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納與克勞德的“龜兔賽跑”

時間:2009-04-16 09:35:53 | 來源: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

展覽>透納>

透納的聲譽確立起來後,他開始致力於更具延續性的研究。他似乎從不抄襲任何作品,但是,一旦某位大師引起了他的興趣,或者建立起一種他認為值得去學習的聲譽時,他就會運用那位大師的風格去畫他自己的主題,直到他認為自己已經可以與這位大師相媲美,無論他們是誰。因此透納有許多幅作品都是對其他大師的直接模倣,其中最多的是對克勞德、威爾遜、盧泰爾堡、加斯帕•普桑、王德威爾得、克伊普和倫勃朗等人的模倣。

萊斯利先生曾經就此發表評論,説由於透納早年曾經模倣過許多前輩畫家,因此他一定直到生命最後都認為他們比自己更偉大,這個推論很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我相信很少有人從來沒有從前輩那裏學到東西,恐怕也很少有人能聰明到預知自己應該模倣哪位前輩的作品。假如年輕的透納,在一個健康風景畫的範例十分匱乏的時代,能夠直接開始從事他最後所達到的事業,或者假如他能夠立刻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力量去反抗當時已經形成的畫家權威和鑒賞家權威——那些權威畫家已經完全壟斷了公眾的欣賞品位,而那些權威評論家的論調會直接引導他們的消費者——那麼他就不是正常人了。

但是,當他清楚地意識到並且決心顯示出自己的優勢時,他出版了一系列的版畫,直接挑戰克勞德——當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風景畫家——在克勞德的地盤、克勞德的時代裏,你們也許都清楚克勞德的習作,即以“真理之書”為名的那些作品,多是用鋼筆和墨水完成,涂上了棕色的淡彩。這些作品被非常仔細地臨摹下來並以網線銅版的形式印刷出來,長期被認為是代表風景畫構圖品位的模板,為了突出自己與克勞德的對比,透納也出版了一系列的版畫,叫做“研究之書”,創作風格幾乎與克勞德完全相同,只是用蝕刻代替了克勞德的鋼筆線條,同時用金屬板印刷法代替了上色,如果透納在嘗試克勞德的技法時只是把自己限制在真正的繪畫作品中,那麼這種對比就只能建立在美術館或者宮殿中,但是現在他有力量讓所有感興趣的人輕鬆地看到這種對比。

透納與克勞德競爭時所做的事情,同樣也依次出現在了他與其他當時聞名的風景畫大師的競爭中。在那些大師們各自獨特的領城裏,他挑戰並且擊敗了他們:王德威爾得的海,薩爾瓦多的岩石,克伊普的低地河流。在做完這些事情以後,他開始致力於描繪天空、山脈、湖泊等自然景象——這些,直到他去世的時候都沒有人比得上他。

本文節選自英國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所著的《藝術十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