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星美術館館長樸爾敏:新星星正在發生 它是一個藝術生活道場

時間:2018-01-15 13:58:38 | 來源:騰訊大蘇網

展覽>

德基廣場于南京落成。在中國,集購物及藝術體驗為一體的購物中心層出不窮。購物天堂成為藝術聖殿,是毀滅還是契機?時值新星星美術館在此落成並迎來首展及新星星藝術節等系列大型活動,新星星美術館館長樸爾敏接受了媒體採訪。

問:在全國最大的奢侈品商場“德基廣場”這個消費主義的地標裏建立一家當代美術館,意味著什麼?

樸爾敏:傳統社會中的奢侈品是等級體制的標簽,你的出身決定你用什麼樣的器物。到了今天,人人都能消費奢侈品,這就意味著:你的生活不再是由出身決定的,而是由你後天的努力決定的。正是一代代屌絲、土豪與新貴對奢侈品的身份象徵的追求,對舊秩序、舊階層的挑戰與顛覆,讓這個世界保持前進的活力——這是奢侈品與現當代藝術同樣具有的革命性、先鋒性與民主精神。

奢侈品並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但是可以讓我們感覺更美好。藝術不能挽救世界,但是至少讓世界看起來更值得挽救。我們需要奢侈品作為人生的獎勵,同樣也需要藝術品提醒我們消費不等同於幸福,讓我們直面現實的多面性,反思前行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當代美術館與奢侈品廣場簡直就是最佳CP。

新星星美術館開館外觀

問:結合德基廣場和新星星美術館,談談您對安迪沃霍爾“所有的百貨商店都會變為美術館,所有的美術館都會變為百貨商店”這句話的理解?

樸爾敏:購物中心是城市的重要節點與樞紐,生産各種不同的關係,有機會和能力補充目前主流展示空間和另類空間的缺憾和不足,成為藝術展示空間的一種新形態。購物藝術中心有能力贏得更廣泛的觀眾,這恰恰是時下中國當代藝術界竭力爭取的。雖然關於當代藝術的看法,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但普遍的觀點認為,當代藝術重要的基本價值在於交流,交流需要觀眾。當代藝術力圖突破專業群體的局限,進入公共領域。如果作品能夠在社會中激發更廣泛、更深入的交流,其文化價值甚至是市場價值也會隨之增加。目前,在國內出現的購物中心正在將消費者轉化為藝術觀眾。以我們剛開館的新星星美術館為例,這裡的消費者很願意在購物之前或者之後來看一場藝術展覽,在這裡,購買商品和觀看藝術合二為一。

問:新星星美術館的定位,與其他美術館的差異?

樸爾敏:新星星美術館是一個商場中的以青年藝術家為主的美術館,從開館起就有明確的指向,區別於其他各種美術館的對藝術歷史和已被認可的藝術家的總結,新星星美術館是一個和正在發生的青年藝術行為平行交錯的,現在時的藝術生活道場。它表現正在發生的事,是面對未來的美術館,它更符合90後,00後以及以後各種後的不斷變化的審美,生活方式,潮流個性,並通過艾佳生活這個橋梁,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

新星星美術館開館展《三幕》現場

《三幕》策展人廖廖為媒體及觀眾導覽

問:給我們介紹一下作為開館展《三幕》。

樸爾敏:我們採用戲劇“三幕劇”的形式來呈現這個展覽,因此名字就叫《三幕》,但主角不是戲劇中的表演者,而是藝術品。《三幕》分別是:“花園”、“遊戲”、“人間”。從第一幕《花園》折射出浮華世界的璀璨表像,到第二幕《遊戲》影射的荒誕虛無的文化精神,再回歸第三幕《人間》的真實困境與自我救贖。

希望這“三幕劇”不僅描繪當代現實的表像與內在,也反映當代人的掙扎與超越。藝術不僅要對抗現實,還要超越現實,在未來與想像中追求理想世界。希望每個觀眾看到的不僅是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也在其中看到自己。

藝術也不應該是晦澀的同義詞,我們願意用更詳盡的背景介紹和指引解讀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與參與作品,我們也希望這“三幕劇”是大眾文化與藝術的一次和解。

問:給我們介紹一下第一幕裏的作品?

樸爾敏:《三幕》的第一幕是《花園》。今天的世界仿佛一個充滿幸福與神話的花園,街道、廣場、電視節目···再到自媒體,一切都如花朵一樣鮮艷動人、璀璨奪目,催動著每個人的慾望。滾滾紅塵之中,我們如演員一般向別人秀出燦爛繽紛的生活,就像別人向我們展示的一樣,花園成為我們炫耀與認同的唯一,花園之路也是生活的唯一方向。這唯一的方向讓我們成為“單向度的人”,生活似乎只剩下一種選擇。

如果説我們的文化曾經追求典雅、理性、永恒和神聖,那麼當代文化則表現出與花園一般的氣質:燦爛、輕盈、淺表、天真、喜悅、柔和、清新······在這個浮華璀璨的花園世界的表像之下,是否有著別樣的暗涌?除了花園之路,是否還有別的選擇與方向?這是我們在展覽中提出的問題。

新星星美術館開館嘉賓合影

問:第一幕《花園》有些什麼作品?想表達些什麼?

樸爾敏:藝術家用作品替代了演員,給我們演繹這一幕“花園”。李琳琳以鏡面的幻象與重影,折射出當代人的多面與世界的多元。漂浮、無形、閃耀的光影仿佛流光溢彩的現實世界的隱喻。

翟軒弘的抽象繪畫的元素取自於霓虹燈,閃爍的霓虹本是繁華世相的象徵。而李博以黃金包裹的牛糞作為燦爛時代的注腳。

孫策用刮擦、塗抹、滴流等技法否定了傳統繪畫的書寫性,同時也暗示著蕭瑟、枯寂的傳統文人畫的審美淹沒在璀璨繽紛的當代“花園審美”當中。

葛雅靜用無數的小畫,展示一個人碎片化的生活,我們不再追求永恒、理性與肅穆,花園中只有淺表而瑣碎的生活。

張釗瀛的娃娃機裝置用實物交換取代了貨幣購買。藝術家提出的問題是:在消費決定著人的價值,刺激享樂等同於幸福的今天,我們是否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

藝術展與戲劇一樣,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讀,但是希望這一幕演出至少會讓給我們重新審視身邊的花園世界。

張釗瀛作品

問:擔心展出的現當代藝術看不懂怎麼辦?

樸爾敏:我們常常説自己看不懂現當代藝術,其實我們傳統藝術也看不懂,界畫、院畫、文人畫也分不清。徐悲鴻為什麼好?就是因為小時候經常看到陶瓷缸上印著嗎?齊白石為什麼好?就是因為他貴?

我們今天已經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人工智慧時代,但是我們對於藝術的審美還不能理解100年前的現代主義繪畫,甚至比起五百年前的受過教育的人都能欣賞藝術的古代都遠不如。其中原因當然很多,一言難盡,但正是因為看不懂,所以我們才要多看。而不是看不懂就拒絕。

我們這次也設置了更多的解讀環節,讓觀眾可以了解創作的背景,藝術家的思路,包括我們的前言都寫得盡可能地詳盡。藝術不應該是一個小圈子的遊戲,如果當代藝術就是直面生活,批判當代,超越現實的藝術,那不應該讓更多的人看懂並接受嗎?

問:聽説有不少互動的遊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設置?

樸爾敏:藝術不僅是自娛自樂自我滿足的遊戲,我們希望觀眾也是《三幕》這個“劇場”中的參與者與演出者,《三幕》中作品不再是絕對的主體,我們希望讓一件作品通過觀眾的參與變得完整。因此,我們展覽中的作品有不少“互動”的設置。同時也有聲光電的效果,但是並不僅僅是為了“好玩”或“好看”,今天的很多“新媒體藝術”只是在炫耀技術,更像一個新景點,簡單直白的視覺刺激與身體感受,甚至與電玩遊戲並無太大區別,更接近流行文化而不是藝術。我們還是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有藝術家的觀念和思想的表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