幅畫因其自然主義的特色而獲此讚譽。而細心的人還會欣喜地發現,在這幅早期的油畫上已經出現了“透納式”的劇烈漩渦結構的跡象。
二號經典:《暴風雪:漢尼拔和他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
不滿足於水彩畫小寫意的透納,同樣不甘心於單純地把筆觸瞄向自然。他一度醉心於借風景畫表現歷史甚至神話題材,在一個濃重的歷史故事中拓展放浪不羈的想像。 那幅曾受世人矚目的《暴風雪:漢尼拔和他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無疑是這次展覽最值得期待的。 這幅創作于1812年的畫作展示給我們的絕對是一幅驚心動魄的畫面:巨大的雪崩從天而降,明亮刺目又勢不可擋,粗壯古老的巨樹被摧殘成殘缺的樹根橫亙前景,延展的地平線上隱約看到傳奇的大象。透納描述了漢尼拔士兵和大象企圖在一場災難臨頭的暴風雪中翻越阿爾卑斯山的驚險場面,靈感則來自他1802年的一次阿爾卑斯山之旅。構圖呈排山倒海的翻騰趨勢,造成令人目眩的劇烈運動感,而急速的筆觸仿佛令人幻聽到轟隆的雪塊崩塌的巨響。在畫前不禁讓人聯想到漢尼拔征戰羅馬的歷史,翻越阿爾卑斯山之後9萬步兵、1萬2千騎兵和幾十頭戰象組成的漢尼拔的大軍,只剩下2萬步兵,6千多沒有馬的騎兵和一頭戰象。
不過,最能體現透納藝術成就,卻也最引人爭議的是他晚年階段的創作。生性富有幻想、帶有凝重浪漫主義氣質的透納,年齡大了以後,卻變得有些偏執,和人很少交往。最常做的事,便是一個人走出門去體驗自然世界,再關起門來作畫。
三號經典作品:《諾哈姆城堡:日出》
雖然這個階段,終生未婚的透納,因為父親的去世已經患上了輕微的抑鬱症,並隱姓埋名住在情人的鄉間茅屋裏,可他卻從未停止過作畫,而且更加放縱色彩的運用。 《諾哈姆城堡:日出》和《日出:一艘船在海岬之間》,《風雨和速度-西部大鐵路》等一系列作品中,畫面已然成了抽象的色彩符號,幾乎很難辨別出物體的輪廓。緊張的色調和瞬息的光影令畫中物象隱身於海天、天地之間。大衛•皮派爾曾在《圖説藝術史》一書中稱他晚期的作品為“奇異的迷團”。然而恰是這個“謎團”,使透納不僅躋身於英國畫家的前列,而且對後來法國的印象派、抽象派繪畫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