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生2018壓軸大展:40年水墨歷程見證改革開放40週年

時間:2018-12-28 10:16:51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開幕式現場

20181218日,一場以水墨藝術見證改革開放時代進程的展覽“中國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拉開帷幕。40年前的這一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嘉賓合影

這次展覽歷時近2年策劃,時間跨度達40年,是2018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共涉及各個時期代表性的藝術家182位,呈現200組件作品,展覽作品來自10多個美術館、藝術機構以及眾多藝術家及收藏家,這組數字向我們透露出,這是近年來對40年來中國水墨創作的最大規模梳理。

北京民生美術館館長周旭君

展覽這次展覽分為“新中國畫”和“新水墨”兩部分,北京民生美術館館長周旭君稱這是為了學術梳理的便利,其實兩個板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有不少藝術家在兩個版塊之中都有作品展出。談到展覽的舉辦初衷,周館長説:“水墨藝術是中國文化身份的重要符號與象徵,在世界藝術之林中佔有重要地位。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推出這個展覽,希望以40年的時間線索,系統梳理呈現水墨藝術變革發展的動態歷程、多樣形態和豐富面貌,以此引發並促進對中國藝術40年發展變革的討論與思考。”

“新中國畫”單元策展人張曉淩導覽

張曉淩是“新中國畫”單元策展人,他稱這個展覽是“史詩級的大展”,它清晰地展現了40年來中國水墨的衍變與實驗歷程,這個不僅呈現了中國水墨語言變革創新的歷史,也呈現當代藝術觀念不斷變革的歷史,同時也呈現幾代藝術家自我個體成長的歷史。

黃秋園《廬山夢遊圖》長卷

在一層展廳,黃秋園的長卷《廬山夢遊圖》開啟了“新中國畫”單元,劉海粟、朱屺瞻、李苦禪、李可染、宋文治、陳子莊、陸儼少、張仃的作品同列一展廳,由此可以看出該展所謂“新水墨”並非全指1980年代之後開啟的實驗水墨,同樣也展出了老一輩水墨藝術家們的創作。在“新中國畫”單元,既有前面所述大師們在該時間段內的作品,也有同樣也有石齊、張桂銘、陳家泠、姜寶林等在水墨視覺面貌創造上更為前衛和實驗的作品,客觀展現出中國水墨發展的多元化探索。

“新水墨”單元策展人魯虹

如果説“新中國畫”單元還有筆、墨、紙的依託,那位於二層的“新水墨”單元則突破了對材質的限定,同時也更具有視覺衝擊力。徐龍森、張羽、林延的作品以裝置的形式,與空間和觀眾對話,更包括了谷文達、徐冰等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尚揚的《董其昌計劃》、邱黯雄的影像裝置、王懷慶的綜合材料繪畫也位列其中,在策展人魯虹看來,這些藝術家雖然沒有使用水墨媒介,但對傳統水墨畫有著明顯借鑒,為本次展覽增添了巨大的活力。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涉及藝術家眾多,因此作品的借展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據了解,200余件展品共來自中國美術館、國家畫院美術館、中央美院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上海中華藝術宮、廣東美術館、江蘇美術館、湖北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合美術館等10多個美術館、藝術機構以及眾多藝術家本人、家屬及收藏家。由此,眾多難得一見的原作匯聚一堂,如趙無極1988年來華講學所作抽象水墨、周韶華的《黃河魂》、黃秋園的《廬山夢遊圖》等。

展覽現場

展覽開幕式前,舉行了此次展覽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策展人張曉淩和魯虹主持,王鏞、尚輝、高天民、孫津、錢曉鳴、賈方舟、孫振華、阿克曼、冀少峰、趙力、吳洪亮、柳淳風等分別進行了精彩的主題發言,對中國水墨的歷史、現狀和未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張,他們的發言還將形成學術文章,因此對40年新水墨的的討論還將繼續不斷地深入下去。

展覽現場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希望以40年的時間線索,系統梳理呈現水墨藝術變革發展的動態歷程、多樣形態和豐富面貌,並通過展覽進一步引深理論研究,推動藝術創新發展。這次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2月23日。

(文/許柏成)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