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廖:“年輕就是資本”這句話是年輕人的精神鴉片

時間:2018-01-05 | 片長:00:04:41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問:這一屆“新星星”,你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什麼? 

廖廖:這一屆的作品新鮮熱辣,不少我都很喜歡,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我在布展其間幾件“丟失”的作品。藝術家王香力刻意放在機械桌面上的左右滾動的礦泉水瓶子,一而再地被保潔當垃圾收走,無奈的藝術家讓我告知保潔阿姨別再拿了。吳彥臻的裝置作品中一幅擺在地上的畫板,被志願者小哥當作是包裝紙皮拿走,還好最終我們找了回來。20萬小組的作品材料全是拆遷現場和垃圾堆裏收集的,我還以為現場的垃圾桶和掃把就是作品的一部分,提醒布展的易超小心放好。

我們可以把這些當作布展的有趣花絮,但是這些“烏龍”也指出一個事實:當代藝術作品與大眾認知中的“藝術”完全是兩回事,這種對大眾習慣思維的強大衝擊力有著非常的啟蒙意義。這提示著我們,如果“藝術”可以是垃圾,可以不“好看”,如果藝術還有另一副面孔,那麼我們充滿“奮鬥、成功、消費”的日常生活是否也有另一種可能性?如果任何東西都可以是“藝術”,那麼我們的價值觀是否也可以更加多元化?這些作品對於觀眾的封閉觀念、保守思維的破壞,是構建新思想、新精神的重要前提。

從這一點來説,這一屆的“新星星”依稀有了40年前的“星星美展”的破壞與解放的氣質,當年的“星星美展”的作品對當時的封閉思維、保守觀念與公共空間都是一個強烈的衝擊。堅持了8年之後,“新星星”開始顯露出走進藝術史的氣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的空間也非常有意思,德基廣場作為全國最大的奢侈品廣場,接受了這一批與其氣質完全相反的當代藝術品。在驢牌、愛馬仕的邊上擺出與其格格不入的當代藝術作品,可能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遺棄物與奢侈品、垃圾與身份象徵、私人性與公共性、反物質反消費與吃土剁手黨······種種強烈的反差,當代藝術以粗礪粗暴的姿態插入到消費主義與享樂主義的地標,其意義遠遠超越在美術館白盒子空間裏的展示。

這一屆“新星星”的氣勢與德基廣場的氣度都讓人印象深刻。

問:你如何理解“藝術走進生活”?

廖廖:溫飽之後,藝術走近大眾,走進生活是必然之路。重點是,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藝術?

舉一個例子,前段時間,電影《摯愛梵谷》風靡萬千文青小資中産,我們喜歡梵谷——但是僅限于媒體塑造或者自己想像中的那個梵谷的IP, 我們其實喜歡的是那個經過媒體塑造後變得溫和、安詳,為了理想而獻身、去政治化的“純粹的藝術家”的梵谷IP,而不是那個瘋狂、反抗、不妥協、不合時宜的真實梵谷。我們讚嘆梵谷的“美”,卻不會像梵谷一樣去質疑傳統的美的定義。我們喜歡的不是那個用反抗學院派與古典藝術來確立了資産階級的文化身份和中産階級的個人意識的開拓者。

我們喜歡的是已經成為天價標簽的梵谷作品,以及密布各種媒體與商品的梵谷符號,而不是那個因為忠於自我而被邊緣化,因為抵抗主流而被驅逐的傻逼畫家。我們無法理解《蒙娜麗莎》背後的個人價值對專制特權的顛覆,也無法理解梵谷身處的時代裏那些歐洲中産階級自我意識的覺醒。

如果説對於“藝術走進大眾、走進生活”有一點期待,那麼,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欣賞的不僅僅是唯美抒情的藝術,不僅僅把藝術當作品味的象徵與階層提升的手段,不要用絢麗激情的色彩來掩蓋現實的蒼白。

倘若我們足夠清醒,就會認識到貌似光鮮體面的自己其實與當年的梵谷一樣,此時此刻的我們都無法掌握自身的命運。區別只是在於,梵谷選擇了堅持自我,爭取個人意識的覺醒,而我們則選擇了安然地做個沉醉於唯美幻境中的佛係少年、油膩中年。從這一點來説,我們希望人們能夠從柔美甜蜜的作品開始,慢慢接受“不好看”的當代藝術,因為如果生活是粗礪的,那麼藝術也必然帶著粗礪。

最初,我們可以用展覽上的作品當作自拍的背景和朋友圈的點綴,而後慢慢懂得在不同的審美中尋找自我身份的認同。開始是把千奇百怪的當代藝術當作時髦的獵奇,而後漸漸懂得從當代藝術家的視角去發掘當代現實與審視自身的問題——此種“藝術走進生活”才是有意義的。

問:對於此次的展覽主題“思想的形式”,你有什麼感受想法? 

廖廖:“思想的形式”不僅僅是指向藝術家與作品,同樣希望觀眾能夠産生回歸自身的思考,而不僅僅是滿足視覺刺激。

在商業文化與流行文化主宰的世界裏,看似豐富繽紛,其實單調乏味,每個人的審美品味都千篇一律。我們需要有思想的藝術來建立多元而有深度的審美。

沉浸于流行文化的我們,不再追問我是誰,不再追尋自己的獨特感受,只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角色。我們習慣於通過手機鏡頭來看世界,習慣於通過別人的眼睛來審視自我,我們需要有思想的藝術來洗眼睛。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每個城市都越來越相似,一樣的商業區,一樣的連鎖店,一樣的高樓與地鐵。若干年後,我們能夠留下什麼歷史痕跡?我們需要用藝術來證明我們來過,需要有思想的藝術提供不一樣的視覺經驗。

傳播的形式決定了內容,網際網路作為傳播媒介遠比傳統媒體更加快捷、更豐富,但是網際網路的傳播方式也決定了它的內容流於淺薄,藝術的思想性可以讓我們可以看到永恒的價值。

問:“新星星”是一個青年藝術獎,你想對青年藝術家説什麼?

廖廖:“新星星”的布展、頒獎、慶典前前後後,關於祝福的話語已經説過很多,現在説幾句不太動人的吧。

“年輕就是資本”,這句話是年輕人的精神鴉片,就像“年老意味著成熟”,這句話是老人的虛假廣告。藝術圈的新青年承擔著許多期待與希望,也承載著許多批評與失望。對青年的期待和批評很多時候都是出自老一輩人的無奈與無能,因為自己無法撼動現實,無法實現理想,於是“寄希望”于下一代年輕人身上,幻想年輕人能夠實現自己理想。趕在年輕人弄明白這個世界是被老一輩人搞砸了之前,先把希望和責任、關切與責備統統都推到他們頭上。

青年藝術家也不必擔心被種種問題壓垮,你們盡可以仰著懵懂無辜的青春臉龐,享受眼前的無憂時光。因為“青年”的身份和“藝術家”的身份都是最好的遮羞布。作為一個“青年藝術家”是最佔便宜的事情,無知狂妄脾氣古怪沒問題,那是青年的可愛與藝術家的真性情。窮困潦倒也沒問題,那是青年的本色與藝術家對抗世界的犧牲。趨炎附勢也沒問題,那是青年的實幹與藝術家的努力。SO,好好享受青年時光吧。告別青年時節,就要奔往油膩中年的權力榜啦,那可是一條沒有遮羞布的裸奔之路。 

其實道理很簡單,要突破上一代的作品,成為與上一代不一樣的人就是最重要的前提。(文/劉靜靜)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