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明明
人物畫,作為最早成熟的畫科,在傳統畫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不同於山水、花鳥畫,早期人物畫大多帶有傳神寫照的要求、輔佐教化的意義、祭祀紀念的功能。唐宋元時期,人物畫逐漸分科,肖像、仕女、道釋、風俗、歷史故事畫等成為專門之學,名家聖手輩出。從繪畫技巧上來説,無論造型圖影的準確傳神,還是用線敷色的考究把握,都已達到相當高度,可謂鼎盛。傳統畫史認為人物畫在唐宋元盛極一時,至明清二代,隨著文人畫的興起,人物畫逐漸呈現出衰落之態。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山水、花鳥畫,更廣泛的成為文人抒寫胸中逸氣的畫題。
事實上,人物畫在明清時期仍被不斷圖繪,並且形成了不同於前代的自身特色。
明代人物畫多延續宋元人物畫傳統。浙派的吳偉,吳門的唐寅、仇英,晚明變形主義畫家陳洪綬等等,皆如此。尤為難得的是,此時的人物畫還將文人清雅之趣帶入畫作中。畫面中傳遞出不同於前代的文人情趣,透射出文人清逸的美學追求。
明晚期至清中期,利瑪竇、郎世寧等西方傳教士的來華,帶來了強調明暗關係、焦點透視為基礎的海西畫法。受到這一舶來畫風的影響,清代人物畫,尤其皇帝意志主導下的宮廷人物畫,看重如鏡取影般的寫實描繪,強調立體逼真的視覺效果,與傳統人物畫法漸行漸遠。直至晚清,由“海上三任”發展出的古樸稚拙、工寫兼能的海派人物畫,才將人物畫重新拉回到文人追求的道路上。
當我們站在21世紀回看中國傳統人物畫,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人物畫與西方人物畫存在著根本的差別。一方面,中國人物畫有著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畫法體系,強調以線造型,以皴染表現層次結構;另一方面,中國人物畫主張以簡約純粹的人物形象表現畫中意趣,主張體現畫中人與畫中景的呼應融合。
以此反觀當下強調以素描體系為中心、弱化線條表現力的人物畫壇,這樣一些問題亦需深思:中國傳統人物畫所具有的獨特表現力是否需要保留?中國傳統人物畫對當下人物畫創作有哪些借鑒的角度?希望能引發廣泛的思考,這也是本次展覽的意義與初衷所在。
北京畫院“傳統中國繪畫研究中心”成立於2012年,其工作重心在於對傳統經典書畫創作規律的研究與展示。自2015年始,正式啟動“中國古代書畫研究”系列,每年推出一個古代書畫展覽,同時出版展覽圖錄,彙編研究論文。可以説,這一系列項目是充分利用北京畫院美術館的展示力量及理論研究部的研究力量,從不同角度對中國古代書畫進行系統梳理。
本次“筆硯寫成七尺軀——明清人物畫的情與境”展覽,是由北京畫院聯合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館等多家文博單位共同舉辦,將明清時期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人物畫代表作匯聚一堂。作為北京畫院“中國古代書畫研究”系列展覽之一,本次展覽是繼2015年舉辦“唯有家山不厭看——明清文人實景山水展”、2016年舉辦“我來添爾一峰青——傅山書畫精品展”之後,再一次與國內文博機構聯合舉辦古代書畫展覽,將博物館的藏品優勢與北京畫院的研究力量優勢互補,向觀眾展示中國傳統書畫的獨特魅力。這亦是對展示與研究模式的新探討,得到了各館的大力支援,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北京畫院在研究及展覽方面有著自身的思考,主張以問題意識帶動學術研究,以學術研究帶動展覽呈現,力爭對當下具有借鑒意義。每一次的展示與研究,都用心探討當今美術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針對當前中國書畫中所存在的困境,以回顧古人、尋根溯源的方式,揭示中國書畫存在的規律,力求給觀者以啟示。
本次展覽即是針對傳統人物畫中的筆墨特性與情境表達二者關係這一問題展開的。按照不同畫題,分四個板塊進行呈現,分別是:性耽貪玩泉與石——雅事;筆端刷卻世間塵——寫真;畫中紅袖今安在——蛾眉;色相分明各奇古——道釋。希望透過本次展覽中的諸多精彩的明清人物畫作,觀者能夠吸取傳統書畫的藝術養分,體味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進而對當下中國畫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意義。
北京畫院院長
王明明
乙酉年仲夏于潛心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