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納與莎士比亞

時間:2009-04-16 09:37:57 | 來源: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

展覽>透納>

透納喜愛文學,在其職業生涯中不斷借鑒莎士比亞、雪萊、拜倫、蒲柏(Alexander Pope)和湯姆遜(James Thomson)的作品,對文字的熱愛以及週游各地的經歷激發了透納的想像力。

透納效倣劇作家莎士比亞,甚至挑選莎士比亞的生日,4月23日,作為自己的生日。(透納的生日不見記載,但人們認為是4月23日前後)其他人也將兩人相比:透納最堅定的擁護者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曾經將畫家的想像力形容為‘像莎士比亞一樣廣博且有力’。而阿佛烈•丁尼生男爵(Alfred, Lord Tennyson)則稱其為‘風景繪畫中的莎士比亞’。

透納所創作的多幅作品都刻畫或借鑒了莎士比亞的作品。此次畫展展出的一幅作品題目為:《暴風雪——汽船駛出境口》(Snow Storm—Steam Boat off a Harbor’s Mouth Making Signals in Shallow Water, and Going by the Lead. The Author Was in This Storm on the Night the Ariel Left Harwich)(1842年,泰特美術館),讓人聯想起莎士比亞劇作《暴風雨》(The Tempest)中的精靈阿裏爾(Ariel)。船的名稱不能確定,也許透納把船名記成阿裏爾(Ariel)是由於心中想著莎士比亞的劇作。

透納在十幾幅油畫以及寫生集中多次刻畫了威尼斯的輝煌壯麗。畫家塑造出這些圖景,部分原因是由於讀了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Merchant of Venice)。透納對這座城市的熱愛顯而易見,《從威尼斯保聖比亞焦修道院遠眺究玳卡島運河》(Venice: The Western End of the Giudecca Canal, from near the Convent of San Biagio e Cataldo)(1840年,泰特美術館)只是其中一個例證。

《從威尼斯保聖比亞焦修道院遠眺究玳卡島運河》(Venice: The Western End of the Giudecca Canal, from near the Convent of San Biagio e Cataldo)

透納在兩幅油畫中畫了《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傑西卡》(Jessica)(1830年,泰特美術館和英國國民託管組織,埃格雷蒙特勳爵藏品,佩特沃斯宅第)和《大運河:場景——威尼斯的一條街道》(The Grand Canal: Scene—A Street in Venice)(1837年,加利福尼亞州聖馬利諾亨廷頓圖書館、藝術收藏館和植物園)。《傑西卡》(Jessica)首次展出時附帶了引文“夏洛克——‘我説,傑西卡,把窗戶關上’——《威尼斯商人》(Merchant of Venice)”。這行臺詞在劇中並沒有出現,但讓人回想起夏洛克家門外的場景(第2幕第5場),夏洛克告訴傑西卡:“把家裏的門鎖上……把我這屋子的耳朵都封起來——我説的是那些窗子。” 在《大運河》(The Grand Canal)中,人們認為右下側的兩個人物就是夏洛克和安東尼奧。

另外,透納還為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德鎮的聖三一教堂中為莎士比亞修建的紀念碑畫過一幅水彩畫(當時他正在為瓦爾特•司各特爵士的散文作品集進行美術設計。)這幅水彩畫已經遺失,但留有雕刻版。複製品與透納1836年訪問斯特拉特福德鎮時所做的鉛筆素描一同藏于泰特英國美術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