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
我們置身於當今的社會環境,好似一磚一瓦,影像媒介殷實地記錄下我們的現狀,所有的一切構建出一座宏觀的摩天大樓。此次“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也以影像藝術為核心內容,為我們呈獻豐富視覺作品的同時,探討影像藝術塑造的力量。
此次“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落地重慶,展出地點位於坐落在南濱路長江邊的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從4月28-7月28日,為期90天的展覽不收取任何門票費用,向藝術愛好者們敞開這座規模宏大的藝術盛事之門。
參展藝術家Andric Ljubordrag的作品
展覽以“萬丈高樓平地起”為主題作引,這種仿佛錯落年代的浸入感,是藝術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間碰撞衍生出的全新審視角度,而在這種對比關係中,策展團隊希望我們借由影像的力量思考“明天是否會更好”。
“萬丈高樓平地起”
紀實性影像在歷史長河中不同於其他的藝術媒介,影像的力量一直髮揮著導向性作用——不光是傳遞先祖的智慧結晶,它還對於那些重要決策性失敗導致的歷史教訓給予我們警示,無法避而不談的社會議題、人性問題也在紀實影像的“火眼金睛”下,被探析得一乾二淨。
參展藝術家Matteo Basile的作品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一張張圖片中活靈活現,觀者與創作者跨越了千山萬水間的距離,在影像的拉近作用下,仿佛近在咫尺。在我們目不轉睛的同時,當我們每每目睹到影像觸及深刻的人性本質時,內心也隨著翻江倒海。
蔣志《0.7%的鹽》,影像,8分35秒,2009年
這樣的一點一滴促生著公共文化的生態效應,參天大樹過往也曾是一粒深埋于地基中的堅韌種子,我們與影像則成為了藝術這座參天大樓中的一磚一瓦。
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也正是切入了影像的共建性,希冀通過徵集的影像作品,能為觀者與藝術家間帶來紐帶效應,彼此傳動的是價值觀、意識形態上的意識交流。
原弓《哈姆雷特機器》,影像,3分鐘
此次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內容相比往屆更加豐富,作品包羅萬象,影像的視角中既有宏觀的社會性敘事也有蘊含對生活的細微詮釋。而展覽則試圖從影像藝術自身發展的歷史中引經據典,同時也尋找新的突破點,試圖去打破以往影像與攝影的傳統式定義與概念。
本次參展作品共採用了邀請和徵集兩種方式,在全球範疇內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徵集與評選。國內外眾多的影像記錄者、創作者都參與其中,展覽匯聚了來自全球的234名藝術家的創作。
楊華《時間重組》,影像,1分58秒,2016年
而此次的主題亦是如此,“萬丈高樓平地起”的概念既是策展的主題,同樣也是眾多參與作品所表達的內容核心。
我們即是影像
影像藝術的發展在歷史的洪流中彰顯著不容小覷的力量,它與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更是密不可分。影像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有光的地方即有影像存在。
趙亮《黑臉&白臉》,攝影,2015年
我們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在構建影像的同時,即是影像自身的一部分,這樣相互影響的連動效應催生了這個時代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視覺語言豐富、多元、不乏新意的影像藝術創作者。
張曉《403個蘋果》,攝影,420×240cm (13×18cm/個,共403個),2016年
包曉偉《鄉音何處》,影像,19分鐘50秒,2017年
本次展覽圍繞著影像藝術,呈獻了數量可觀的影像、裝置及圖像等內容,其中不乏形式新穎的影像作品。展覽更將美術館的固有展示空間予以改變,開闢了新的展示形式,賦予了觀者另一番觀展感受。
陳曉雲《直角轉彎》,攝影,144×180cm,2009年
展廳從上至下,觀眾甚而可以體驗在地下車庫中閱覽藝術創作。隨著道路起伏,行走在偌大的地下空間中隨著影像的語言力量,在豐富的氛圍中動用感官進行感受。此次特展“凝視·當代攝影大師肖像”也作為雙年展的點睛之筆,單獨設立了展區,展區內呈獻了藝術家鐘維興所拍攝的60位攝影大師的肖像作品,非常值得一看。
鐘維興拍攝的荒木經惟
《時尚芭莎》藝術部獨家專訪策展人王慶松與崔燦燦,圍繞展覽的理念形式與影像藝術現狀進行探討。
王慶松與崔燦燦
芭莎:此次展覽的主題名為“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什麼意味?此次在展覽方式及內容上,與往屆有何相同與不同?
崔燦燦:雙年展從往屆到現屆一直堅持于視野的開放性,它的姿態是試圖不斷地去開放、打開的,這也是我們將主題命名為“萬丈高樓平地起”的一部分緣由。藝術關注現實,其自身就是現實的一部分,我們就是這萬丈高樓中的一部分,萬丈高樓即指影像在今天發生了什麼它就由什麼建立,又指作為一塊磚、一片瓦,影像也在社會中承擔了一定意義上的作用與責任。
何大用《淵》,攝影,130×157cm
相對往屆來説,此次展覽的展示對象與以往有一個很大區別,這屆更多偏重於影像。我們希望呈獻的是一個區別於國內其他雙年展、攝影節形式的展覽,也希望它是一個由影像與攝影構成的複合性展覽,充分體現這兩種形態、概念相互之間在交雜地帶所産生的可能性。
相同的東西在於它繼續延續了我們的價值觀,對於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來説,最重要的延續就是它的開放性、能動性以及它與今天這個時代,與現實之間不斷地保持著互動的關係,通過不斷與他者試探性地建立連接來完成自身的一個變化。我們不斷地用公共文化來界定著影像的既有形態,也在不斷地用影像來表達公共文化,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改變的。
蔡穎莉《≠》,攝影,2016年
芭莎:你認為傳統文化對中國當代藝術有何影響?傳統文化符號與社會的現實結構間有什麼聯繫?
王慶松:符號産生的象徵意義是需要轉換的,我在以往的很多拍攝作品中也使用過這種方式。過去的時代整體而言是混亂的,這種情形下對待傳統文化,我們不能盲目模倣,我們不會對舊有圖像本身多麼的感興趣,吸引我們的是它原本處在的那個環境與我們當下所處環境之間産生的一種對比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在尋找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從這個過程中將創作轉化為一種新的方式。
馮建國《佛緣定力》,雲崗石窟,每張80×100cm,3張一組;大足石刻每張80×80cm,3張一組;大足石刻每張100×80cm,2張一組;古格壁畫每張100×80cm,3張一組。
芭莎:此次雙年展的參展作品採用了邀請與徵集的兩種方式,是否擁有某種評判標準?
崔燦燦:藝術是沒有一個絕對標準的,作為一個策劃人來説,我們依據我們的主題、對某一個事情的感知,這個感知來自於我們策展團隊中每一個人的認識,大家把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對於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來説,我們不希望拿一個尺子來衡量所有的作品,而是希望用不同的尺子把不同的作品呈現在一起,最終把它們構成一個整體。
朱加《墻角》,影像,5分鐘,2013年
芭莎:在觀念攝影的框架中,越來越多的作品渴望表達反諷態度,刺激性的影像實驗層出不窮,如何看待這類作品所反映出的現象?
王慶松:這類作品現在越來越多,很多人將藝術觀念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達上,這樣便失去了影像的真實性,藝術不應該過分脫離現實的語言境遇。那麼以個人性質的攝影創作而言,使用這種元素時應該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較,盡力從影像媒介在角度、特質上相對優勢的部分來呈現內容。
參展藝術家Espen Dietrichson的作品
芭莎:你如何看待藝術與社會相互産生的作用?自省與批判性思維在藝術創作中是否值得提倡?
崔燦燦:藝術是社會的一部分,它不能脫離于社會,藝術在表達藝術家自身處境的時候即是在表達社會。我們以往認識的社會性批判可能僅僅把它狹隘地定義為政治批判,其實不是。藝術不存在於一個絕對的宏大敘事裏,真實對於今天就是一種批判,無論是生活、情感、語言、價值觀的真實,任何一個藝術家把自身強烈的真實處境、感受、認知進行表達的時候,它就構成一種批判。
王淋《空姐被語暴》,攝影,150×100cm,2016年
何雲昌《同名同姓-李剛》,120×173cm
芭莎:你如何看待影像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的作用?在影像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中,它的什麼特質讓它經久不衰?
王慶松:影像于當代藝術中的地位就像其在生活中的現象,可以説是無處不在。自從科技被創新與推進後,影像藝術涉及的媒介也發生了改變。一個時代中,總會有一個事物取代另一個事物的現象,但它的本質永遠存在,只能説是它在發展過程中會順應改變。
李有傑《火與冰》,影像,15分鐘,2017年
本次展覽也延續了往屆的評獎環節,評選團隊由評委會、藝術家、媒體代表共同參與評選。而對於參展藝術家,本屆雙年展評選出了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頒獎晚會于4月29日晚隆重舉辦,同時宣佈了本次摘冠的藝術家是何雲昌,藝術家厲檳源、蘆笛獲得銀獎,藝術家華偉成、趙趙、馮琳獲得銅獎。
山城重慶擁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而在當代藝術領域中,作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最持久深遠的影像雙年展,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將在未來的路上繼續行進。